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媒報道,在珀斯的一家養老院辛勤工作了五年的Liz Armijo,原本以為自己在澳大利亞的未來已經穩穩地握在手中。然而,一紙拒籤信卻將她的夢想擊得粉碎。這位來自智利的護理工人,曾在疫情期間堅守崗位,如今卻因為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錯誤,被迫離開這個她稱之為“家”的國家。

2016年,Armijo懷揣著對未來的憧憬,從智利來到珀斯,憑藉西澳大學的獎學金攻讀健康科學碩士學位。畢業後,她加入了Regis Aged Care,成為了一名養老護理工作者。疫情期間,她幾乎全天候地投入工作,幾乎沒有休假。她的辛勤付出,讓她以為自己已經贏得了這個國家的認可。

今年,Armijo收到了西澳政府的技術移民永久簽證申請邀請,這讓她欣喜若狂。她被告知,她的個人情況完全符合澳洲基於積分的移民系統要求,總積分達到了95分。然而,命運卻在2月5日給了她沉重一擊。由於在簽證申請中誤填了學位型別,她的積分被扣除了10分,最終降至85分。儘管這個分數仍然滿足她所申請職業的最低要求,但根據法律規定,申請人的最終評分不能低於初次收到邀請時的分數(95分),因此她的簽證申請被拒絕。

Armijo感到無比震驚和心碎。她表示,自己已經做了所有要求的事情,卻因為一個“隨意的理由”被拒籤。她憤怒地指出,澳洲急需養老護理工作者,但系統卻未能識別和留住像她這樣的專業人士。她感嘆道:“這裡是我的家,但他們卻要把我趕走。”
更令她感到絕望的是,聯邦政府在她計劃離開澳洲前一週,突然取消了她對Medicare的使用資格。Armijo估算,為了獲得澳洲永居,她已經花費了大約8萬澳元,包括碩士學位費用、簽證費用和英語水平測試費用。如今,這些努力和付出似乎都化為了泡影。

Armijo的故事並非個例。近年來,澳洲的技術移民政策頻繁變動,許多像她一樣的技術移民在申請永居時遭遇了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儘管西澳州長庫克宣佈,2024-25年度將提供10,000個技術移民名額,其中約50%的名額將分配給州提名移民專案,但對於Armijo來說,這一切已經太遲了。
2023年中期,艾博年政府曾宣佈,將透過實施新的《養老護理行業勞動力協議》,加快部分海外養老護理工人的永久居留申請程序。然而,這一政策似乎並未能及時惠及像Armijo這樣的工作者。

Armijo的遭遇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許多人質疑,澳洲的移民系統是否真的能夠識別和留住那些為國家做出貢獻的技術移民。Armijo的離去,不僅是個人的悲劇,也是整個社會的損失。她的故事提醒我們,移民政策的制定和執行,需要更加人性化和靈活,以避免類似的悲劇再次發生。
中澳之間最新新聞熱點,
👇 第一時間內容請點下方關注獲取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