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6z 兩位創始人 Marc Andreessen 和 Ben Horowitz 近日針對特朗普再次當選對科技和政策的影響表達了幾個核心觀點:
Marc 和 Ben 強調科技是美國未來的一級政策議題,直接影響國家競爭力和全球地位。他們認為,作為科技強國的美國,必須保持技術領先地位,否則可能在未來的全球競爭中落後,尤其是在與中國的科技競爭中。
他們對特朗普政府減少科技領域監管的計劃表示支援,認為過度的監管會限制創新能力。特別是在 AI 和加密貨幣領域,過度的監管可能會扼殺企業發展。他們指出,特朗普政府有望減少繁瑣的政策規定,為技術公司創造更有利的創新環境。
AI 發展的能源需求不斷增加,Marc 和 Ben 強調需要清潔、廉價的能源供應來支援科技發展。特朗普政府對清潔核能等能源創新的支援有望幫助美國滿足未來科技需求,確保在能源和科技上的雙重領先地位。
此外,Ben 特別提到加密貨幣是為經濟平等提供機會的重要工具,尤其對沒有傳統資產的群體而言。特朗普政府可能更寬鬆的加密貨幣政策為該行業提供了發展機會,有助於美國在金融科技領域保持競爭力。
以下是這次對話的主要內容:
Marc Andreessen
這是一個特別的節目,我們將回顧大選後的局勢。長期觀眾可能知道,我們之前有過一些關於政治局勢的節目,也分享了我們今年早些時候的相關活動。
選舉結果已經出爐,且充滿戲劇性。我們認為許多重要的事情即將改變,甚至已經在變化了。所以,我們想給大家一些我們對局勢的看法,尤其是對科技和小型科技企業的影響。
我想先做兩個宣告。第一,按照我們的慣例,我們不會涉及非科技領域的政治話題。很多人對政治的各方面非常關心,但我們主要會討論科技、商業以及美國在全球科技和商業中的角色。
第二,我們絕不代表新政府或其中的任何人發言。我們談到的政策,或是新政府已表明計劃實施的,或是他們可能採取的選項。
現在我們回顧一下這次選舉以及過去四年的情況。在我看來,過去四年對科技產業的影響比我有生以來任何時候都要大。讓我們先回顧一下過去四年發生了什麼,導致我們走到了今天這個地步。
Ben Horowitz
是的,這可能是我們職業生涯中在白宮政策與科技、甚至更廣泛的商業領域關係最差的四年。我想將拜登政府與國會分開來看,有許多在國會中的民主黨人投了正確的票,提出了良好的政策建議,但白宮的情況並不相同。他們做了一些前所未有的事情,比如:繞過法律,對公司發出 Wells 通知,威脅企業,尤其是瞄準金融科技和加密貨幣領域,試圖摧毀這些行業。目前仍不清楚原因,但這確實是場艱難的鬥爭。
舉個例子,韓國的加密貨幣使用率已經是美國的兩倍。此時正值建立安全人工智慧的關鍵時刻,包括防範 AI 網路攻擊、應對深度偽造以及實現機器間支付等。但由於美國政府的做法,我們在這些領域很可能會落後於其他國家。因此,這就是我們為什麼參與政治的原因。
Marc Andreessen
過去幾年,你我發現,人們對各種政治議題有自己的看法,但不是所有人都關注科技和經濟政策。當我們向同行或科技界的人描述政府的這些舉措時,他們往往感到震驚。
Ben Horowitz
是的,真的被震驚了。我們有一家公司為低收入人群提供免息貸款,幫助他們在發薪日之前支付急需的費用。然而,CFPB 威脅要將他們趕出市場,這是我們前所未聞的。我們簡直無法相信這就是拜登政府的所作所為。
Marc Andreessen
很多人誤以為政府會遵守自己的法律,而這其實是個錯覺。
Ben Horowitz
對,我曾經也有這種錯覺。
Marc Andreessen
實際上,如果政府或行政機構決定不按法律行事,他們可以發出威脅信件、打電話,迫使你接受一些沒有法律依據的條件,而這種氛圍下的“自願同意”實際上是被迫的。
Ben Horowitz
沒錯,這種情況下,小公司無法與美國政府對抗,它們沒有足夠的資源。而對於像 Elon Musk 這樣的富豪,他確實有能力去應對,但對初創公司來說,這幾乎是致命的打擊。
Marc Andreessen
