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找到229顆早型速逃星;“港車北上”突破100萬輛次丨科技早新聞

Cover Story
今日封面
近日,北京圓明園的荷花大面積綻放,令人賞心悅目。(來源:視覺中國)
S&T News
早新聞來了
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研究人員近期找到了229顆早型速逃星,並對這些恆星的物理性質作了深入分析,相關成果發表於《天體物理學報增刊》。速逃星對人們理解銀河系結構、超新星爆炸模型、特殊雙星系統、雙星演化等具有重要意義。(來源:科技日報)

速逃星的動力學彈射途徑。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
據港珠澳大橋邊檢站統計,自2023年7月1日“港車北上”政策落地實施以來,截至7日17時35分,經港珠澳大橋出入境的香港單牌車突破100萬輛次。(來源:央視新聞)
網路平臺數據顯示,截至7日19時25分,2024年暑期檔(6月到8月)檔期總票房(含預售)突破30億元。(來源:央視新聞)
7日,旅韓大熊貓“樂寶”“愛寶”的雙胞胎女兒“睿寶”“輝寶”迎來一週歲生日。愛寶樂園為它們舉辦週歲生日會以及“抓周”儀式,“睿寶”抓了象徵健康的槓鈴,“輝寶”抓了象徵人氣的麥克風。(來源:央視新聞

資料圖,雙胞胎熊貓“睿寶”和“輝寶”正在吃竹筍。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南京大學與南京理工大學的科研人員,透過構築特殊堆垛構型的魔角石墨烯器件,觀測到電子型鐵電性與拓撲邊界態的共存,並基於可選擇的準連續鐵電開關,首次提出了噪聲免疫的類腦計算方案,該工作為開發基於拓撲邊界態的新型低功耗電子器件開闢了全新的技術路線。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自然·奈米技術》。(來源:科技日報)
四名美國志願者在位於得克薩斯州休斯敦的一個模擬火星居住點“與世隔絕”378天后,6日“回到地球”,結束了美國航天局火星模擬乘員專案CHAPEA第一期任務。美國航天局火星模擬乘員專案計劃開展三期,後兩期將分別從2025年和2026年開始。(來源:新華社)
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在《美國心臟協會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發現糖尿病患者的居住形態有可能影響其血糖和血壓管理對心血管疾病發病的控制效果,相比獨居的糖尿病患者,非獨居患者嚴格控制血糖和血壓的效果更好。(來源:新華社)
近日,一項由中國學者主導完成的研究顯示,早在白堊紀中期,毛翅目昆蟲就已經存在婚飛行為,並且作為毛翅目的祖先特徵,婚飛行為在演化過程中也受到同時期新演化出掠食者壓力的影響。相關成果近日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來源:中國新聞網)

白堊紀中期毛翅目昆蟲婚飛行為復原圖。圖片來源:左笑然
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創始人埃隆·馬斯克5日表示,該公司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星艦”將在4周內進行第五次軌道試飛。(來源:央視新聞)

Hot News
熱點推薦
據媒體報道,6日長江漢口站水位達到27.76米,超警戒水位0.46米。新聞中常見的超警戒、超保證水位分別是什麼意思?水利部門需要採取哪些應對措施?請專家科普一下↓↓

編輯:王璠
稽核:嶽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