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大學教師吐槽教學考核:新增800餘門課程,有老師為讓學生選課討好學生….

本文來源:整理自紅星新聞、中國新聞社、網友留言等。封面圖和內容無關。
1月3日,江蘇大學通報,日前個別自媒體傳言江蘇大學人事處處長被打、2024年學校有兩百多名老師離職。經調查核實,系網路謠言,江蘇大學不存在網傳所述情況,並已向公安部門報案。

但通報後,有江蘇大學教職工反映,近年來,校內績效考核等內容進行改革,存在“一刀切”等問題。這也可能是謠言產生的源頭。

據紅星新聞報道,有教職工表示,學校自2024年起,不再區分教學崗、科研崗、教學科研崗,講師及以上級別專任教師均需完成每年32本科教學學時。
為此,有研究員和教師對這項績效考核改革表達了不滿和擔憂。他們指出,改革前,教師根據崗位性質不同,承擔相應的教學或科研任務,而現在不論崗位性質,所有講師及以上級別的專任教師都被要求完成每年32個本科教學學時。
這一變化讓那些原本專注於科研的教師感到困惑和壓力,因為他們需要額外承擔教學任務,而這可能並不是他們的專長。
一些教師為了吸引學生選課,不得不採取非常規手段,如承諾不點名、不掛科,甚至購買奶茶來討好學生,以期獲得好評,從而保證自己的課程能夠繼續開設。這些做法不僅偏離了教育的初衷,也反映了教師在新的考核體系下所面臨的困境和無奈。
不過也有網友對此持反對意見,表示32個學時,平均下來其實就是每週上一節課(40分鐘),哪裡多了?
還有人表示,自己的學校要求的學時課比這多多了,每年都上百。
但也有人表示,如果科研崗也要完成教學學時,那就忽視了教師個體的差異性和專業特色,使得一些擅長科研但不擅長教學的教師感到不公平,同時也讓那些擅長教學的教師擔心自己的科研工作會受到影響。
據悉,未完成最低本科教學學時的教師將不發獎勵性績效工資的年底部分。
這個要求也導致學校2024年至2025年1學期比上一年同期新增了800餘門課程。還出現同一課程由多名教師同時教授的情況,以及跨專業開設課程的現象。
也有網友指出,學校有上課要求,但是有些老師開不出來課,真的很愁。
這場關於教育理念與實踐的討論無疑還將持續。
你怎麼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