我們來談談“取消銀行服務”吧,這是什麼意思?這個政策對公司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Ben Horowitz
取消銀行服務是非常惡劣的舉措,最早源於奧巴馬政府的 Choke Point 1.0 專案,主要目的是阻止與槍支或大麻相關的企業擁有銀行賬戶。後來他們將這套策略應用於加密貨幣和金融科技等新興產業,導致許多公司被銀行系統踢出,這對美國的科技發展非常不利。
Marc Andreessen
對於初創公司或創始人來說,被銀行系統拒絕的影響非常大。資金難以到賬,日常運作也受到影響。科技公司依賴外部投資,而沒有銀行賬戶使其很難獲得新的投資。
Ben Horowitz
是的,這對科技公司來說尤其艱難。你無法要求員工用現金支付工資,而沒有銀行賬戶的科技公司日常運作幾乎寸步難行。
Marc Andreessen
“取消銀行服務”本質上是一種非法、不合憲的行為,是政府對美國公民和企業施加的制裁,類似於對伊朗或俄羅斯的制裁。
Ben Horowitz
完全可以這樣理解。這是一種剝奪自由的舉措。
Marc Andreessen
我想回顧一下這些事件,因為這直接導致了本週選舉的結果。並不是每個人都關注這些問題,但對於關注的人來說,這些問題是非常關鍵的。我們來說說週二的選舉結果。
Ben Horowitz
對,我和 Chris Dixon 談到這次選舉,覺得非常不真實。特朗普上任後不到 24 小時,股市經歷了歷史上第五大漲幅,雖然沒有任何經濟新聞,但股市和加密市場都瘋狂上漲。這表明拜登政府的政策可能比我想象的還要糟糕。因此,我認為這對科技和初創公司來說是個好訊息。
Marc Andreessen
是的,我的感覺就像喉嚨上的靴子終於被挪開了。有趣的是,這種感覺似乎每天都在加深,每天早上醒來我都比前一天更加愉快,因為我意識到自己曾習以為常的那些壓迫感正逐漸消散。心理學中有一個術語叫“習得性無助”,當你長期承受這種壓迫,一旦解脫出來,你需要一些時間來意識到“天啊,我和我們的創始人們其實可以做那些完全合法的事,不再受阻”。我和許多加密貨幣領域的創始人聊過,他們也有同感。
Ben Horowitz
很多加密創始人都覺得“我們可以做這些產品了,對吧?”然後我會想,那之前到底是什麼在阻止你們呢?因為並不是法律,也不是 SEC 的指導意見,而是一種完全瘋狂的極權式壓制,美國政府試圖在沒有明確原因的情況下摧毀這些行業。整個加密貨幣打壓最諷刺的一點是,他們聲稱是在“保護消費者”,但這顯然是個謊言,因為他們打壓的是合法合規的公司,卻放任那些不靠譜的“迷因幣”亂象。所以,這種狀況就像電影《魔法奇緣》裡的那首歌《Can You Feel the Brand New Day》一樣,我真的感到一個嶄新的一天正在到來。
Marc Andreessen
在政治理論中有個術語叫“無政府暴政”,意思是說,對於那些無法無天的人,政府放任他們為所欲為;而對守法的人,政府卻極盡折磨。
Ben Horowitz
這就是加密貨幣的現狀。
Marc Andreessen
這也反映在美國的一些大城市,比如舊金山。暴力犯罪者可以在街頭橫行,而如果你想開一家冰淇淋店,政府卻會百般刁難。
Ben Horowitz
我最震驚的一件事是阿米什人的投票。你通常不會想到阿米什人會參與投票,因為他們喜歡保持獨立生活。但這次他們選擇出來投票支援特朗普,因為拜登政府突襲了他們的農場,只因為他們在出售未經過巴氏殺菌的牛奶。這與嚴重的犯罪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像汽車盜竊這種犯罪在許多大城市幾乎不再被視為犯罪,而出售未殺菌牛奶卻會招來 FBI 的突襲。這種現象其實比我想象的還要普遍,而在科技領域,我們更是深有體會。
Marc Andreessen
好的,我們來聊聊我們在其中的角色和貢獻。我們直接參與了一些競選活動,尤其是支援了一個叫 Fairshake 的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致力於支援美國的加密行業並推動良好的加密政策。你覺得我們的成績如何?
