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用“免佣金”吸引到商家後,還需要透過補貼等手段來吸引使用者。使用者的消費意願,才是京東的外賣飛輪能否轉起來的關鍵
文|《財經》特約撰稿人 李瑩
編輯 | 餘樂
下午兩點多,位於北京“中關村5號”的一家快餐店裡已經沒什麼顧客。老闆安建正坐在店裡的角落。當進店的京東外賣地推業務員趙香香說明來意後,安建面上露出了些許驚喜。他趕忙招呼趙香香坐下,並讓店員拿來飲料。
“我還尋思京東怎麼沒有音訊了。”安建說,京東做外賣的訊息一出來他就關注到了,這些天一直在等著地推人員上門。
2月11日,京東的外賣業務正式對外官宣,並同步啟動大範圍的招商工作。第二天,趙香香就出來“掃街”了。她算是北京市場上最早開始跑地推的一批人。
目前,京東外賣的地推工作正在全國範圍內開展,重點推廣城市為39城,包括24座省會城市及直轄市,還有GDP(國內生產總值)排名靠前的一些城市。地推工作並非京東員工在做,而是由服務商及代理商負責開展,除服務商公司自己的地推業務員,還包括大量想掙一波快錢的兼職人員。
在美團和餓了麼已經瓜分了九成以上外賣市場的情況下,京東的入局給行業內外帶來了不小的震動。為了快速吸引商家入駐,京東外賣宣佈,5月1日前入駐的商家可全年免佣金。
對比之前做過的其他市場或地推工作,趙香香覺得跑起京東外賣來阻力更小。一來大眾對京東的品牌形象認知較好,二來京東外賣的免傭的確能給商家帶來實惠,老闆們很容易被說服。

為了更順利地開展地推工作,服務商還為趙香香發了一張京東外賣的工作證;攝影/李瑩
剛開始的幾天,趙香香很興奮,每天能跑十來家店。最多時,她一天能拉到11家商戶做入駐申請。“我的嘴巴一直像復讀機一樣說個不停。”
但是,20多天的地推工作過後,趙香香卻越發覺得,京東的外賣業務要想真正做起來,需要解決的問題還不少。美團和餓了麼儘管被很多商家頻頻吐槽,卻依然是單量的主要來源。

