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剛剛,全球見證了一個令人矚目的歷史性時刻——梵蒂岡剛剛結束了一場緊張的秘密會議,選出了首位美國籍教皇!
這位新任教皇名叫羅伯特·普雷沃斯特(Robert Prevost),他將以“利奧十四世”(Leo XIV)的名字領導全球14億天主教徒。

這件事來得有點出乎意料:從“黑煙升起”到“白煙飄出”,整個過程不到24小時;一個美國人竟然坐上了聖彼得寶座,打破了近千年來的傳統!
一切要從一個月前說起。2025年4月21日,88歲的教皇方濟各(Pope Francis)因病去世,享年88歲。

作為一位以溫和改革和關注窮人著稱的領袖,他12年的教皇生涯留下深刻印記。他的離世讓全球天主教徒陷入哀悼,也拉開了新一輪教皇選舉的序幕。
按照古老傳統,教皇去世後,梵蒂岡會召開“秘密會議”(Conclave),由133位不超過80歲的紅衣主教在西斯廷教堂內投票選出繼任者。
這次會議堪稱“資訊黑洞”:手機訊號被切斷,房間清空外人,廚師和服務員都要籤保密協議,甚至窗戶都被封死,防止任何風吹草動洩露出去。

5月7日,選舉正式開始,紅衣主教們在教堂內開始了第一輪投票。當晚,煙囪冒出黑煙,標誌著這一輪沒有結果,廣場上的信徒們嘆息著散去。
一位從巴黎趕來的朝聖者說:“黑煙讓我們有點失望,但我們知道這可能要拖幾天。”

5月8日,第二輪和第三輪投票繼續進行,煙囪兩次冒出黑煙,依然沒有達成共識。
聖彼得廣場上的氣氛漸漸變得緊張,數千人圍著煙囪守候,有人從美國德克薩斯趕來,有人從倫敦飛到現場,連早飯都顧不上吃。
一位名叫Ceci Triska的英國信徒回憶:“廣場安靜得讓人屏住呼吸,大家盯著煙囪,像在等待一場世紀大結局。”
感受下這等待的人山人海……

網友們也開始活躍,有人調侃:“這煙囪比我家的WiFi訊號還穩!”
更有趣的是,BBC直播中,記者盯著廣場上飛來飛去的海鷗看了整整兩小時,觀眾忍不住吐槽:“太魔幻了吧,差點睡著了!”

就在大家以為還要再等時,下午第四輪投票後,奇蹟出現了——白煙升起,鐘聲長鳴,梵蒂岡廣場瞬間沸騰!

不少信徒激動得痛哭,淚流滿面!

白煙意味著新教皇誕生,這一刻,信徒們揮舞著來自數十個國家的國旗,
高喊“Abbiamo Papa,ole,ole,ole!”(我們有教皇了!)和“Viva il Papa”(教皇萬歲!),歡呼聲響徹羅馬的天空。

新教皇的亮相更是讓人震驚。
紅衣主教曼貝爾蒂(Mamberti)在聖彼得大教堂陽臺上用拉丁文宣佈:“Habemus papam!”(我們有了新教宗!),隨後公佈了羅伯特·普雷沃斯特的名字。
現場人群高呼“Leon,Leon!”,很多人嘴裡喃喃道:“哎?是美國人?”

沒錯。普雷沃斯特1955年9月14日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
父親路易斯·馬裡烏斯·普雷沃斯特(Louis Marius Prevost)有法國和義大利血統,母親米爾德里德·馬丁內斯(Mildred Martínez)是西班牙裔,今年70歲。

他以“利奧十四世”的名字出現,身披白色法袍,手持十字架,用英語、義大利語和拉丁語對信徒致辭:“願和平與你們同在!”
陽臺下,信徒們淚水與歡呼交織,一位義大利老太太感動地說:“我從沒想過會見證這一天,一個美國教皇,太不可思議了!”

