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首富”又收穫超級IPO:年入7.67億,全球第二

鉛筆道作者 | 華泰詩
兩位清華校友聯手,又幹出一個超級IPO。
高密度積體電路封裝材料是晶片製造領域的尖端技術,曾經長期被巨頭壟斷。一家來自中國的企業遞交創業板IPO註冊申請,一個隱形冠軍浮出水面。
新恆匯電子,這家由"中國晶片首富"虞仁榮與紫光系老將任志軍掌舵的公司,用柔性引線框架在全球智慧卡模組封裝市場撕開36%的缺口後,又將蝕刻引線框架的良率提升至85.15%,硬生生在海外巨頭技術大山上鑿出了國產化的小徑。
01 
新恆匯電子位於山東淄博,其前身是恆匯電子,最初專注於柔性引線框架產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2017年,爆發的 “擔保圈風險事件” 給恆匯電子帶來了債務危機,資金鍊瞬間斷裂,企業瀕臨破產。
當時,時任紫光國微總裁、副董事長的任志軍,因之前與恆匯電子有過接觸,深知其潛力。
他先是試圖說服紫光國微收購恆匯電子,然而遺憾的是,由於恆匯電子資不抵債,在紫光國微大股東紫光集團內部決策過程中,該收購議案未能透過,讓這場救贖陷入僵局。
隨後,任志軍輾轉協調,向清華大學同屆校友、韋爾股份創始人虞仁榮求助。這位韋爾股份創始人、身價超440億的“中國晶片首富”,在半導體江湖素以膽識著稱。
評估之後,虞仁榮拉著 “清華系” 資本對恆匯電子進行了重組收購。此後,恆匯電子更名為新恆匯電子。
在新的領導團隊帶領下,新恆匯重新展現活力。
從資料來看,最近3年,其全球智慧卡出貨量分別為100.33億張、95.4億張、95.05億張。新恆匯的柔性引線框架市佔率也在不斷攀升,達到15.11%、19.94%、21.15%,成功超越韓國lginnotek,排名全球第二。
02 
新恆匯電子聚焦積體電路封裝材料領域,其核心產品主要涵蓋三大方向。
第一類是智慧卡封裝材料(柔性引線框架及模組),這是新恆匯的傳統核心業務。身份證、銀行卡、SIM卡等智慧卡晶片的封裝都離不開它。
該產品運用高精度金屬圖案刻畫技術,將晶片與外部電路連線起來,有效解決了傳統封裝依賴進口材料(如法國Linxens)所導致的成本高和供應鏈安全問題。
截至2024年6月,新恆匯的柔性引線框架市場份額達到36%,智慧卡模組市佔率為12%。
第二類是蝕刻引線框架,應用於QFN/DFN等先進封裝工藝,主要用於手機、汽車電子等高效能晶片的封裝。
新恆匯通過自主研發的卷式無掩膜雷射直寫曝光技術,將蝕刻引線框架的良率提升至85.15%,打破了日韓企業的壟斷。
第三類是物聯網eSIM晶片封測服務。隨著智慧穿戴、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的快速發展,對嵌入式SIM卡的需求日益增長。新恆匯針對這一市場需求,提供小型化、高可靠性的封裝方案。
從收入結構來看,智慧卡業務長期佔據主導地位。2021 – 2023年,其銷售收入分別為4.11億、5.62億、5.83億元,佔主營業務收入的77.44%、84.45%、78.35%。2024年上半年,雖然這一佔比降至70.72%,但智慧卡業務依然是新恆匯的核心支柱。
03 
在客戶方面,新恆匯的前五大客戶收入佔比常年維持在45% – 55%的高位,2023年達到46.88%。其中,紫光同芯具有“客戶 + 供應商”的雙重角色,其關聯交易的公允性備受關注。
除了紫光同芯,新恆匯還與三星電子、上海復旦微電子、大唐微電子等晶片設計企業建立了合作關係。並且,透過IDEMIA等國際智慧卡廠商,新恆匯間接進入了歐洲、東南亞及南美市場。
財務資料顯示,2021年度至2024年1 – 6月,新恆匯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約為5.48億元、6.84億元、7.67億元、4.14億元。同期,該公司淨利潤分別約為1億元、1.11億元、1.53億元、1.01億元。