尋找品質商家
安建的店位於“中關村5號”。這是個集合了不少餐飲小吃的美食城,入駐商家很多。

中關村5號入駐了很多餐飲商家;攝影/李瑩
趙香香已經是第二天到此。前一天下午,趙香香發現了這片“空白市場”,一口氣簽了三家店,還有兩家因為法人代表的身份證不在身邊,沒能及時辦理入駐。她加了微信,準備後續再推進。
用餐高峰散去,但仍有穿著黃色、藍色制服的美團、餓了麼騎手往來其間,有的三三兩兩坐在店外的椅子上,還有些乾脆聚集在B1層一家倒閉的門店內,趴在桌子上休息。騎手們的聚集,說明這兒還是個外賣勝地。
走下B1餐飲區,趙香香便開始四處觀望,試圖尋找符合入駐要求的店面。
京東外賣招募商家的標準是“品質堂食商家”。京東曾回應《財經》稱,會透過稽核營業執照和門店照片,以及銷售人員線下拜訪等方式來確保入駐商家的品質。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摒棄那些只做外賣的檔口店和資質有問題的“幽靈外賣”。
在實際的地推工作中,地推人員接收到的入駐門檻是:有堂食、大眾點評評分3.8分以上,美團或餓了麼評分4.0分以上。所以,在走進一家店之前,趙香香往往會先在手機上搜索這家店的大眾點評評分,看是否在3.8分以上。
在美食城這樣的地方,檔口是否“有堂食”並不容易界定。有的店面三面通達,仿若公開的就餐處;有些是幾家檔口共用就餐區;有些只有一兩張桌子。趙香香首選的是那種店面方方正正,桌椅擺放整齊,內裡寬敞明亮、更符合大眾認知的堂食餐廳。但是,她一連進了兩家——第一家是連鎖品牌,需要和總部洽談,第二家老闆不在——都沒能談成。
安建的快餐店是趙香香在當天下午進的第三家店。事情進展順利。在趙香香的引導下,安建下載“京東秒送商家版”App,註冊賬號、選擇商家型別、填寫店鋪資訊和資質資訊……按照流程,一步步地輸入和操作。
安建邊填寫入駐資訊,邊和趙香香聊天。在他看來,外賣平臺不只從商家處抽傭,還會從騎手和消費者處尋求收益;餐飲的經營越發困難,平臺卻是不斷盈利。但是作為商家,對於這種情況只能被動接受。
不少餐飲老闆曾向《財經》提及外賣平臺的高扣點問題。除去技術服務費或抽傭服務費,商家還會被扣除活動補貼、配送費等。各項名目累計下來,商家通常會被扣掉訂單金額的百分之二三十甚至更多,近兩年整體扣點比例還有所增加。
趙香香見狀,順勢說起京東做外賣正是對行業格局的一種衝擊,商家也會多一個選擇。抱著對京東外賣的美好期待,雙方相談甚歡。安建甚至開始給京東外賣出謀劃策:做品質堂食,應該在京東App內給Plus使用者推外賣連結,因為這部分客戶會更在意外賣的品質。
一家木桶飯的老闆看到趙香香在其他店處理京東外賣的事情後,熱情地邀請她過去幫自家店做入駐。但是,這家店在大眾點評上只有3.7分,不符合入駐要求。
趙香香微微怔了下,隨即很有把握地說道:“沒關係,也是可以做的。”畢竟這家店在美團上的評分有4.1,是符合要求的。不過,在她將美團評分的截圖上傳後,系統卻依然顯示“沒有達到入駐標準”。
餐飲從業者都清楚,任何平臺的評分都有可運營的空間。從3.7分到3.8分,差的可能只是幾個好評。老闆平時並不在意這些,她對自己的店很有信心:“我這兒都是明廚,所有的菜品都是現抓取現炒制,沒有預製菜。”但面對京東外賣的入駐的硬性標準,只能後續多花些精力放在線上運營上。
一般來說,入駐申請提交後,還需要等待京東的線上稽核。這個週期通常為一到三天。稽核通過後,京東會以簡訊的形式給商家傳送連結,再由商家點選連結來簽署合同。至此,商家的入駐就算完成,但後續若想正式上線運營,還需要上傳菜品、開通小時達錢包、接入收銀及列印系統等等。

考驗才剛剛開始
後面的幾天,趙香香的地推進展並不順利。伴隨著越來越多商家的入駐,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她的工作重心不得不放在了售後處理上。
對於大多數做兼職的地推人員來說,最初的規則下他們以為引導商家完成入駐就算完成任務,所以後續很多問題便不再負責。不過,由於京東剛剛入局外賣,整個系統的執行還沒有美團和餓了麼那樣平滑。商家入駐後還會遇到不少問題,地推就要幫助他們解決。
趙香香在中關村5號地推那天,就碰到過已入駐商家的售後問題。那是一家麵館,老闆林潔,遇到了一些印表機的問題,正好需要找京東的人解決。
林潔很快向趙香香說明了情況:目前店裡的收銀系統和印表機都是和美團系統配套的。在京東地推人員的推薦下,她花2000多元買了四部飛鵝牌的印表機,但裝上後才發現與現在的收銀系統不相容。印表機一直處在補打單子的狀態,無法正常工作。當時為林潔辦理入駐的地推人員也不管了。
“我現在非常需要一個印表機,能跟我的收銀系統匹配,正常出單。”林潔表明自己的訴求。
嚴格來說,林潔的店已經完成入駐,而且用的是另一位地推人員的邀請碼,並不屬於趙香香的客戶。但是在商家眼裡,他們都代表著京東。

趙香香幫林潔研究店裡的印表機;攝影/李瑩
趙香香手裡的京東外賣入駐指引材料顯示,京東外賣已經接入了餐道、奧琦瑋、企邁等很多餐飲系統,平臺也可對接飛蛾、佰時等品牌的印表機,但從她這幾天的經歷和網上大量商家的反饋來看,京東外賣與其他系統之間確實偶爾出現銜接不暢的問題。此外,商家App上的功能也還不完善。
幫助商家成功入駐後,趙香香也會發訊息詢問他們在京東上的經營情況。目前已經營業的商家大多逐漸起量。
安建的店上線京東外賣三四天後,連一個訂單都沒接到。林潔特意更換了藍牙印表機,解決了列印問題,但她上線三天也只接到了兩個訂單。
“沒有單,免佣金也就無從說起了。”安建頗為無奈。