Ben Horowitz
這次結果讓人震驚。科技行業參與政治向來不順利,但這次 Fairshake 在國會選舉中取得了 52 勝 6 負的成績。
Marc Andreessen
是的,52 勝 6 負,而且並不是清一色的共和黨,我們支援了許多民主黨候選人,只要他們是支援加密貨幣的候選人。
Ben Horowitz
例如在俄亥俄州,Sherrod Brown 在我們開始時領先 Bernie Moreno 超過 10 個百分點,但最終被 Bernie 擊敗了。這表明那些受壞政策影響的人確實深受其害,並願意出來投票支援我們,而對立方几乎沒有什麼具體的議程。我們無法獲得 SEC 或 CFPB 的會面,而拜登政府也不願會見我們,完全不清楚他們的目的是什麼。就像一場夢魘,至今仍覺得難以置信。
Marc Andreessen
過去兩年,我們與多位參議員和眾議員深入交流,很多人甚至不清楚這些問題的重要性,因為他們通常更關注外交政策之類的事情。
Ben Horowitz
是的,比如,外交政策在議員心目中可能是第 18 重要的問題。我與馬里蘭州州長、民主黨人 Wes Moore 是好朋友,我向他解釋了這些情況,他簡直不敢相信。
Marc Andreessen
那麼我們對於今年取得的成績感到滿意嗎?
Ben Horowitz
這非常棒。我為所有試圖創造公司、努力實現更大願景的人們感到高興,他們現在如同被釋放出牢籠般可以繼續前行。這真是太好了。
Marc Andreessen
我們是否決定繼續參與其中?
Ben Horowitz
我們的最大教訓是,必須參與其中。如果沒有人代表初創公司發聲,那些不合理的議程就可能會肆意橫行。我們成立已有 15 年,不管願不願意,我們已經是“小科技”的領導者。所以,我們有責任站出來,因為創新對國家和每個人來說都至關重要。
Marc Andreessen
我也是這麼想的。我們從 2009 年成立公司到 2021 年為止,一直避免介入政治,但政治顯然對我們產生了影響。我的結論是,我們必須繼續參與,這必須成為我們長期的一部分。我們需要為我們所信仰的事物發聲。
Ben Horowitz
另一個重要的教訓是,保持非黨派立場,以保護我們所關注的議題。這次總統競選中,恰好在科技方面表現出色的候選人是共和黨人,而現在政策的變化也是顯而易見的。
Marc Andreessen
很多人會問我們為何支援特朗普。我們在今年夏天與特朗普會面,支援他在科技和商業方面的議程,他不僅贏得了選舉人票,還贏得了普選票,獲得了自里根以來最大規模的授權。
Ben Horowitz
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晚餐上說的一句話,“我們必須贏”。不論是金融科技、加密貨幣、AI、生物技術還是國防技術,美國都必須在這些領域贏得領先地位,解決最緊迫的問題,成為技術的出口國。因此,我預計他的所有政策都會圍繞這一目標展開。這雖然聽起來顯而易見,但在華盛頓並非普遍認同。我認為這會影響到與 AI、區塊鏈等技術相關的能源政策。
Marc Andreessen
另外,我想花點時間聊聊“為什麼科技很重要?”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我們在這次總統選舉中積極參與的一個關鍵原因就是,我們認為科技是一級政策議題。很多人會問,政治上有很多議題,大家也都很關心,那科技真的算是頂級政策議題嗎?我們非常堅定地認為科技確實是。
Ben Horowitz
這是我個人受到最多質疑的一個點,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覺得科技這麼重要,難道沒有其他事情值得關注嗎?我的回答是,有其他議題,但在我擅長的領域,沒有什麼比科技更重要的。
Marc Andreessen
