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績平平,卻架不住人家命硬。

一家上市公司賬上現金只有300多萬,卻野心勃勃地說要花不低於3.87億拿下一家公司,對方公司名叫——
國網電力。
拋開股權結構談國網電力,光聽名字,這是一家霸氣裡帶著幾分沉穩的大公司。
如果非要較真股權結構,國網電力是一家名正言順的民營企業,跟其他民企沒有什麼不一樣。
反倒是要收購它的上市公司凱瑞德(002072.SZ)不簡單,這麼一操作,連續幾個漲停。
漲停就算了,它竟然優秀到開盤就漲停,根本不給普通韭菜進場的機會。

生薑斯基天天吐槽股市得了男科疾病,但看了凱瑞德的大好走勢,他不怪股市了,要怪就怪自己:
只怪自己命裡不缺“德”,獨獨缺了“凱瑞德”。
凱瑞德的常態是賺的年份少,虧的年份多。賺的時候波瀾不驚,虧的時候驚心動魄。
往往一年下來,凱瑞德賺不到1000萬,但虧起來基本是1000萬打底,虧上2個億也不是不可能。
即便是這樣,凱瑞德還是堅強地在股市裡活了下來,活得還不算辛苦。
如果認真看一下它的財報,最近5年裡,它向前五名客戶銷售的量佔了公司整體銷售的95%以上。
2021年,這個比例甚至達到了100%。

也就是說,它一年可能只需要服務好5家客戶,就能養活二三十名員工。
它的供應鏈也相對比較簡單,前五名供應商佔的比例也達到了50%,有些年份甚至也達到了99.45%。
跟很多上市公司一樣,凱瑞德不掙錢還欠了一屁股債,但至少它不折騰。

和斯基一樣看好凱瑞德的,一個個都是大A裡摸爬滾打多年的骨灰級玩家。
別看現在的凱瑞德業績不起眼,但操盤它的人一向來都不簡單。
凱瑞德現任董事長叫“紀曉文”,紀曉文在資本市場有一個外號——
職業董事長。
咱們跳槽最怕跳進一個財務大坑,能力出眾的紀董事長就不一樣,他和他的團隊專挑難啃的骨頭。
紀董事長創造的最牛戰績是,2009年7月8日,*ST九發走出了它的連續第30個漲停,成為當年的“漲停王”。

這個戰績至今仍在大A的漲停史上佔有一席之地,雄踞第三的位子。
這麼一看,這次凱瑞德的表現已經很收斂了。
不過凱瑞德也不是好啃的骨頭,在紀董事長之前,已經有兩任老闆在這家上市公司栽了跟頭。
這也是凱瑞德牛逼的地方——
流水的老闆,鐵打的殼。
攤上什麼樣的牛鬼神蛇,都不影響它在大A的上市公司身份。
凱瑞德原來是一家山東籍的上市公司,主業乾的是紡織,2006年上市。
上市之後,當時還叫“德棉股份”的凱瑞德業績迅速變臉,從2008年到2010年一口氣虧損了2.45億。
此時的凱瑞德遇到了它的第一個玩家——
浙江人吳聯模。
吳聯模當年在資本市場還沒有什麼咖位,他以“第五季實業”的主體接的盤。
“第五季實業”也是一個神奇的主體。當時披露的公告資訊顯示:
它的註冊資金高達5000萬,但2010年的收入只有600多萬,淨利潤只有7萬多。
2011年的狀況好了一些。
當年1月到6月,第五季實業的收入是279.80萬元,但淨利潤將近14萬。


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當時很多人甚至還沒搞明白第五季實業是幹什麼的,它就已經用4.64個億拿下了凱瑞德的控股權。
這4.64個億,按照第五季實業當時的掙錢速度,那得花上幾千年。
難度不低於再造一個華夏文明。
但擅長市場營銷、品牌運營、資本運作的吳聯模,在大A創造了又一個奇蹟。
他在凱瑞德有一個比較經典的操作。
2011年初,凱瑞德賬上的固定資產有7.7個億,到了2016年,賬上的固定資產幾乎被清零。

這一招,當時有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
輕資產運作。
在這種運作轉型下,凱瑞德從接地氣的紡織企業搖身一變,成為一家有網際網路基因的上市公司。
變身之後,兩個指標有了肉眼可見的下降。
營收從2015年的7個多億降到了6000多萬,員工數量從2015年的1032人降到了58人。
利潤倒還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
虧一年賺一年,賺的時候賺不了1000萬,虧的時候虧一個億打底。
倒是老闆吳聯模,在還沒轉型之前,向一個叫“鮮言”的老玩家借了12.5億的資金,分36個賬戶操縱股價。

他無非就是釋出一些上市公司要發展網際網路彩票、網際網路金融、基金業務等新題材的利好訊息,拉抬股價。
吳老闆的這些操作,讓凱瑞德的股價從2014年8月4日的7.79元上漲到2015年6月25日的24.15元。
這個時間段裡,凱瑞德的股價曾到過歷史最高價43.50元,吳老闆最終獲利8500多萬元。
不過,吳老闆最後還是把這錢吐了出來,因為操縱股價,他被罰了5.1個億。

吳老闆一系列騷操作完成以後,就被立案調查了。
2017年4月,另外一個浙江人張培峰接下了凱瑞德的盤子。
張培峰出生於1977年,小學畢業後全家移民西班牙,他的人設是一位眼光穩、準、狠的傳奇精英人士。
18歲的他,便將目光投向了歐洲股票市場。
他用自己打工攢的錢買了一隻電訊龍頭股,三年時間受益將近30倍。
這個傳奇故事神秘得恰到好處,沒有說張老闆買入股票的成本是多少,但收益達到了驚人的30倍。
反正第一桶金是賺到了。
這個橋段很熟悉,上一個是斯基聊過的愛馳汽車80後老闆陳炫霖,他的第一桶金也是這麼來的。
帶著神秘光環回國的張培峰,成就了一隻陽光私募黑馬——中金投1號。
這隻產品的收益率在2015年6月之前曾達到了224.81%。
那時候的張培峰,開始頻繁出現在各大證券類媒體上,指點江山。他最厲害的論斷是:
A股還能漲7~8年,拿下6124高點不是問題。
張培峰的巔峰期,與大A一樣炫麗又短暫。
成為凱瑞德董事長3個月以後,他又拿下了P2P公司愛錢幫。次年7月,愛錢幫爆雷,張培峰同時也失去了凱瑞德。

而凱瑞德之後的實控人,也是現在的實控人,是張培峰的債權人王健。
咱們很多搞實業的公司,多少年了,搞不定一個IPO。
凱瑞德就不一樣了,無論攤上咋樣的老闆,都能逢水搭橋、逢凶化吉。
這種小強,既然打不死,那就好好保護,讓它成為下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
來源:老斯基財經(ID:laosijicj) 作者:魔鬼斯基
轉載請註明來源及作者 侵權必究


關鍵詞
公司
凱瑞德
吳聯模
上市公司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