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燕公子
如果權力不知邊界,那麼就連一塊招牌的顏色,都能成為某些部門耀武揚威的秀場。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河北廊坊三河市的商戶們突然接到城管部門的通知:門頭牌匾禁止使用紅色、藍色、黑色三種底色,必須更換為其他顏色。
收到訊息的那一刻,商戶們都懵了,一老闆抱怨:“城管來了好幾次,只說不讓用紅色,但為什麼改、怎麼改,一句解釋都沒有。”
更讓商戶憤怒的是,更換招牌的費用需自行承擔,動輒上千元的支出讓本就艱難的小本生意雪上加霜。
但心裡嘀咕歸心裡嘀咕,想做生意還得照辦,就連一向以紅色招牌示人的蜜雪冰城,也一夜之間被“綠”了。說實話,變色之後的蜜雪冰城,並未增添絲毫美感,反而呆板得像郵政儲蓄。

實際上,這種干預商戶招牌製作的事兒,早已不是第一次發生了。2024年,遼寧瀋陽大東區一條街道的商鋪被要求統一使用黑底招牌,輔以“中國水墨畫風格”的金黃、磚紅色點綴。

當時,這件事也上了熱搜,而被迫變色的,又有倒黴的蜜雪冰城。原本紅底的喜慶消失殆盡,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沉悶與壓抑。
儘管當地政府事後以“最佳化調整”搪塞,但商戶的損失和公眾的信任已難以挽回。這種“一刀切”的行政指令,暴露了某些地方的共性頑疾:權力傲慢與權力霸凌。

再說回三河市。事實上,這次三河市的“三色禁令”不僅缺乏法律依據,更無任何合理說明。紅色是商業活動中最醒目的標識色,承載著品牌認知與顧客信任。
蜜雪冰城的紅色招牌早已深入人心,強行改為綠色後,有顧客直言“差點沒認出來”。而黑色、藍色同樣是餐飲、科技等行業常用的基礎色調。這種無差別禁止,就是對市場的肆意踐踏。
更荒誕的是,禁令執行過程實在蠻橫:僅憑口頭通知、不出示檔案、不解釋原因、不提供補償。
難道某位領導忌諱紅色?還是風水大師說了算?若連紅色都要被封殺,街頭飄揚的五星紅旗是否也成了“違規標識”?
還記得今年年初山西大同發生的“破門開燈”鬧劇嗎?一街道為了增加遊客體驗感,要求各商戶24小時亮燈。一商戶“不從”,制服哥哥們竟直接破門而入,開燈後還不忘給大門換了把鎖。
這些事件的本質都是一樣的——
某些部門將商戶視為可隨意擺佈的“提線木偶”,用臨時起意的行政命令替代法治精神,用長官意志碾壓民生需求。這種粗暴的管理邏輯,不僅損害營商環境,更侵蝕政府公信力。
一塊招牌的顏色,折射的是權力與權利的角力;一次任性的禁令,透支的是法治社會的根基。
須知,城市治理的核心應是服務,而非馴化。

位卑未敢忘憂國!

對話作者請新增微信:
Y2023-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