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一起被OiiaOiiaCat硬控15秒吧”

🎻💦🧊🫙

“為冰川表演希望”
資訊推薦人:yidan
推薦理由:“在漫天大雪下聽大提琴演奏,算是這個冬天見過的最浪漫的事之一了。”
1月24日,大提琴家馬友友在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年度會議期間進行了演奏。這次演奏活動由非營利組織氣候Basecamp發起,名為“為冰川表演希望”。
每年,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都會在瑞士東部的達沃斯-克洛斯特斯舉行。馬友友此次進行演奏的地方名為“魔術山”(Schatzalp),位於達沃斯廣場附近,海拔1861米,是一處著名的度假村和滑雪勝地。托馬斯·曼的小說《魔山》就是以這裡為靈感創作。
點選觀看現場影片
馬友友背對觀眾,面向山脈演奏,第一首是喬治·保羅創作的《米克馬克榮譽之歌》。他說:“這是一首感恩之歌。每次我演奏它時,我都會感謝山脈、太陽、月亮、樹木、水,然後我會感覺好多了。”
第二首是JS巴赫的《第一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前奏曲,這是馬友友4歲時學會的第一首曲子,也是一首“為自然重建”的曲子。
關於終曲《跨越彩虹》,馬友友介紹說:“這是在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之一創作的,當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我們還沒有從大蕭條中恢復過來……然而不知何故,人們能夠被它喚起希望”。

現場演奏的馬友友,圖片來源 / 埃克塞特大學,Henry Iddon
氣候基地營的執行主任兼埃克塞特大學加速氣候與自然行動的惠特曼教授說:“氣候行動的速度還不夠快,今年在達沃斯,實際的對話和政治上的交叉風向都發生了變化。在以往的年份裡,氣候和自然議題貫穿了整個長廊,也出現在了大會中,但今年並非如此。造成的原因是巨大而複雜的,但是現實仍然是正確的。我們需要更快地提高動作,在這樣的世界中,很容易感到絕望,但我們不能那樣做。我們需要做的是真正地找到希望,還有什麼比表演藝術更好的方法呢?”
🔍📖🗞️📰🌱
把讀完的報紙種到花盆裡
資訊推薦人:Algae
推薦理由:“種下報紙,不知能長出什麼植物。”
在日本,有一種含有植物種子的報紙。這些報紙在被閱讀完之後,人們可以將廢棄的報紙撕成小塊,將碎片種植在土壤中,然後像澆灌植物一樣給容器澆水。這一技術由日本出版商《每日新聞社》發明,並在 2016 年 5 月 4 日為“綠化日”出版特刊報道環境相關的新聞。

圖片來源 / On Earth, Yoshinaka Ono
在日本,報紙的普及率非常高。日本家庭訂閱報紙的時間長達半個世紀。除了含有種子的報紙,日本報業還在其他環保領域進行了創新。例如,一些報紙使用大豆油墨進行印刷,用回收的舊報紙製作新報紙等。
🐕🪹🧣

“活著是一種希望”
資訊推薦人:yidan
推薦理由:“每一次都會為這樣的故事而動容,有狗狗的世界真好。”
1月13日,一隻狗媽媽自己叼著生病的孩子來到獸醫診所。
故事發生在土耳其伊斯坦布林的Beylikduzu Alfa獸醫診所。一隻母狗叼著自己因低溫而奄奄一息的孩子來到這裡尋求幫助。據報道,狗媽媽帶來了三隻小狗,不幸的是第三隻沒有活下來。
圖片來源 / Beylikdüzü Alfa Veteriner
據獸醫診所的醫生說,這些小狗看樣子已經出生幾周了,狗媽媽一共產下了六隻小狗。有人帶狗媽媽去做了絕育手術,導致離開媽媽的小狗們體溫過低,因為沒有狗媽媽在它們身邊為它們保暖。
如今倖存下來的兩隻小狗和狗媽媽被獸醫診所照料著。
圖片來源 / Beylikdüzü Alfa Veteriner
🐈🔫🧪📗📟

