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四季度實際GDP環比增長2.3%
|點評|美國經濟增長實現平穩落地,即便明年全年保持在2.3%左右,對於美國的經濟體量來說也足以稱得上健康。居民消費對美國經濟的拉動效果明顯,特別是在娛樂商品和汽車等耐用消費品上的支出持續擴大。美國員工薪酬保持增長態勢,四季度美聯儲開始降息,借貸成本下降,都是美國居民消費繼續強勁的支撐。不過,略高的通脹水平讓居民在日常消費品上的支出慾望略有減少,企業投資表現較弱,拖累了美國經濟整體表現。
美國通脹增速近期回升到了3%附近,看似只比2%的正常水平高了1%,實際上這是在原有物價快速上行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增長。並且,美國房地產市場已經隨著降息出現回暖趨勢,住房通脹這個頑疾短期內很難被有效解決。
全國多地出現“物業費降價潮”
|點評|近一年的物業費降價潮,主要是由政策引導和市場施壓共同推動。質價倒掛,是一直以來不少地方的物業管理亂象。部分物業公司憑藉壟斷地位,收取高價物業費卻疏於提供相應物業服務,使業主苦不堪言。近年物管企業數量增加,但房地產市場整體進入調整期,物管行業也轉向存量競爭。壓力下,業主話語權提高,物業公司或主動或被迫降價來爭奪市場。
物管行業自身經歷調整的同時,為了促進房地產市場復甦,部分地區也已在政策層面推動物業費下調。比如降低空置房物業費成本,激發購房積極性。不過,目前物業費降價只集中在部分城市,大多數業主的感受還並不明顯。未來伴隨物管行業轉型加快,這一趨勢可能會逐漸擴散至更大範圍。
OpenAI釋出最具“情商”的GPT-4.5
|點評|DeepSeek這條“鯰魚”以低成本和開源攪動AI圈的同時,OpenAI推出的新模型在成本上又創下了新高。前兩天DeepSeek還宣佈錯峰時間段降價,相比之下,GPT-4.5的定價可能要昂貴上千倍。新模型主打“高情商”,OpenAI或希望在當前市場中找到差異化優勢。但是考慮到模型的高成本高定價,加上其能力提升並不明顯,市場接受度可能較為有限。
距離OpenAI釋出GPT-4已將近兩年時間,大模型賽道不斷湧現出新的面孔,OpenAI的領先地位也在被挑戰。目前排名前列的大模型產品,在評測上還沒有拉開實質性差距。各路玩家追逐下,OpenAI可能需要在推出GPT-4.5這樣過渡性色彩的模型之外,加快推出GPT-5,向市場證明自身的實力。
小米推出豪車產品SU7 Ultra
|點評|新品釋出會召開前,小米集團的股價就在當天開盤後一度大漲,疑似讓雷軍短暫地成為“中國首富”。市場情緒背後,小米新品釋出會的意義已超過其本身。在釋出會中以皮衣造型亮相的雷軍,再次表現出超強帶貨能力,如果說備受關注的小米SU7 Ultra還有較高價格門檻,那頗具話題度的“雷軍同款風衣”則以相對友好的價格迅速引發搶購熱潮。
雷軍造型的改變,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小米逐漸由“價效比”向“高階化”轉型,且這一戰略正在“雙Ultra”的帶領下不斷深化。在汽車賽道和豪車對標的小米,意圖改變市場對其品牌的認知,不過這一跨越可能需要更多的時間來實現。釋出會上,小米SU7 Ultra的最終定價較預期大降超20萬元,或許也是小米在品牌定位和使用者需求之間的一種權衡。
寒武紀第四季度首次實現單季盈利
|點評|作為A股中的“AI晶片第一股”,寒武紀的這次季度盈利水分頗大。寒武紀營收在四季度大增,直接受益於DeepSeek點燃國內雲服務商算力和伺服器擴張熱情。不過,即便如此,公司經營層面只能算是勉強實現盈虧平衡,財務上的盈利更多來源於去年計提的信用減值虧損今年不計提,以及政府財政補貼。
國內的網際網路大廠對寒武紀晶片的採購力度確實有所加大,不過更多的是作為英偉達晶片的備份,進行實驗性的採購。曾經的大客戶華為現在自研晶片,反而成為寒武紀有力的競爭對手,寒武紀在AI晶片的技術壁壘和競爭優勢並不算太強。國內對於國產晶片的需求十分龐大,能否分得一份蛋糕,還是得看產品真實實力。
A股融資餘額創近十年新高
|點評|想要開通融資許可權,不光需要近20個交易日日均資產不低於50萬元,還需要具備至少6個月的證券交易經驗。所以,與A股成交量高漲不同,融資買入額上升,更多的是反映了老股民們對行情參與的熱情。去年10月A股快速拉昇後,很多休眠賬戶被啟用,老股民們對A股的關注度持續上升。融資上槓杆買入股票的股民本身就是風險偏好較高的人群,他們更傾向於成長類的、具有想象力的科技板塊。
科技類板塊中,前有華為概念後有AI概念,雖然一直有訊息面的配合,但科技板塊整體的持續活躍,與增量資金的擇股偏好有很大關係,這就使得股市中經常有一些板塊會出現大幅偏離基本面的表現。從中短期上看,資金偏好往往比基本面表現更能左右股價波動。
奇瑞汽車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
|點評|早在2004年,奇瑞控股就開始了一波三折的上市歷程。然而由於複雜的股權結構、盈利能力不佳,加上金融危機的衝擊,幾番籌備上市都未能成功。同時,多品牌戰略讓奇瑞的債務雪球越滾越大,只能靠賣資產斷臂求生。在此背景下,奇瑞控股實施混改,計劃推動奇瑞汽車這一優勢板塊率先拆分上市。
籌備至今,奇瑞汽車的上市之路邁出關鍵一步。伴隨新能源領域快速發展,近年來奇瑞汽車的業績已經得到了顯著改善,出海業務的表現尤其出色。作為和奇瑞同期進入汽車市場的品牌,吉利目前已擁有多家上市公司。奇瑞要在未來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來自資本市場的彈藥補充是不可或缺的。
週五兩市震盪調整滬指跌1.98%
|點評|美國關稅政策再次生變、英偉達單日暴跌、市場傳聞稱IPO放開門檻多個訊息擾動下,A股全天弱勢震盪走低。午後會議召開,由於沒有太多增量資訊,兩市僅做了短暫的修復,很快便回到了調整狀態中。兩市個股幾乎全線調整,科技股帶頭殺跌,大消費板塊獨木難支,早盤衝高後全天跟隨回落。
整個二月份,三大股指震盪上行的氛圍在最後一天被打破,突發事件的影響讓本就有調整趨勢的科技板塊整體加速下行,市場氣氛急轉直下。短期內市場對會議政策利好的預期尚未形成,市場熱點青黃不接。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 |魏英傑| 主編 |何夢飛

2025年我們將繼續組織企業家走進東南亞、中亞、非洲、北美、墨西哥、中東等熱門出海目的地,一起尋找全球新機遇。歡迎報名同行!
點選下圖▼立即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