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推出vlog新相機,售價可能超七千元

PowerShot
扛鼎之作
在進入移動影像時代後,數碼相機市場持續萎靡,銷量不斷下跌。
但在這兩年,vlog 影片異軍突起,使用者開始關注有一定畫質,同時兼具便攜、易用的相機。
有需求就會有產品,現在,也有更多的傳統廠商將目光放在了 vlog 為主的影片市場。
2 月 20 日,佳能正式釋出 PowerShot V1,定位於緊湊級相機,機身除了一個可以伸縮的等效全畫幅 16-50mm F2.8-F4.5 不可更換鏡頭外,只有一個手柄,手持部分覆蓋帶有荔枝紋理的皮質材料,而機頂帶有用於閃光燈系統的熱靴、開關與快門鍵、模式轉盤以及一個單獨的錄製按鈕和狀態指示燈,背部則為一塊 3 英寸的翻轉觸控屏。
值得一提的是,PowerShot V1 並未設計電子取景器,所有操作和取景都由螢幕完成。
CMOS 是一臺相機的核心,也是它捕捉光線、定格瞬間的關鍵所在,攝影圈素有底大一寸壓死人的說法,可見 CMOS 的重要地位。
而 PowerShot V1 的 CMOS,很獨特。
這臺相機搭載了一顆全新的 1.4 英寸 CMOS 感測器,比傳統的 M43 無反相機感測器稍大,且寬高比為與傳統全畫幅相似的 3:2,面積是旗艦手機一英寸 CMOS 的兩倍,在這個面積上,佳能給它配備了 2230 萬畫素,相比手機與 M43 畫幅相機,可以獲得更好的高感表現,在夜間拍攝時畫面噪點更少。
單獨的錄製鍵、電動變焦的不可更換鏡頭、翻轉屏和電子取景器的取消,已經指明瞭這是一臺主要服務於影片的相機。
PowerShot V1 的影片規格基本屬於主流相機的步伐,支援無裁切 5.7K 超取樣 4K/30p 和 1.4 倍裁切模式 4K/60p 錄製,配備 Digic X 影像處理器,從佳能 EOS R6II 上繼承而來的第二代全畫素雙核 CMOS AF,支援包括人物、寵物瞳孔等對焦跟蹤,且可以在商品與人物之間智慧切換對焦。
同時,PowerShot V1 提供拓展至 32000 的感光度以及 10-bit Canon Log 3 伽馬曲線,有效提升影片的低光表現與後期調色空間,機身還提供了三檔內建 ND 濾鏡,在不需要的外接濾鏡的情況下輔助使用者精準控制曝光。
在影片時代到來後,佳能也一度深耕於影片領域,推出了以 EOS R5 為代表的影片機,但 R5 的影片效能雖然強大,卻落在了過熱的坑裡,以至於後期又推出了額外搭載散熱系統的 R5C。
估計是心有餘悸,在 PowerShot V1 的小尺寸機身中,佳能也打造了一個簡易但完善的散熱系統,包括一個風扇和一個散熱器,讓 PowerShot V1 可以在 4K 60 幀的規格下錄製超過兩個小時的影片,避免因為過熱而停止拍攝。
PowerShot V1 的售價為 148500 日元(約 990 美元),將在下週於日本橫濱舉行的 CP+ 展會上亮相,計劃於 4 月下旬在亞洲多地開售,歐美等市場上市時間待定。
在此之前,佳能也推出過不少行動式的影片小相機,我們可以根據其定位分為大致兩類:PowerShot 家族主打機制便攜,備受好評的 G7 X 系列與去年剛剛推出的 V10 都屬於不可更換鏡頭的影片相機,但感測器都相對較小;而更為專業的 EOS M 系列則支援使用者根據不同的拍攝需求更換鏡頭,且擁有更大尺寸的 APS-C 感測器,在機身保持小尺寸的同時擁有更好的畫質。
佳能 PowerShot G5 X Mark II
V1 的推出,是 PowerShot 家族的進一步向上拓展,以一個全新的感測器將整個 PowerShot 家族的畫質帶到一個新的高度,無論是作為新手使用者學習影片創作的進階選擇,還是充當專業攝影師的隨身備用機,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但需要注意的是,PowerShot V1 990 美元左右的售價,考慮到稅率等問題,國行售價可能超過七千元人民幣,這個價格已經可以購買到一些比較熱門的 APS-C 相機與基礎鏡頭,你會如何選擇?
文 | 周奕旨


我們正在招募夥伴
📮 簡歷投遞郵箱[email protected]
✉️ 郵件標題「姓名 + 崗位名稱」(請隨簡歷附上專案 / 作品或相關連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