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衛健系統集體“點贊”,中國電信阿壩分公司為全國縣域醫共體樹立實踐範本

在青藏高原東部的四川壤塘縣,地廣人稀與醫療資源匱乏長期制約著當地醫療事業發展。全縣686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僅有4.55萬常住人口,疑難病症診療依賴有限的線下幫扶,轉診路遠且艱。
近日,這一困境迎來轉機。中國電信阿壩分公司透過為壤塘縣打造覆蓋全縣的醫療資訊網路體系,實現了與藏醫院和婦幼保健院系統的無縫對接,將優質醫療服務延伸至上寨、南木達、中壤塘三個醫療次中心及各鄉鎮衛生院,有效破解了長期存在的醫療資源整合難題。
該系統成效顯著,在阿壩州州委領導帶隊組織全州衛健系統實地參觀壤塘縣醫共體資訊平臺過程中,領導對該平臺在整合醫療資源、提升基層服務效能等方面的實踐成果表示充分肯定。
目前,壤塘縣已同步啟動二期建設規劃,而中國電信 “安全為先、需求牽引、迭代發展” 的建設模式、系統搭建能力及系統實際應用價值,也吸引部分割槽縣主動諮詢合作路徑,並計劃近期赴壤塘開展專項交流,實地學習資訊化賦能醫共體建設的“壤塘經驗”。
01
安全為先、需求牽引、迭代發展,三大思路貫穿壤塘縣醫共體建設全程
2023年,國家衛健委印發《關於全面推進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透過系統重塑醫療衛生體系和整合最佳化醫療衛生資源,推進以城帶鄉、以鄉帶村和縣鄉一體、鄉村一體,加快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
然而,這一過程挑戰重重。打破醫療機構間的資訊壁壘、實現資源共享本就是極為複雜的工程。各醫療機構猶如資訊孤島,而資料互通又需按國家標準改造其資訊化系統,單家縣級醫院改造成本動輒數千萬,遠超縣級機構承受能力。
目睹當前現狀,中國電信阿壩分公司提出了“安全為先、需求牽引、迭代發展”的醫共體解決方案建設思路,破解壤塘縣醫改難題。如何理解?
一是,安全為先築牢資料防線。以專網專線構建縣醫院、鄉鎮衛生院與醫共體資訊中心的專屬資料通道,將核心資料中心遷入電信機房,按國家三級等保標準部署安全裝置與服務,從物理環境、網路傳輸到系統應用形成全鏈條防護,確保診療資料在縣級醫院、鄉鎮衛生院等機構間安全流轉。
二是,需求牽引避免資源錯配。針對壤塘縣醫共體建設資金有限的現實,以“業務協同”為核心篩選建設內容,透過需求牽引,因地制宜地打造解決方案。聚焦縣級醫院與鄉鎮衛生院實際開展的診療業務,優先落地雙向轉診、臨床資料共享、區域影像中心等“剛需”應用,同步建設衛健局綜合監管平臺,避免過度開發造成資金浪費。
三是,迭代發展構建彈性架構。在保證資料安全,以及解決實際需求的基礎上,搭建縣域醫療資料互通的“底座”,實現縣醫院與鄉鎮衛生院的資料互聯互通與業務流轉,完成患者電子健康檔案、檢驗檢查結果的全域共享。後續進一步根據當地醫療機構需求,逐步擴充套件功能。在滿足當前分級診療需求的同時,為未來醫防融合、智慧醫療等業務預留升級空間。
三大思路貫穿壤塘縣醫共體建設全程,既實現了技術投入與實際效能的精準匹配,又符合“按地理位置、服務人口與現有醫療衛生機構佈局等科學組建醫共體”的政策導向,為切實解決當地醫療資源分散、服務能力不均衡等難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路徑。
02
十餘年探索積澱,構建有特色的縣域醫共體
有了正確的建設路徑,還需硬核技術能力的全維支撐。作為技術服務提供方,中國電信阿壩分公司在壤塘縣的實踐,本質上是其“雲、網、數、智、安、量子、數字平臺”自研融合能力的體現。
早在2013年,中國電信就成立醫療行業資訊化應用基地,進行醫療行業深耕,對全國31個省電信公司進行醫療資訊化應用拓展。歷經十餘年的發展,中電信翼康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電信翼康”)成立,進一步強化其在醫療資訊化軟體服務領域的能力,匯聚起一支專業的產研團隊,其中不乏來自國內外頂尖高校的人才及深耕衛健數智化領域超十年的資深專家。中電信翼康鍛造出醫療資訊化“1+2+N”全棧能力,以中國電信雲網數智安量子等戰略新興業務為基礎,疊加中電信翼康自主研發的“雙中臺”能力,最終形成覆蓋智慧醫院、區域醫療、智慧疾控、AI+醫療四大核心領域的場景化應用矩陣。
在壤塘縣醫共體建設中,正是這套技術體系與專業化團隊形成合力,推動壤塘縣醫共體建設目標順利實現。而本次基於壤塘縣醫療服務現狀,中國電信阿壩分公司也在當地構建起服務團隊,以及時響應壤塘縣醫共體各健康管理團隊需求,將團隊優勢切實轉化為基層醫療的價值。
從建設成效來看,當地各醫療機構間資料壁壘被有效打破。中電信翼康透過搭建統一的資源共享中心和遠端醫療平臺,實現了醫療資料的安全共享、患者診療資訊的全面互通,以及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等。在此基礎上,遠端會診、雙向轉診等核心業務場景高效落地,縣域整體醫療資訊化建設水平顯著提升。
系統投入使用後,壤塘縣醫療服務的協同性和質量得到明顯改善。患者在縣域內不同醫療機構就診時能夠獲得連貫、一致的醫療服務,重複檢查和診斷的問題得以緩解。在區域資料互聯互通下,系統能夠為當地農牧民提供疾病診斷、治療、康復、預防和保健的全過程、全週期衛生健康服務。
03
具有中國電信特色的醫防融合解決方案
壤塘縣醫共體資訊平臺的建成,無疑已成為基層醫改版圖上的重要註腳。
這一覆蓋全縣的醫療資訊網路體系,不僅實現了縣級醫院、藏醫院、婦幼保健院與三大醫療次中心的資料互通,更讓壤塘縣4萬餘名居民首次享有全週期健康管理服務,使阿壩州在全民健康管理、困難患者幫扶、特殊群體服務保障、基層單位診療能力提升上取得初步成效。
在談及建設經驗時,專案負責人指出,醫共體建設的核心在於遵循需求導向的建設邏輯,要杜絕“為建而建”的資源錯配,尤其在民族地區更需強化因地制宜的方案設計。這類地區普遍面臨建設資金緊張、資訊化適配成本高、基層醫療人員數字素養待提升等現實約束,只有立足當地痛點與需求,優先解決業務剛需領域的數字化連通,再逐步向深度應用拓展,才能真正實現技術投入與服務效能的精準匹配。
據悉,中電信翼康未來還將繼續創新服務機制,推動分級診療提質增效。透過遠端會診和遠端影像診斷等技術手段,探索全新的醫療服務路徑,利用醫共體資源優勢,打造具有中國電信特色的醫防融合解決方案,同時深化智慧醫院、區域醫療體系、公共衛生體系、智慧醫保體系四大產品體系發展,讓優質醫療資源能夠從“雲端”真正下沉到“村頭”。

如果您想對接文章中提到的專案,或您的專案想被動脈網報道,或者釋出融資新聞,請與我們聯絡;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宣告: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映象等任何使用。文中如果涉及企業資訊和資料,均由受訪者向分析師提供並確認。
動脈網,未來醫療服務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