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6e首發評測:訊號好續航強?和iPhone16比比看

iPhone 16
濃縮版
拿到蘋果最新的 iPhone 16e,我的內心漸漸生起一個疑惑:
明明和 iPhone 16 兩模兩樣,為什麼不叫它 SE 4,而是 16?
更重要的是,這個「e」到底是什麼意思?
翻遍蘋果官網,找不到一個官方答案。實際用了幾天,我心中漸漸有了幾個想法。
Entry-level(入門級):質感外觀
不管是接棒 iPhone SE 的定位,還是目前在售 iPhone 最低的價格,都可以用一個「e」來形容:entry-level,入門級。
辦公室的小夥伴紛紛上手 iPhone 16e,然後都異口同聲地說:
和旗艦機的差距明顯啊。
磨砂的玻璃背板,摸上去不如 iPhone 16 的細膩,也不像 iPhone 14 的光滑。
除了手感有落差,iPhone 16e 還去掉了背面的 MagSafe 磁吸。
不過沒所謂,華強北會出手。我們已經買到了一個 iPhone 16e 爆改 MagSafe 手機殼。戴好殼就能用磁吸卡包等配件,甚至還能磁吸充電。
但功率只有普通無線充電的 7.5W,也沒有 MagSafe 的炫酷動畫了。
鋁合金中框和背板之間沒有 iPhone 16 那樣圓潤的過渡,更接近 iPhone 14 的機身,拿在手上有點小小的割手。
懂了,iPhone 16e 的 e 還是砍了 e 刀的 e。
看慣了三攝四攝,現在來看 iPhone 16e 這個單攝像頭的設計,還有點不習慣。
而來到手機的正面,和 iPhone 14 一脈相承的劉海和邊框,只能說經典設計永不過時。
你分得出哪一個是 iPhone 16e 嗎?評論區給出你的答案
當然,這個螢幕和更貴的 iPhone 16 一樣,都是隻有 60 重新整理率
Equal?(相等的):效能和影像
但一臺價格和定位這麼「入門」的手機,蘋果卻配備了 iPhone 16 同款的 A18 處理器和 8GB 執行記憶體,以及一顆硬體引數基本相同的攝像頭,所以,這個 e 還能解讀為 equal,相等的
且慢!雖然都是 A18,但 iPhone 16e 相比 iPhone 16 少了一個 GPU 核心,這對效能,特別是遊戲,會不會有什麼影響?
先看看跑分。CPU 效能上,16 和 16e 的差異不算特別大,iPhone 16 在單核和多核表現上略優。
但 GPU 這邊,16 比 16e 多了一顆核心,圖形效能跑分上 iPhone 16 甩開 16e 一截。
實際體驗,一把 15 分鐘的《英雄聯盟》手遊,兩臺手機 100% 電開始,100% 電結束,幀率穩定在 60 FPS,全程絲滑。
不過機身溫度方面,iPhone 16e 由於少一個 GPU 核心,所以表現要比 iPhone 16 略好,雖然兩臺手機都並不算高溫:前者 31.3°C,後者 34.3°C。
類似的,16e 的單攝像頭雖然和 iPhone 16 主攝引數一致,同為 4800 萬畫素的攝像頭,支援兩倍裁切。
但實際上, iPhone 16e 上閹割的功能,包括但不僅限於:微距攝影、可調攝影風格、空間影片、電影模式、運動模式、微距影片、自動人像模式……
在實際拍攝的體驗中,我們發現 iPhone 16e 在一倍、二倍的拍攝表現,在大部分情況和 iPhone 16 主攝基本持平。
兩者在暗光場景的差距會更明顯一點,16e 在某些場景的曝光調校會更暗,高光色調也會偏綠。
Experimental:自研基帶
還有一個 e,能夠形容這款特殊的 iPhone 16e:experimental,實驗性的,指的正是在 16e 上首發的蘋果自研基帶 C1。
狂燒幾十億,投入千人團隊,歷時七年開發…… 這麼多 Buff 加在身上,這顆基帶的表現能讓我們「exciting」嗎?