#oiiaoiiacat
資訊推薦人:小石
推薦理由:“回家路上,一起被Oiia Oiia Cat硬控15秒吧。”
一段名為Oiia Oiia Cat的迷因(memes)正在全世界爆紅,這是一隻在綠色背景上“旋轉”的貓。它有著平靜、無所謂的表情以及胖胖的身體和短短的四肢,與高速的旋轉動作形成了鮮明對比。
Oiia Oiia Cat原版照片
Oiia Oiia Cat的主角是一隻叫Ethel的貓,今年已經13歲了,Ethel生活在俄亥俄州,2018年被現在的主人領養,是一隻眼睛失明和失去全部牙齒的貓婆婆。“沒人想要這隻又胖又盲的小貓,所以我收養了它。”雖然Ethel看不到這個世界,但它以meme的形式走遍了網際網路,成為當下的流行文化之一。
Ethel和主人
Ethel被收養之前,狀態並不好
荷蘭知名DJ組合W&W曾以Oiia Oiia Cat為靈感,創作了單曲“OIIA OIIA (Spinning Cat)”。這首歌在2025年的跨年表演中首次演繹,現場影片在短時間內獲得了超過8500萬次的播放量,2025年1月17日正式釋出
“OIIA OIIA (Spinning Cat)”的部分收益將用於支援Ethel的日常護理,另一部分將捐贈給俄亥俄州的非營利機構Cat Welfare Association,以幫助更多需要關愛的貓咪。

網路上各個國家的創作者們接連加入這場迷因戰局,拍出各種惡搞內容,例如將Oiia Oiia與熱播劇《魷魚遊戲》remix在一起,甚至是莫扎特的《土耳其進行曲》,上週還有人將Oiia Oiia Cat帶到了紐約時代廣場的大螢幕上。
最近,Oiia Oiia Cat被拍到出現在中國城市中的摩天輪及大螢幕上
Oiia Oiia Cat還推出了相關的互動應用,使用者可以在手機上透過AR技術,讓這隻貓在自己的房間內旋轉。
🐰🌸🍒🩰🔮

1月18日
美樂蒂度過了50歲生日
資訊推薦人:yidan
推薦理由:“誰能不喜歡可可愛愛的美樂蒂,這位50歲的少女。”
美樂蒂(My Melody)是三麗鷗公司於1975年推出的卡通形象,它的原型是一隻兔子。美樂蒂的形象設計靈感來源於童話故事《小紅帽》,最初被命名為“Little Red Ridinghood”,後改為“My Melody”。
圖片來源 / 三麗鷗
美樂蒂身高145釐米,體重30公斤,血型為B型。她居住在馬里蘭樂園,性格天真無邪,喜歡做家務和烹飪,經常幫助朋友夢野歌一家煮飯和打掃房間。美樂蒂的標誌是她頭上的粉紅色兜帽和蝴蝶結,她總是帶著旋律指揮棒,這根指揮棒不僅能發出美妙的音樂,還能幫助她解決問題。

美樂蒂和媽媽

美樂蒂和爸爸

美樂蒂和外公外婆

美樂蒂和她最好的朋友Flat

美樂蒂和她另一個朋友Piano
以上圖片來源 / 三麗鷗
2005年,以美樂蒂為主角的日本動畫《奇幻魔法Melody》(おねがいマイメロディ)播出,並更新了四集直至2008年。
圖片來源 / 三麗鷗
另一個和美樂蒂相關的卡通形象是庫洛米(Kuromi),庫洛米自稱是美樂蒂的宿敵,但實際上兩人也是朋友,經常一起冒險。在美樂蒂誕生50週年之際,網飛宣佈將製作一部以美樂蒂和庫洛米為主角的定格動畫《美樂蒂&酷洛米》,預計將於2025年7月播出。

網飛動畫《美樂蒂&酷洛米》海報

成立於1960年的三麗鷗(Sanrio)是一家日本的生活方式品牌,以“一件小小的禮物能夠為人們孕育大大的友誼”為創立宗旨。三麗鷗旗下的角色中最為人熟知的是誕生於1974年的Hello Kitty。2024年,Hello Kitty也迎來了50歲生日,當時Lens釋出了這篇文章全球最著名的一隻貓,她不是貓
💩🛖🕳️🪣

一場關於大便的展覽
資訊推薦人:yidan
推薦理由:“好奇這會不會是一場有味道的展覽💩
在東京六本木,有一座名為21_21 DESIGN SIGHT的美術館,其建築由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靈感來源於三宅一生的“一塊布”概念。這裡正在舉行一場名為《Pooploop》的展覽,聚焦“垃圾與排洩物”迴圈利用可能性。