我們在支援特朗普的過程中,始終堅信科技是一級議題,這個議題的重要性與甚至超過其他人們關心的政治問題。科技的核心在於決定美國是否是一個強國。如果回顧20世紀,美國在科技、經濟和軍事三方面都取得了勝利,這些方面相輔相成。科技領先的國家往往是經濟最強的國家,而擁有最強科技和經濟的國家通常也擁有最強的軍事實力。特別是在現代國家安全中,軍事力量高度依賴於科技。如果一個國家擁有最好的防禦系統、飛機、坦克和潛艇等軍事裝置,那麼這個國家很可能在其他方面也遙遙領先。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世界其實是一個充滿危險的地方。
在20世紀,美國與蘇聯進行了巨大的地緣政治競爭,從1917年到1989年持續了數十年。當時全球有兩大陣營,一個是自由民主,另一個是極權主義共產主義。如果蘇聯在科技上領先,那麼他們也會在經濟和軍事上佔優,我們今天的生活可能會比現在更加嚴酷、黑暗。但事實上,我們在科技、經濟和軍事上都獲勝了,蘇聯最終在1989年選擇了退出,因為他們無法在技術和經濟上跟上我們的步伐。他們的體系最終失去了動力。
可以說,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次“無槍戰”的勝利,許多人曾擔心美蘇之間會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但這場戰爭並未發生,因為我們以這種方式贏得了勝利。我堅信21世紀將會是這種競爭的另一種版本。如今,我們又進入了一個兩極世界,美國和中國就像是蘇聯2.0。他們秉持更為黑暗、更加極權的世界觀,而我們正在進行新冷戰。最終,或是我們的世界觀勝利,或是他們的世界觀勝利。
Marc Andreessen
因此,我認為我們必須獲勝。科技之所以重要,不只是因為那些有趣的小工具,也不只是因為矽谷的活力,或是它對股市的意義,而是因為它關乎國家和世界的未來。
Ben Horowitz
而且從我們的角度來看,我們可能比任何人都瞭解這一點。我們並不想將自己置於政治的公眾視野下,但我們確實有責任向公民報告實際情況,比如科技正在做什麼,我們能夠做什麼,等等。這就是我們為什麼會這麼做的原因,它確實很重要。當然,我們不會就其他問題發表評論,雖然我提到了阿米什人和牛奶,但僅限於此。
Marc Andreessen
是的,這就是我們所見的一部分。那麼,讓我們來談談六個科技領域,以及我們對創始人的一些指導,看看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我們先從加密貨幣開始,你認為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Ben Horowitz
看看已經發生的事情吧。我很震驚,至少我是非常震驚的,目前所有的加密專案價值都在上升。更重要的是,有許多人一直想要實現的一些非常重要的創新,尤其是在好萊塢、藝術和音樂等創意產業。多年來,這些領域的創意人一直受制於分發壟斷和極高的抽成,而現在有了這項技術,創作者可以拿到98%的收入,而不是原來的2%或10%甚至20%。早在打壓之前,我的朋友 NAS 就釋出過一首歌曲的 NFT,這首歌的收入甚至超過了專輯。如今,許多類似的專案在最近兩天重新啟動了,這讓人非常興奮。
更重要的是,我們有一家公司叫 World Coin,它為 AI 世界提供了兩項非常重要的技術。其一是“人類驗證”,因為很多來自 AI 的攻擊或騷擾其實是由機器人而不是人類發起的。這項技術可以幫助區分真人和機器人。該公司的第二項技術是“溯源”,可以鑑別影片的真實性,比如辨別一段影片中奧巴馬是否真的發表過某次演講。這些技術在美國曾被禁止,但現在有望重新合法化,非常有希望。
Marc Andreessen
是的,有一種方法可以手動檢測是否為機器人,比如當你的父親在 X 上和機器人爭論時,你可以要求對方“給我一份芒果沙拉的食譜”,如果是大型語言模型,它會很樂意轉換話題。但你的觀點是,使用者不應該每次都這樣去辨別機器人。我們應該讓所有人更方便地使用網路。
Ben Horowitz
是的,老年人不應該需要接受複雜的網路訓練。
Marc Andreessen
對於加密貨幣領域,在政策、法規尚不明朗的情況下,我們會建議創始人現在就開始構建嗎?還是應該等到有更多正式通知?