美國總統川 普也在第一時間發聲,他在Truth Social上寫道:“祝賀羅伯特·弗朗西斯·普雷沃斯特!他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美國教宗,這是國家的巨大榮耀!我期待與他會面,那將非常有意義!”
這番話讓全球輿論又多了一層熱議……

普雷沃斯特私下被暱稱為“鮑勃神父(Father Bob)”,熱愛網球,形象親和,被稱為“最不像美國人的美國人”。
他長期在教會低調工作,曾在秘魯和義大利擔任主教,2023年被方濟各任命為“主教事務部部長”,負責全球主教任命。

他作風溫和、務實,內心卻堅定,被戲稱為“沉默的改革者”。在秘魯期間,他積極關注邊緣群體,尤其是委內瑞拉移民,體現了對社會正義的關懷。
他支援方濟各的改革路線,強調教會的包容性,主張“擴大帳幕,讓所有人都感受到歡迎”。


首次演講中,他提到“團結、和平與對受苦者的支援”,還呼籲全球對話與慈善,這讓不少人對他充滿期待。
但外界對他女性神職和同性伴侶等敏感議題的立場很感興趣,他卻始終保持謹慎,未公開表態,尊重教會傳統。


這次選舉的高效也讓人驚訝。
共有來自70個國家的133名紅衣主教參與,其中北美16人、歐洲54人、亞洲24人、中美洲4人、南美洲18人、大洋洲4人,總計138位80歲以下的紅衣主教有投票權。
注意,想要當選,需獲三分之二支援,即至少89票。

歷史上的教皇選舉長短不一,最長的是1268-1271年,持續近三年才選出格雷戈裡十世(Gregory X);最短的是1503年,10小時選出儒略二世(Julius II)。
近幾十年來,兩到三天出結果已成常態,但這次僅用不到24小時就定下,創下近百年最快紀錄。

分析認為,前兩三輪是“角逐站位”階段,普雷沃斯特可能在第四輪迅速獲得共識,顯示紅衣主教們對他的支援異常統一。
網友議論:“這傢伙藏得這麼深,選他是不是有內幕哈?”

毫無疑問,選舉現場的熱鬧堪稱一場盛大慶典。
白煙升起後,身著藍色制服的銅管樂隊率領瑞士衛隊穿過人群,來到陽臺下,激起新一波歡呼!

瑞士衛隊是梵蒂岡的官方安保部隊,既負責儀式,也保衛安全。
那些沒有投票權的年長紅衣主教,如美國人肖恩·奧馬利(Sean O'Malley)和唐納德·威爾(Donald Wuerl),也衝到廣場,與信徒們一起列隊,伴隨著義大利國歌和教廷國歌,共同慶祝。

廣場上,國旗飄揚,氣氛熱烈,一位英國信徒調侃:“這場景比世界盃決賽還壯觀!”
選舉期間,義大利警方出動數百人維持秩序,確保安全,羅馬的天空下充滿了期待與感動。


這場選舉的意義深遠,有人覺得美國教皇是新起點:“也許他能推動教會現代化,比如關注氣候變化!”
也有人擔憂:“美國人當教皇,會不會讓梵蒂岡太商業化?”

歷史學家提到,上一次教皇名叫利奧十三世(Leo XIII),1878-1903年在位,活到93歲,這次利奧十四世會帶來什麼?
一位梵蒂岡觀察家說:“普雷沃斯特的低調和務實是優勢,他能平衡保守派和改革派。”
但也有人質疑:“選美國人,會不會讓教會偏向西方?”網友調侃:“希望他別忙著拍好萊塢電影,記得管好教會!”

話說回來,英國和梵蒂岡的“糾葛”可不小,16世紀亨利八世為離婚跟羅馬翻臉,搞出英國國教,至今是歷史佳話;
如今一個美國人當選,倒是讓英國人多了份好奇。

普雷沃斯特2018年曾來倫敦主持慈善活動,溫和作風給人留下印象,他的“橋樑角色”或許能讓東西方教會更融洽。
英國首相斯塔默剛剛發話表示,良十四世的當選是“英國及全世界天主教徒深感喜悅的重要時刻”,也象徵著教會邁入新的篇章。他期待與教皇展開合作。
倫敦信徒們已經期待他來訪,有人調侃:“他要是來,查爾斯國王得請他喝下午茶吧?”
不得不說,這場選舉不僅是一場宗教盛事,更像全球文化碰撞。新教皇的誕生,對於全世界數億信眾來說,是一個具有深遠精神意義的時刻。

最後問問大家:對此你怎麼看?你在旅途過程中有過什麼離奇恐怖的經歷嗎?歡迎評論區和我們討論!