圖片來源 / Keizo Kioku
《Pooploop》由策展人佐藤卓(Taku Satoh)和竹村真一(Shinichi Takemura)策劃,希望透過展覽重新定義人們對垃圾和排洩物的看法,因為大便也是可迴圈利用的寶貴資源。
在展覽中的Pooploop房間裡,展示了190種不同型別的土壤、化石、貝殼、與發酵相關的展品,及其它由排洩物製成的產品,甚至真實的排洩物。展品還有藝術家用動物糞便製作的雕塑,以及關於廁所的歷史和文化。

圖片來源 / Keizo Kioku

圖片來源 / Keizo Kioku
垃圾和排洩物在自然界中可以被迴圈利用,設計可以改變我們與垃圾的關係,推動社會向更可持續的方向發展。展覽將持續至2025年2月16日。
🎞️📽️🥢🥡
《丁丁歷險記》90週年之際
《藍蓮花》被再版
資訊推薦人:二郎
推薦理由:“90年後,丁丁和白雪以不一樣的面貌再次和我們相遇。
2025年是《丁丁歷險記》面世90週年,Lens剛剛發表了這篇文章96歲的丁丁和他的小狗白雪
本月,卡斯特曼出版社重新發行了其中最著名的一輯故事《藍蓮花》的彩色版本,增強了其視覺效果。在2017-2020年,卡斯特曼出版社曾對《丁丁在蘇聯》《丁丁在剛果》以及《丁丁在美洲》做過同樣的再版。

1936至1983年曆代的法語版《藍蓮花》封面

舊版《藍蓮花》內頁

新版《藍蓮花》內頁
《藍蓮花》被認為是《丁丁歷險記》系列的轉型之作,在這部作品中,埃爾熱開始更多地融入浪漫主義的神秘色彩,而不僅僅描繪冒險的連環情節。丁丁也從一個流浪冒險的記者變成了一名偵探。
《藍蓮花》的故事發生在民國時期的中國上海,是《丁丁歷險記系列》的第五部,這部作品在1936年以124頁黑白漫畫的形式出版。
從第十部《神秘星球》開始,作者埃爾熱開始將每本書的篇幅限制在62或者64頁,因此,1926年卡斯特曼出版社再版《藍蓮花》時,將其縮減為64頁。
此次再版,卡斯特曼出版希望讀者能以全新的色彩重溫這部漫畫,新版在色彩上特別提升了夜間場景的表現力,凸顯了畫面的美感以及一些緊張氛圍的場景。
💐👫👭👬
義大利攝影師
Oliviero Toscani逝世
資訊推薦人:小石
推薦理由:“貝納通早期的硬核廣告令人難忘,雖然並不「美」,但總有爭議和討論度,直至現在還在被用作廣告創意的範例。
義大利攝影師奧利維耶羅·托斯卡尼(Oliviero Toscani)於2025年1月13日逝世,享年82歲。
奧利維耶羅於1942年2月28日出生於米蘭,父親是《晚郵報》的攝影記者。他在瑞士蘇黎世藝術大學學習攝影和製圖,畢業後為義大利Vogue等時尚雜誌工作。他職業生涯中最知名的工作經歷,是在服裝品牌貝納通擔任藝術總監。
圖片來源 / olivierotoscanistudio
上世紀80年代前,貝納通還在用專業模特拍攝廣告。1982年,董事長 Luciano Benetton 決定,既然是“色彩聯合國”,那麼貝納通的廣告應該放眼世界,關注更現實的問題,由此另闢蹊徑去提高品牌的認知度,體現企業的價值觀。於是他請來義大利攝影師 Oliviero Toscani,掌鏡品牌廣告。
圖片來源 / olivierotoscanistudio
Olivier上任後,於1984年為貝納通拍攝了第一張多種族面孔的廣告,同膚色性別的年輕人穿著貝納通標誌性的彩色針織衫,緊緊擁抱在一起,象徵著全球各種族之的平等。
“親吻”“擁抱”“握手”是 Toscani 掌鏡下貝納通反對種族主義廣告的一個大主題。1989年,貝納通釋出了兩幅名為 “手銬”和“母乳餵養”的廣告,一副冰冷的手銬將同樣穿著牛仔服裝的兩隻不同顏色的手銬在一起,一位黑人母親懷抱著白皮膚的嬰兒,正在吸食其乳汁。
圖片來源 / olivierotoscanistudio
Oliviero上任以來為貝納通策劃的廣告一直在 “玩火”,2000年的這組“支援廢除死刑”的廣告,徹底讓他惹火上身。這組廣告拍攝了美國一所監獄中的26位死刑犯在聽到 "SENTENCED TO DEATH"(判處死刑)後的表情,這讓死刑犯們的家屬大為不滿,他們開始集體抗議發聲,譴責貝納通不該用犯罪之人做商業廣告。
圖片來源 / olivierotoscanistudio
迫於輿論,貝納通在美國密蘇里州的百貨公司遭遇集體撤櫃,造成極大損失,家屬們認為廣告背後的操縱手是Oliviero,不停向他施加壓力。貝納通在美國的品牌形象也因此一落千丈,接著解除了與Oliviero的合約。
2017年,托斯卡尼去到米蘭附近的一所學校的教室裡為來自13個國家(4個大洲)的28個孩子拍攝了一組照片:
🎈🪸🍄🪷
氣球入侵的世界
資訊推薦人:yidan
推薦理由:“想到了《飛屋環遊記》。”
法國當代藝術家和攝影師查爾斯·佩蒂隆(Charles Pétillon)出生於1973年。他以白色氣球為媒介,透過氣球的“入侵”來改變觀眾對日常生活中被忽視的事物的看法。
2015年,佩蒂隆曾用了10萬顆氣球在倫敦考文特花園創作了“Heartbeat”,這是佩蒂隆的“入侵”(Invasions)系列的一部分,裝置全長54米,寬12米,懸掛在市場建築的拱形屋頂下,跨越其走道和下沉拱廊。