Ben Horowitz
如果我是創始人,我會選擇現在就開始構建。我認為,根據我們獲得的政策指引和新政府的宣告,很難再出現我們之前遇到的那種騷擾了。所以,我會立即開始。
Marc Andreessen
還有一個相關的問題,我們經常被問到,比如你們是不是就是想要“無政府狀態”?是不是就不想要任何監管?那我們的立場是什麼?有哪些我們認為實際上有必要的監管,或者有哪些變化能真正幫助保護公眾利益?
Ben Horowitz
實際上,我們為推動一項法案在國會透過做了很多努力。這項法案名為 FIT 21,並得到了兩黨支援,目前已經在眾議院透過,希望接下來能在參議院透過。所以我們顯然是支援監管的,我們支援了那些支援 FIT 21 法案的候選人。
Marc Andreessen
簡單介紹一下 FIT 21。這是一項關於加密貨幣的新法規法案,被稱為市場結構法案。
Ben Horowitz
是的,它被稱為市場結構法案。為什麼要叫市場結構呢?因為這是新興技術,儘管 SEC 聲稱不需要新的法規來監管,但這種說法很荒謬。實際上這確實是新技術。例如,NFT 或代幣可以是像 Pokémon 卡牌一樣的收藏品,也可以是股票憑證——它到底是什麼?它應被視為證券還是商品?這兩者的監管方式是完全不同的。由於這些代幣代表了網路空間中的數字產權,所以我們需要為創業者、消費者和交易者提供一些明確的指引,而市場結構法案正是對此進行定義——哪些是商品,哪些是證券。如果你不信我們所說的,為什麼 SEC 會極力反對這個法案?監管在這些領域確實很重要,因為這些新事物如果不被規範確實可能帶來問題,就像股票市場一樣。
Marc Andreessen
在華盛頓的政治動態中,FIT 21 法案在眾議院獲得了幾乎所有共和黨人的支援,僅三人反對。
Ben Horowitz
還有 71 名民主黨人的支援。
Marc Andreessen
這還是在選舉之前。
Ben Horowitz
這些民主黨人非常勇敢,他們不僅違背了白宮的立場,而且在白宮威脅要否決法案的情況下,依然支援了它。白宮原本試圖阻止這項法案,但在法案得到如此廣泛的兩黨支援後,他們也無力阻止了。這是一種我們很少見到的勇氣,在華盛頓站出來對抗自己黨內最強大的勢力,並堅持說:“這不對,我們必須為美國和人民做正確的事。”這樣的勇氣值得欽佩。
Marc Andreessen
這說明了即使在過去的困境中,依然有人在努力推動正確的事情。新政府和新一屆國會會重新審視這些問題。我們 100% 支援可能的監管,因為監管能夠保護人們的利益。
Ben Horowitz
是的,市場需要信任,這些加密貨幣市場其實是最具平等性的市場之一。這點很重要,尤其是如果你看通貨膨脹,它對誰傷害最大?對窮人影響最大。對於我們這樣的人來說,通脹影響較小,因為我們持有資產如房地產、股票等。窮人通常沒有這些資產,但他們卻有加密貨幣。這場打壓實際上打擊了金融體系的公平性,是對平等權利的剝奪。因此,這場打壓的惡意性比我們所談到的更深。
Marc Andreessen
接下來讓我們談談 AI 政策。加密貨幣是我們三年前開始積極介入的領域,而 AI 則是我們在過去一年中開始高度關注的領域。那麼我們現在如何看待華盛頓的 AI 前景?