新恆匯電子所處的積體電路封裝測試行業,主要聚焦封裝材料研發與生產。
當前,這個行業呈現出結構性分化的特點。一方面,傳統智慧卡需求受電子支付普及的影響趨於穩定,2021 – 2023年全球出貨量約95億張。
低端傳統封裝領域則已進入紅海,國內1300餘家封測企業中僅10家營收超10億元,同質化競爭引發價格戰,2023年出貨量增速(6.9%)遠超銷售額增速(2.3%)。
另一方面,高階封裝材料(如蝕刻引線框架)因5G、汽車電子、物聯網等新興應用的推動,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國產替代的需求也十分迫切,仍然屬於藍海市場。
不過,該行業也面臨著一些問題。首先是技術短板,高階封裝基板、鍵合絲等材料依賴進口,國產裝置在全球的佔比僅5.8%。
其次是資源內卷,低端封裝市場競爭激烈,企業透過殺價搶單,測試裝置佔比僅6.3%,高階效能封裝能力不足。
另外,人才缺口也是一個大問題,先進封裝(如3D堆疊、SIP)研發人才稀缺,裝置操作與工藝最佳化能力薄弱。面對這些行業現狀,新恆匯電子在市場競爭中又有著怎樣的優勢呢?
04 
新恆匯電子的優勢可歸結為三點:
其一,技術突破與工藝壁壘。根據華經產業研究院2024年的資料,新恆匯是全球唯一掌握柔性引線框架全製程技術的內資企業。
完成柔性引線框架的生產,需要經過沖壓、蝕刻、表面處理等18道工序,新恆匯將良率從63%提升至85%(招股書資料),單片成本較法國Linxens低12%,市佔率36%,位居全球第二。
在蝕刻引線框架領域,新恆匯突破了0.03mm微米級加工精度(行業平均0.05mm),打破了日韓企業的壟斷,2023年該業務毛利率達40.78%(高於行業均值8個百分點)。
其二,產業鏈深度卡位。新恆匯形成了“設計 + 材料 + 封測”的閉環。透過與IDEMIA、三星等國際客戶合作,間接覆蓋全球50%智慧卡終端市場(歐洲/東南亞/南美),2023年海外終端收入佔比超55%。
其三,市場替代剛需。賽迪顧問資料顯示,國內智慧卡封裝材料國產化率從2018年的5%提升至2023年的39%,新恆匯在這一增長過程中貢獻了超70%的增量。
從行業前景來看,2023年全球封測市場規模約815億美元,預計2026年將達到961億美元(CAGR 4.2%),2030年將突破1300億美元。
其中,先進封裝佔比加速提升,2023年先進封裝市場規模約310億美元,預計2030年佔比將超50%(Chiplet技術複合增速42.5%)。
中國市場在全球封測市場的增量中處於領跑地位,中國封測市場規模從2013年的1098.85億元增至2023年的2995.1億元(CAGR 11.79%),預計2028年將達到3884.1億元(CAGR 4.86%)。
在國產替代的大背景下,智慧卡、車規級晶片、AI/HPC晶片封測需求激增,2024年國內引線框架市場規模已超118億元。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文還參考了搜狐網、每經網、銀柿財經、投資家、金融界、IT時代網等相關內容,一併致謝。圖片源自微信圖片。
鉛筆道近期推出了一款爆炸產品——媒體VIP會員,核心亮點是:以一頓午餐的價錢,聘鉛筆道為你的年度媒體顧問,1年6次專屬顧問時間,做你媒體圈的貼身朋友。詳情可以檢視連結

歡|迎|聯|系
想獲得調研,請聯絡:pencil-news
想商務合作,請聯絡:renguozhou2019
想加入創業社群,請聯絡:Pencil-news
想進行市場合作,請聯絡:Pencil-news
文章轉載,請聯絡:Pencil-news

推|薦|閱|讀
關|注|我|們
喜歡的話,記得分享、點贊和在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