圖片來源 / designboom
這些氣球“入侵”是隱喻,佩蒂隆希望將市場建築表現為該地區跳動的心臟,連線過去與現在,讓遊客重新審視其在倫敦生活中的角色。

圖片來源 / mymodernmet
最近,佩蒂頓將巴黎丹尼斯畫廊舉行個展《失重》(Weightlessness)。畫廊介紹說:“不完美揭示了意想不到的美,同時巧妙地質疑我們的世界及其挑戰,從生態到人類的角色、城市化和敏感的美。” 展覽將於2月8日起持續至3月8日。
🛋️📠✒️🖌️📝
終於有AI無法代替人類
的工作了(暫時)
資訊推薦人:yidan
推薦理由:“有時候手寫字真的很難辨認,原來國家檔案館也有這個困擾!
美國國家檔案館推出了一個「公民檔案員計劃」:招募公眾志願者來幫助辨識手寫的數千份歷史檔案。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和婦女有關的文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潛艇巡邏報告。這項計劃還需要人們標記照片和其它材料,識別人物、事件或地點。以幫助歷史學家、系譜學家、學生和公眾可以更容易地訪問檔案。

志願者們參與辨識的檔案之一:弗吉尼亞州詹姆斯·盧卡斯的革命戰爭養老金和賞金土地認股權證申請摘錄。圖片來源 / 國家檔案館
每年,國家檔案館需要將數千萬記錄數字化,以往會使用人工智慧和一種稱為光學特徵識別的技術來從歷史文件中提取文字。但經過實踐後,工作人員覺得這些方法並不是很準確。於是想到招募真人志願者。
2026年,美國獨立戰爭將迎來 250 週年,國家檔案館的另一項重大任務涉及抄錄80,000 多名首批退伍軍人的記錄。國家公園管理局的一份宣告稱:“每個檔案都與一名倖存的革命戰爭士兵、他的遺孀或孩子有關,他們根據退伍軍人在獨立戰爭(1775—1783)期間的服務申請了養老金。”
這個“公民檔案員”計劃最早於2010年由美國國家檔案館暨檔案管理署署長David Sean Ferriero在其官方部落格上首次提出。2011年,美國國家檔案館在其官方網站上正式建立了“公民檔案員”版塊,公眾可以透過該平臺對檔案進行標註、轉錄、編輯和上傳分享。
美國國家檔案館網站中,成為「公民檔案員」的頁面
目前已有超過 5,000 名志願者加入了公民檔案員計劃,這項計劃的招募幾乎沒有門檻,任何能上網的人只需要線上註冊就可以參與。志願者可以根據每份檔案需要花費的時間參與轉錄和標記。據美國《史密森尼雜誌》的文章報道,來自賓夕法尼亞州亞歷克斯·史密斯(Alex Smith)在退休之後參與了這一計劃,在九年的時間裡,他轉錄了超過 100,000份檔案。
他說:“我一直在尋找一些東西來成為我的目標,構成我的退休生活,這太完美了。”
這項招募還引發了人們的另一個討論:學校是否應該強調手寫字的重要性?在筆記型電腦和平板電腦更加普遍的今天,手寫草書被逐漸重視起來,現在美國有20多個州要求學校教寫草書。
🌼🌻🍁☘️🌳
日本花園匠人的四季
資訊推薦人:Algae