我們走遍了車庫、地鐵站、電梯、樓道、城中村,想給你一個最真實的 iPhone 16e 行動網路體驗參考。
結果顯示,同樣是中國電信卡的情況下,iPhone 16 和 16e 在地下停車場、寫字樓樓道、小巷子和人流密集場所等訊號相對較差的地方,基本持平。
像是微博熱搜、抖音短影片、B 站直播、小紅書筆記等等常用 App 基本沒有使用上的問題。
我們測試訊號最差的地方是寫字樓的樓道,兩臺手機都出現了沒訊號、載入較久的情況。
雖然 iPhone 16e 的訊號數值上不夠穩定,會出現反覆橫跳的情況,但在實際體驗上可以說難分伯仲。可以說蘋果這次「實驗」的成果還不錯。
Efficient:續航
蘋果官方表示,C1 由於體積更小,為 iPhone 16e 機身內部騰出更多可用空間,再加上能夠和 A18 協同工作,因此 iPhone 16e 的續航大幅提升,來到 26 小時,拳打 22 小時的 iPhone 16,逼近 27 小時的大哥 16 Pro。
這麼看,iPhone 16e 的 e 還能是 efficient,高能效的。
官方資料僅供參考,iPhone 16e 究竟是不是「續航奇蹟」,一場簡單直接的對比測試就能見分曉。
我們將兩臺電池健康度都是 100% 的 iPhone 16e 和 iPhone 16 的音量和亮度拉到最高,迴圈播放同一條 4K 超清影片,來一場續航馬拉松比拼。
測試時大部分時間,兩臺手機的續航差異不大,甚至 iPhone 16 還比 iPhone 16e 一直略好 2%。
但來到低電量的情況下,16e 漸漸和 16 拉開差距:iPhone 16e 一共堅持了 8 小時 43 分耗盡電量關機,而此時 iPhone 16 還剩餘 5% 的電量。
最終 iPhone 16 的成績為 9 小時 08 分,比 16e 多堅持了 25 分鐘,就實測結果來看,iPhone 16e 的續航並沒有超神發揮。
和官方標註數字差異的來源可能是螢幕,畢竟 iPhone 16e 的螢幕已經是兩年前的技術,亮度方面可能有不小的功耗差異,真相或許藏在這一點細節裡。
Essential:iPhone 16 精華版
上面說了這麼多個「e」,好像沒有一個能比較好概括這臺 iPhone 16e。
它既在質感和一些功能上有所妥協,但又在效能配置上毫不含糊。
它更像是一臺 iPhone 16 的「萃取版」,保留了最核心的體驗,用「essential」,也就是本質、精華來形容,似乎最適合不過。
就像是咖啡,iPhone 16 是一杯加滿糖漿和拉花的焦糖瑪奇朵,而 iPhone 16e 就是一杯苦澀的美式,少了一些甜度,但咖啡的風味同樣濃郁。
對比有點模糊的「SE」品牌,iPhone 16e 傳遞的資訊更簡單直接:我也是 iPhone 16 這一家子的
話雖如此,此時此刻我們依然很難推薦你下單一臺 iPhone 16e
官方標配 4499 元的起售價,如果吃上國補,也大概在 3999 左右,對比價位相當的老旗艦 iPhone 15,其實價格不佔多少優勢,16e 的 e 成了「expensive」。
但給一些時間,等第三方平臺出手,渠道價格下探到 3500 元左右,那就成了一臺到手價三字頭的「iPhone 16」了。
屆時 Apple 智慧國行版也大機率已經上線,iPhone 16e 就是你能買到最便宜的 AI iPhone,比價位相當的 iPhone 15 多一個戰未來的可能。
所以,我更願意稱 iPhone 16e 為「醬香型」手機,越晚入手,越香。
iPhone 16e 可能也預示著蘋果開始走「機海戰術」,推出更多差異化的 iPhone 型號。除了標誌入門版的「e」,今年可能還會有「Air」,未來如果有摺疊屏「Fold」或「Flip」等等,獲取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畢竟,iPhone 依舊是蘋果最賺錢的產品,佔據了蘋果營收的半壁江山,且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會動搖。


我們正在招募夥伴
📮 簡歷投遞郵箱[email protected]
✉️ 郵件標題「姓名 + 崗位名稱」(請隨簡歷附上專案 / 作品或相關連結)
更多崗位資訊請點選這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