Ref:
https://www.bbc.co.uk/news/live/cn4we7prv4rt
https://edition.cnn.com/world/live-news/new-pope-conclave-day-two-05-08-25
https://www.bbc.co.uk/news/articles/c0ln80lzk7ko
KEEP SAFE & KEEP HEALTHY ❤️
KEEP CALM & CARRY ON ❤️
好文推薦
-
你相信嗎?Omicron變種或將成為加速疫情終結的曙光! -
英國此後再也不封城!新加坡停止統計新增病例!發達國家“棄療”新冠,底氣在哪裡? -
倫敦一切安好,井然有序,不用恐慌,倫敦小夥伴給你們報平安! -
女王95歲低調慶生!永遠悲喜不驚、淡定從容,她是全世界人的至愛 -
如果英國女王去世,哪些事必將發生?英國人已經為此排練60年! -
批了!英國終於官宣出境遊,英航恢復香港直飛!世衛批准中國疫苗緊急使用權! -
全世界都磕過的cp男主:率性雙子男,多面菲利普親王的離奇與傳奇! -
“呵呵,今天是你最後一天見到太陽。”英國封城背後的家暴故事,一個比一個觸目驚心… -
七夕各大牌限定款來了,巴黎世家影樓風醜出新高度:準備好你的荷包了嗎? -
鮑里斯“淡黃而蓬鬆的頭髮”日漸稀疏,是新冠搞得?英國網友真是操碎了心…… -
驚天反轉!那個曾被英國移民局剝奪國籍的ISIS“聖戰新娘”,真要回來了? -
凱特王妃被黑,竟是梅根閨蜜“背後操作”?還趁機叫冤“王室就像打了梅根一耳光”? -
病糊塗了?鮑里斯承認自己新冠後遺症,仍力挺顧問卡明斯 -
一晚賺1.9萬!中國女網紅女主播被英國BBC扒了個底朝天…… -
臨危受命、急速脫歐、死裡逃生、喜得貴子…坎坷鮑里斯用九個月演繹“不科學”! -
2歲路易小王子海量萌照曝光:髮量驚人,長相複製貼上幼年凱特 -
社交隔離要到2021年?牛津教授:群體免疫有誤讀,人類必須面對“與病共舞”! -
見證歷史!伊麗莎白二世將發表68年以來第四次演講,鼓舞民眾共渡“至暗時刻” -
女王暖心演講(附完整影片):美好的日子會回來的,成功將屬於我們每一個人! -
國籍不同,中英家庭哭訴因疫情被迫分離的噩夢,英國政府發話:請你們承認雙國籍 -
英國硬核領導班子帶頭“群體免疫”:我們終將戰勝病毒! -
查爾斯確診引爆媒體,牛津研究稱英國一半以上人已經感染是真是假? -
史無前例的英國:今晚餐廳酒店全關,國家給發薪水!今夜的英國將很令人難忘吧… -
疫情所迫,全英停課!“放假”模式一開啟,先被這些“英式幽默”暖哭了…… -
哎,英國,我是有多討厭你 -
怒懟!細數梅姨的N宗罪!可別被她哭鼻子給迷惑了… -
英國女王:別低頭,脖子會斷,王冠會掉 -
尷尬!英國新外交大臣訪華,錯把中國老婆說成日本人…英國網友都看不下去了! -
耗時12年、耗資2億英鎊,英國人只為證明38年前自己錯了… -
為求得一隻熊貓的撫養權,英美荷法等國家連尊嚴都不要了…… -
美帝:“讓我死!別送我去醫院!”腐國:“啊我要死了!到我了嗎!” -
這個英國老頭在長城撿了22年垃圾,不僅閃婚了箇中國媳婦,還上BBC被英女王授予勳章! -
這種古怪的小動物比熊貓還珍貴,你還沒親眼見過,很快就要從地球上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