OpenAI華裔頂尖研究員綠卡被拒無奈離美,引發行業震動!

在人工智慧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焦點的當下,美國卻因其嚴苛的移民政策正在流失頂尖人才。
近日OpenAI核心研究員Kai Chen(凱·陳)因綠卡申請被拒,被迫結束在美國長達12年的工作生涯,返回加拿大。
這一事件在矽谷科技圈引發強烈反響,業內人士警告稱,美國正在親手摧毀其在AI領域的領先優勢。
據瞭解,作為GPT-4.5開發團隊的關鍵成員,凱·陳已於上週五(4月12日)啟程前往加拿大溫哥華。
她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我將在溫哥華停留不確定的時間,希望能儘快解決問題返回美國。”
OpenAI首席科學家Noam Brown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表示:"這令人深感憂慮,美國正在驅逐最優秀的AI人才。"
內部人士透露,凱·陳的年薪高達62萬至156萬美元,是公司重點培養的核心研究人員。今年3月,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曾公開稱讚她在GPT-4.5專案中的"傑出貢獻"。
Kai Chen擁有賓夕法尼亞大學工程、計算機科學以及沃頓商學院理學、經濟學學士學位,專注於AI研究。
她曾在多個科技公司任職,是Dispatch和Port Technologies的聯合創始人。
2023年加入OpenAI後,她作為技術人員參與GPT-4.5開發,被認為是GPT-4.5的核心開發者之一。
據悉,這並非孤立事件。過去幾個月裡,1700多名國際學生,特別是在AI領域的研究人員,遭遇了簽證身份挑戰。
移民局對簽證申請的審查愈加嚴格,理由五花八門,從“交通違章”到“涉嫌支援巴勒斯坦”均可能成為拒籤理由。
科技人才簽證,尤其是H-1B簽證,也變得越來越難批,移民局甚至要求提供更多的材料和細節,例如住址、指紋等,導致業內普遍擔憂拒籤率將進一步上升。
矽谷知名風投人Sheel Mohnot表示:“我們正在經歷一場自我造成的人才流失危機,“移民對美國AI產業的貢獻不可替代,許多頂尖企業都由移民創立。”
與此同時,綠卡申請也收緊。部分申請人面臨拘押和驅逐的風險,特別是難民和庇護身份的綠卡申請者。
OpenAI的資料顯示,僅在過去一年,該公司就為80多個崗位申請了H-1B簽證,而自2022年以來,OpenAI共計為100多個崗位提供了工作簽證支援。這些崗位對於美國AI產業至關重要。
根據統計資料,美國AI產業的成功離不開移民人才的貢獻。
2019年《福布斯》釋出的“AI 50”榜單中,66%的AI創業公司由移民創始人領導。
2023年,美國國家政策基金會的資料顯示,70%的美國AI相關研究生來自國際學生。Transformer演算法的發明者Vaswani和OpenAI創始人之一的Zaremba,都是在美國學習和移民的科學家。
然而,當前的移民政策已經對這一局面構成威脅。美國的AI產業依賴全球頂尖人才的匯聚,一旦移民系統出現問題,AI領域的競爭力將受到直接影響。
正如OpenAI執行長Sam Altman所言,全球最聰明的人才渴望來到美國,這是天賜的機會。如果錯過,可能再也無法挽回。
目前,美國AI產業面臨的真正挑戰並非算力或資金,而是全球頂尖人才的流失。政策限制可能無法“騰出崗位”,反而會讓美國失去在全球AI競賽中的領導地位。OpenAI等公司的突破,正是依靠多國團隊的協作而取得的。
隨著移民政策的收緊,越來越多的AI人才可能選擇離開美國,轉而尋求其他國家的機會。
Kai Chen的例子只是一個警示,如果美國繼續這樣管理移民問題,未來的AI創新可能會悄然轉向那些更加開放包容的國家。這不僅是OpenAI的問題,也可能影響到Google、Meta等全球科技巨頭的研發力量。
如果美國AI產業無法解決人才流失的問題,可能會面臨全球AI創新版圖發生改變的局面。
最後問問大家:對此你怎麼看?歡迎和我們討論。

文|華人生活網(ID:Huarenlife168)
KEEP SAFE & KEEP HEALTHY ❤️
KEEP CALM &  CARRY ON ❤️
好文推薦

圖片及資訊來源非註明原創均來自網路,文章/圖片如有侵權請聯絡留言,會立即刪除。
宣告:本公眾號釋出的文章和圖片等出於為公眾傳播有益資訊為目的,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完全真實性,不對其科學性、嚴肅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證。其他媒體、網路或個人非獲授權不可使用本公眾號的內容,違者需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本公眾號不對文中出現的所有第三方廣告,以及釋出的所有廣告負有任何責任。
Sources of pictures and information: All non-watermarked or specified are from the Internet
Disclaimer: The articles and pictures published on this official account are for the purpose of disseminating beneficial information to the public, and do not mean agreeing with their views or confirming the complete authenticity of their content, and do not make any guarantees about their scientificity and seriousness. Other media, networks or individuals are not allowed to use the content of this official account without authorisation, and those who violate it shall bear legal responsibilities such as copyright. This official account is not responsible for all third-party advertisements appearing in the article, as well as all advertisements publish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