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O全稱為擔保貸款憑證(Collateralized Loan Obligations),是以企業槓桿貸款為底層資產所發行的資產證券化產品。槓桿貸款是指信用評級在BB+級及以下(即低於投資級別),或貸款利率高於基準利率(如Libor、SOFR、Euribor)的高階擔保銀行貸款,通常需要企業以固定資產、存貨和應收賬款等資產作為抵質押。
美國CLO與我國信貸ABS具有一定相似性,均以銀行貸款作為標的資產並採用結構化手段分層發行,但在發行目的和運作模式上存在較大差異。美國CLO可以分為資產負債表型CLO和套利型CLO兩種。其中資產負債表型CLO主要是銀行等金融機構為實現貸款出表目的,調節資產負債表或緩解資本充足率壓力而創設的CLO,我國信貸ABS與其創設目的類似;套利型CLO則是發行人透過主動買入或賣出不同底層資產(槓桿貸款)所帶來的本息收入及買賣價差來獲利,從而在支付不同層級投資者票息以及管理費後希望獲得收益最大化的CLO產品,約佔CLO市場的9成以上。除此之外,CLO還可以根據底層資產分為廣泛銀團貸款CLO(BSL CLO)和中型市場CLO(MM CLO)兩類,其中MM CLO風險和收益都更高。
在CLO全生命週期中,其主要參與者包括管理人(Manager)、投資者以及牽頭機構(Arranger)、受託機構、評級機構等,銀行可以作為牽頭機構(Arranger)、受託機構以及投資者等參與CLO市場。
從收益率來看,AAA級CLO能提供比十年期美債更高的收益率,而且考慮到CLO均是以浮動利率為基準加點定價,因此銀行投資CLO在加息週期所面臨的利率風險相對較小。
從銀行投資CLO所面臨的風險來看,主要集中在再投資風險、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在再投資風險方面,CLO在可贖回期內,CLO管理人可以選擇提前贖回CLO或降低CLO產品的付息率的風險。在信用風險方面,在1996年至2022年期間,並沒有AAA級CLO出現違約(當然,A及以下級曾出現過違約),即商業銀行投資AAA級CLO基本不會面臨違約損失,不過銀行投資高等級CLO也可能遭受評級下調帶來的估值損失。值得注意的是,即使AAA級CLO並未出現違約,但若CLO出現評級下調,也可能會導致商業銀行為了滿足其持有標準(如日本商業銀行只持有AAA級CLO)而不得不出售此類資產。考慮到CLO市場流動性較差,在此情境下的被迫出售很可能會導致投資者出現折價虧損。在流動性風險方面,CLO市場的流動性要顯著低於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因此在危機或流動性緊張時,容易出現大幅折價,若投資者在此時進行出售,可能出現顯著虧損。應當指出的是,考慮到CLO流動性較差的情況,為了避免二級交易市價激烈波動的風險,大多數銀行投資CLO的方式都是持有至到期。從資本佔用來看,《資本新規》並未明確我國銀行投資境外資產證券化產品的風險權重,從現有規則來看,我國銀行投資境外AAA級CLO產品的風險權重或為10%-20%。若進一步考慮鎖定匯率風險,從2024年4月末情況來看,境內銀行在考慮匯率對沖後,投資CLO產品的收益率將為1.67%左右,在目前還不及我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
從國際上來看,日本商業銀行此前已開展了逾10年的CLO產品投資,對於CLO產品的投資規模已近20萬億日元,佔到了日本銀行業海外信用資產的22%。其主要原因是那時日本金融機構鎖定匯率風險後的收益率,已顯著高於日本國債收益率。從投資標的來看,日本商業銀行基本僅投資於AAA級CLO,且約四分之三的資產類別均歸為“持有至到期(Held-to-maturity)”。而為控制CLO投資的潛在風險,日本銀行業還採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對CLO管理人進行分散投資;二是對底層資產進行嚴格的分散化投資限制;三是開展額外的CLO底層槓桿貸款審查和壓力測試。








1.2.1 管理人





















★
點選圖片購買 “興業研究系列叢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