Ben Horowitz
AI 比較微妙,因為它是全新的技術,名字聽起來也特別嚇人——人工智慧這個名字真的有些不幸,或許我們應該換個名字,但現在也無能為力了。它只是基於隨機演算法的運算。
Marc Andreessen
是的,隨機演算法、線性代數和超空間之類的東西。
Ben Horowitz
沒錯,它的確很複雜。我認為目前科技界內部有一些派系正在爭取監管壟斷權。這是一次科技內部的“內戰”,而不是像在加密貨幣或金融科技領域那樣的外部壓力。問題在於你如何看待 AI。特朗普政府提出的觀點是,我們必須保持領先地位,需要密切關注確保其不違反現行法律。但過度限制反而可能會妨礙我們的領先地位。當前的 AI 主要是數學運算,完成一些自動化任務,它並沒有自主意識,也不會自我改進。我們不能僅僅因為未來可能發生某些事情就過早限制它。我們或許還需要為時間旅行制定法規,而這正是預防原則的荒謬之處。
另外,那些推動監管的人往往是為了實現壟斷。在目前 AI 公司已經很大但競爭壁壘不高的情況下,有些公司試圖藉助監管將競爭對手排除在外,就像 1997 年的網際網路搜尋引擎市場,如果當時可以阻止 Google,他們可能會這麼做。
Marc Andreessen
此外,有些新上任的官員看到了 AI 和能源問題的密切關聯。
Ben Horowitz
是的,AI 領域很可能會出現類似 Google 這樣的巨頭,因為存在著不同的瓶頸問題,比如資料瓶頸、能源瓶頸。隨著對能源需求的增長,電網將無法滿足需求。
Marc Andreessen
我想起了我在夏天與我的好友、北達科他州州長 Doug Burgum 的一次對話。他是一位極富經驗的科技和商業人士,在美國能源復興的浪潮中,北達科他州一直站在前沿。他告訴我,政府對美國能源產業的做法幾乎和對科技產業的壓制如出一轍,充滿了威脅和負面施壓。
我提到這個,是因為 AI 領域的人開始意識到能源瓶頸的嚴峻性,而能源領域的人也意識到他們必須迎頭趕上。要使美國成為頂級科技、經濟和軍事強國,我們必須在科技和能源上取得勝利。
Ben Horowitz
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支援骯髒的能源。我們資助了行動式核能和其他清潔能源專案。我們需要允許建設者更大程度地發揮,而不是繼續限制他們。這確實會影響 AI 發展,但也會影響許多其他領域。
Marc Andreessen
順帶一提,這還涉及到一些其他的地緣政治不穩定性。
Ben Horowitz
是的,這種情況會導致奇怪的地緣政治不穩定性,對吧?