推薦理由:“將花園設計成一幅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畫’。”
1月5日,NHK上線了紀錄片《追求完美:日本花園匠人的四季》(“Chasing Perfection: Four Seasons of Japan's Master Gardeners”),節目組花了一年的時間,跟蹤記錄了日本足立美術館的花園工匠人。
圖片來源 / NHK
足立美術館位於日本島根縣安來市,由實業家足立全康於1970年創立,以其庭園而聞名,佔地 13000 坪(1坪=3.30平方米)自2003年起,足立美術館的庭園在美國的日本庭園專業雜誌《Journal of Japanese Gardening》的日本庭園排名中連續22年位居第一。美術館內的知名庭園有:枯山水庭、白砂青松庭、苔庭、池庭,每年約有超過60萬遊客來到足立美術館參觀庭園。2025年,美術館將慶祝55週年。
🐈🐈🐈🐈🐈
貓貓視角看日本
資訊推薦人:Algae
推薦理由:“如果你也喜歡貓咪,大概就也會喜歡這部紀錄片吧:)”
另一部NHK製作的紀錄片《一隻貓的眼光看日本》(A Cat's-Eye View of Japan),以貓咪的視角展開,透過野生動物攝影師和電影製片人巖合光昭(Iwago Mitsuaki)在日本各地拍攝的大量貓咪影像來觀察城市。每集5分鐘,目前已經更新44集來自不同城市的貓貓視角了。
“沖繩:竹富島探險”篇截圖,圖片來源 / NHK
在“沖繩:竹富島探險”一集中,有一隻小貓直接爬到了正在拍攝的巖合光昭的頭上,帶來了1450萬的觀看量。

“輕井澤:輕鬆的夏日度假勝地”篇截圖,圖片來源 / NHK

“福島:Tojinbo懸崖和漆器”篇截圖,圖片來源 / NHK
看圖找貓👀 “滋賀縣:琵琶湖與狸貓”篇,截圖,圖片來源 / NHK
🧃🍫🛼🤹🎪
上海錦江樂園1月26日起關閉重修
資訊推薦人:小石
推薦理由:“城市裡的遊樂園曾經是童年最快樂的地方,隨著時代發展,這些遊樂園有的已經拆除,有的迎來升級改造,你也有屬於自己的遊樂園記憶嗎?”
錦江樂園是上海首個大型遊樂園,自從40多年前開業後,給幾代人帶來了深刻的回憶。1月25日傍晚,錦江樂園在結束運營後正式閉園,市民遊客們依依不捨。
錦江樂園的“上海之眼”摩天輪曾是很多年輕人約會的地方,未來這裡計劃進行升級改造,從108米升至168米。
“小時候爸媽一直帶我來玩”“和男朋友第一次約會就在這裡,後來結婚了,又帶著孩子來玩”“小時候春遊一定會來的地方”。社交網路上,大家紛紛抒發在錦江樂園的回憶,腦海裡關於童年的拼圖,又少了一塊。
🧧
現在的你在哪裡,過年回家嗎?在評論區來分享屬於你的春節故事吧。
無論在哪裡,都祝你新春樂🎆我們節後再見咯。
“今年過年回家後路過家鄉的機場,遇到了這對看飛機的父子,想到小時候爸爸也是這樣帶我來看飛機的。”  @river
⚪️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