光拓供 還不夠
一些業務磨合期的小問題可能相對容易解決。對於京東外賣來說,真正的考驗在於它能否在美團和餓了麼的地盤裡站穩腳跟。畢竟這兩家平臺已經在外賣領域耕耘十幾年,基本瓜分了全部的市場份額。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釋出的《中國網際網路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 2024年12月,我國網上外賣使用者規模達5.92億人,較2023年12月增長4777萬人,佔網民整體的53.4%。數以億計的消費者,幾乎都是在美團和餓了麼的外賣邏輯下培養起來,並跟隨平臺一同成長的。
當年的外賣之戰,平臺們也是透過一線大量的地推人員、無處不在的宣傳、大額的補貼和源源不斷的燒錢來打出一片天地。所以使用者習慣了不斷的被補貼和可以忽略不計的配送費。加上演算法的最佳化和騎手隊伍的壯大,外賣送達的時間也被一再縮短。
餐飲行業分析師、餐寶典創始人汪洪棟認為,京東可以學習美團、餓了麼的產品、App設計、流程這些基本的東西,但即便把這些“抄”到極致,也只能達到及格。京東是挑戰者,既然是挑戰,就不能只做到及格。“最起碼優秀,才有可能打得過餓了麼,最後才是美團。”
“同樣的做法,十年前做跟現在,要求也不一樣了,難度也不一樣了。”汪洪棟說。
目前,外賣行業仍然以美團、餓了麼兩巨頭為主。根據交銀國際證券研報,2024年美團外賣市場份額佔比為65%,餓了麼佔比為33%,其他平臺合計佔有率僅為2%。大多數使用者已經習慣了在固定的平臺上下單。京東用“免佣金”吸引到商家後,還需要透過補貼等手段來吸引使用者。使用者的消費意願,才是京東的外賣飛輪能否轉起來的關鍵。
2月27日,京東的官方公眾號“京東黑板報”釋出了一則關於餐補的訊息:全體大學生和京東Plus會員可以領取10元、20元的大額餐補,京東外賣上線的所有餐飲門店都能用。
目前大部分已入駐的京東外賣商家,也都開通了“滿8元減7元”的優惠活動。多位商家表示,活動的成本是由京東承擔。林潔告訴我,這個優惠活動一上線就自動開通了,她都沒能找到後臺取消的介面。雖然現階段京東免傭,他們可以有一定空間給消費者做優惠,但林潔覺得滿8元減7元的力度太大了,也無法換來流量曝光等其他權益。
即便做到這樣,京東在外賣價格上也只能大致與美團、餓了麼拉平。汪洪棟表示,他到現在還沒看到消費者上京東點外賣的理由,至少只靠“品質堂食”是遠遠不夠的。
一位杭州的麵館老闆近來也在頻繁思考京東外賣的解法。他的麵館定價偏高,但長期以來透過品質穩固下來很多忠實的客戶。所以在他看來,京東在入局外賣之前已經有了不錯的口碑,消費者對平臺上的商品較為信任。或許,平臺與真正的品質堂食商家形成良性互動,就可以製造一個破局點。
“京東唯一的出路就是做品牌。”這位老闆向《財經》表示,京東可以給真正高品質的商家進行推流和曝光,使之成為京東外賣的招牌。在補貼機制上,一直無差異補貼並不現實,可以透過購買幾單後再給一張大額券的方式做使用者留存。
趙香香也做過美團和餓了麼的地推,那時拉新沒現在這麼容易。“不過時過境遷,如今美團雖然佣金高,但對大多數使用者和商家來說還是有必要的,習慣了。”趙香香說道。
不過,也有商家嚐到了些京東外賣的甜頭。做了兩天京東外賣後,西安一位連鎖小吃店老闆淑華高興地向《財經》表示:“京東品質外賣上的單子, 最低到手都比美團上的最高到手要高。”後面緊接著一個呲牙大笑的表情。

淑華門店的京東外賣訂單;受訪者供圖
她發來的訂單截圖顯示,顧客實際支付22.8元,本單預計收入24.1元,收入甚至高於顧客實際付款。淑華解釋說,這應該是顧客領取了平臺的大額紅包,但紅包的成本平臺並沒有算到商家頭上,相當於平臺為使用者做了補貼。
目前,趙香香團隊的拉新工作已經基本完成,後續會更關注上線運營的情況。通常來說,新店入駐前七天的推流期很關鍵,但她認為京東外賣畢竟剛起步,使用者基數小,即便前期訂單少也不怕,專案還在完善中。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餐飲企業負責人均為化名


責編 | 張生婷
題圖 | 視覺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