Marc Andreessen
這也是為什麼關注地緣政治的人會知道這是當前歐洲,特別是德國所面臨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俄烏戰爭的背景下,歐洲依賴俄羅斯的天然氣,實際上是在資助俄羅斯的戰爭機器。歐洲必須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因為他們停止了自己的天然氣開發,還在關閉核電站,拒絕採用新的能源方案。他們將自己困在了這個窘境中,以至於無法停止對俄羅斯的資助。
Ben Horowitz
另外,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如果你看看可能的時間跨度,許多解決方案其實是技術性的,而非政策導向的。我們和 Elon 探討過很多,他在這方面很有見解。最有效的解決方法來自技術,而不是那些破壞技術答案的政策。比如 Elon 在電池牆和太陽能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核裂變和安全的核聚變也有了很大進展,而 AI 也在幫助我們設計這些系統,理解大氣狀況。有些技術甚至可以控制太陽的熱量進入量,這讓我有些擔心,畢竟《雪國列車》這樣的反烏托邦電影就探討過這種場景。這類政策如禁止天然氣灶具等措施不僅效果存疑,而且實際上阻礙了真正的技術創新。
Marc Andreessen
1971 年,美國總統理查德·尼克松提出了“獨立專案”,希望實現美國的能源獨立。他提出需要到 2000 年建設 1000 座核電站,將整個電網切換到零排放的核能。他的設想甚至可以讓美國完全擺脫對化石燃料的依賴,確保能源安全。這是完全可以實現的目標。然而,他設立的核管理委員會在接下來的 40 年裡完全阻止了核電專案的發展,導致沒有一座新核電站獲批建設。
這讓人非常沮喪,因為我們明明有這樣的“銀彈”解決方案,知道該怎麼做,然而卻被阻止去做。如今,這屆政府提供了一個核能復興的機會,我們對此非常興奮並已開始投資。
Ben Horowitz
對,核能確實是最清潔的能源之一,而且非常廉價。以法國為例,他們完全依賴核能,因此沒有能源依賴問題,也不必向俄羅斯支付一分錢。他們使用的技術比今天的更老、更不安全,但依然成功實現了能源獨立。
Marc Andreessen
此外,我們雖然不是直接從事晶片行業,但晶片確實是一個重要的戰略問題,特別是美國對臺灣和中國的依賴以及相關的地緣政治問題。過去六到八年中,華盛頓逐漸認識到在美國重建晶片生產的重要性,而拜登政府通過了《晶片法案》看似是朝著這個方向邁出了一個“開明”的步伐。
Ben Horowitz
拜登對此大加宣傳,事實上,這是投入了超過 400 億美元的資金來支援美國的晶片製造。
Marc Andreessen
例如,Intel 是主要的受益者之一,他們承諾大規模擴建美國的晶片製造能力,以配合《晶片法案》的目標。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到目前為止,Intel 和其他公司幾乎沒有收到這筆錢,實際發放的資金還不到 0.4%。
Ben Horowitz
這意味著 Intel 承諾了建廠計劃,卻沒有拿到資金?
Marc Andreessen
是的,Intel 的財務計劃中預計會有 10 億美元的資金注入,但至今尚未到位。
Ben Horowitz
那可是一個巨大的資金缺口啊。
Marc Andreessen
《紐約時報》上的一篇文章,作者 Ezra Klein,也不是右翼,他在 18 個月前寫了一篇專欄,深入探討了這個問題。他形容這是“貝果的自由主義”問題,意思是我們需要實現這個重要的國家安全產業政策,但必須讓這些公司有能力實際建設他們的專案,並將資金儘快撥付給他們,而不是附加一堆其他政治問題。
Ben Horowitz
確實,《晶片法案》是已經透過的法案。
Marc Andreessen
是的,然而現在的狀況是,資金一直未能發放,因為協議不斷地被重新談判,不斷加入新的政治要求。Ezra Klein 在他的文章中列出了所有這些問題,他警告的事情一一成真,資金依然沒有下達。美國的企業,甚至一些承諾在美國投資建廠的海外公司,被這樣吊了很久。這屆新政府有機會重新審視這些問題,決定是否真的要推進。如果要推進,他們可以採取更為積極的措施。
Ben Horowitz
讓我震驚的是日本也有類似的晶片支援政策,他們已經開始建廠了。日本作為一個深受官僚體制影響的國家,反而迅速行動,而我們在這方面甚至比日本還要慢。
Marc Andreessen
這完全是一個政治決定,選擇了把事情拖延到一堆其他議題上。
Ben Horowitz
沒錯。
Marc Andreessen
我們再討論兩個領域。首先是國防科技。我們對現代科技應用於國防和國家安全的預期是什麼?
Ben Horowitz
國防科技確實有它的複雜性,最大的挑戰有兩個。一個是採購流程。為了防止腐敗,美國的採購規則變得近乎荒謬。一個典型例子是“成本加成”模式,也就是說政府會支付實際成本,再加上 10% 或 20% 的溢價。這導致企業花費越多,收益越大,因此沒有動力去提高效率,反而導致專案延遲、成本飆升。第二個挑戰是預算過程的複雜性。國防和情報部門的預算有限,他們已經和現有的供應商有合作,要引進新技術非常複雜。
我認為,若從“必須贏”的角度出發,而不是為了避免“出現在新聞頭條”,那將是更好的切入點。雖然具體做法還有待觀察,但我們對這屆政府最大的期待在於他們願意與我們對話。即便他們不同意我們的觀點,至少我們可以有機會討論,而不再像上屆政府那樣被完全拒之門外。
Marc Andreessen
沒錯,防務話題的另一個關鍵點在於,我們正處在一個技術迅速改變國防格局的時期。你可以在烏克蘭看到這一點,俄烏衝突中無人機的應用就是一個例子。前幾天我和一位特種部隊界的傳奇人物聊到無人機,他認為無人機技術在軍用領域的意義堪比馬鐙的發明。馬鐙使騎兵可以站在馬上射箭,顯著提升了機動性和攻擊力。
Ben Horowitz
是的,我馬上想到成吉思汗。他的軍隊幾乎全是騎兵,而不是步兵,這很可能是因為馬鐙的作用。
Marc Andreessen
當時幾乎沒有防禦手段可以對抗騎兵衝鋒,而他認為無人機具有相同的效果。僅憑40個人和無人機就幾乎可以完成任何任務,不僅是一兩臺無人機,而是上千、甚至十萬臺的無人機群。無人機現在越來越智慧,可以叢集作戰。同時,它們也具有防禦能力,你無法用 2000 萬美元的導彈來防禦成千上萬架無人機,因此我們需要反無人機的防禦技術。
Ben Horowitz
對,這就是技術的潛力所在。
Marc Andreessen
沒錯。我們談論的是自主 AI 無人機,不僅僅是空中的無人機,還有水面上的、水下的、陸地上的無人機。這些領域的所有無人機技術都在快速發展,美國和中國都認識到這將徹底重新定義戰爭的方式。最終贏得無人機戰爭和技術戰爭的國家將擁有最強大的軍隊。
Ben Horowitz
或者我們最好還是能打成平局,那樣可能對我們更加有利。也許在這種情況下,平局比勝利更好,但我們確實需要加快步伐,因為我們現在已經落後了。
Marc Andreessen
是的,這是一種緊迫的需求。如果你和戰鬥人員談論這些問題,他們都是完全支援的,準備好了行動。現在美國軍隊中存在的一個悖論是,很多前線士兵的揹包裡都裝著中國的無人機,因為他們在實地作戰時需要它們。由於中國主導了無人機市場,我們計程車兵只能依賴中國製造的裝置。
Ben Horowitz
這會有什麼風險呢?可能太多了。
Marc Andreessen
對於那些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的人來說,最大的風險是,如果中國主導全球無人機市場,那麼每一個美國軍事單位都可能隨身攜帶一箇中國製造的裝置,一旦發生衝突,它們可能會被轉化為監視平臺或武器。
Ben Horowitz
就像以前的尋呼機一樣。
Marc Andreessen
沒錯。這正是我們在未來潛在衝突中不希望看到的技術依賴性。而在這個問題上,美國的政策相當缺乏遠見。比如,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就一再阻礙美國無人機行業的發展。
Ben Horowitz
此外,中國最近還對 SkyDio(美國領先的無人機公司)實施了供應鏈限制,而我們對此並未採取行動。這就反映了一種態度:我們是先贏得競爭,然後再來關注如何安全和公平,還是一開始就把一切做到“安全”和“公平”,即便這意味著我們可能會輸。我覺得我們一直在走後者的道路,而這對國家而言是非常危險的。
✦ 最“新”活動 ✦
GTC2024 全球流量大會(上海)作為國內跨境出海行業最專業、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全的行業盛會之一,將在 11 月 20 日~21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 H3 館(北)舉辦,誠邀您與全球行業領袖、創新先鋒和企業家齊聚一堂,共同探索出海行業的新動向和未來機遇。

掃碼領票

✦ 精選內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