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去世後,一直沒說話的那個人

編輯 | 週三三
大s頭七前一天,s家公佈,尊重大s生前的意願,用樹葬的方式送走她最後一程。
現在,又一輪七天過去,樹葬的申請大概還在流程中,也就意味著,大s的骨灰安放在家可能快半個月。
按舊時的說法,這個階段的大s仍然“屍骨未寒”;關於這樁病逝的爭吵、怒罵甚至嬉笑,卻從未見消退。
也真是像極了大s永久停止的,停在去年的微博頁面:她已經不更微博很多年,去年破天荒更了兩條,正是因為謠言纏身,要澄清。
活著時,對世界最後的喊話是澄清,如今人走了,還是求不得耳根清淨,一身清白。一輩子怎會如此艱難,生要過關,死也有死的關。
總說大s的48年雖短卻熱鬧紛呈,是俠女般的一生,但其實進入離婚、再婚那幾年,她明顯已無心戀戰江湖,唯求低調與安寧就好。
然而至此也沒能天隨她願。
前夫一家作亂也就罷了;遠到無數網友,近至狗仔、各色來路不明的親朋好友甚至s家鄰居,齊齊以主人翁姿態參戰了這場身後事。
紛擾唱戲間,偏偏是許多人“最想聽聽看他是什麼心情”的那個人,周渝民,始終一語不發,消失無影。看來是打算沉默到底了。
沉默,已然是一場至真至美的悼念。
1. 
說來有點奇怪:
從初六一大早刷到大s新聞到此時此刻,過完了春節、元宵節以及今天情人節,體感是挺長一些日子了,但對“大s去世”這一小行字……
要說悲傷不至於,就覺得哪裡假假的,“是嗎”“會嗎”“不像真的呢”,很像讀小說代入不了一點,書裡書外,虛構與現實,隔著兩重世界。
直到相關、不相關的這一窩蜂人,開始登場、發言、咿咿啊啊、滔滔不絕,才依稀從猝不及防的這則死亡故事中獲得實感——
啊,大s果然是走了,離世了。
一個人的在世與離世,總要相伴相生著無窮盡的爭議,質疑永遠高於祝福,澄清始終多過真相,也是好難掂量這48年究竟劃不划算。
縱使說大s骨子裡的烈性,決定她一生要過得非凡,無法老實做一枚平庸之輩;但眼下這種鬧翻天的狀況,總歸沒有逝者願意見到。
尤其到現在,s媽也開始上場。
在大s去世第10天凌晨,她第一次以個人身份開了麥,更新ins寫出7個字,“把悲傷留給自己”,隔天再敲敲打打一行很心碎的文案:
又一天過去,也就是昨天,s媽彷彿揮別悲痛改為悲壯,在ins振臂高呼“正義”“上戰場”,徹底把隔岸觀火的一幫人看得一腦門兒問號:
可能,對習慣了“藝人的本分是謹言慎行,偶爾裝死也不為過”的這部分網友看來,這一家子簡直戲精,“不想看,全封殺了才好”;
但“母與女三人合一,共享一個生命體共進退”,幾十年來,早已貫徹為s家最核心的家風。就算是三個女人的一臺戲,那也叫做戲眼。
只是這次太特殊了。
不再是擦傷而是生死。s媽擺出“上戰場”的姿態入場,不像息事寧人求放過,反而一來便丟了顆炸彈,直接把人炸得頭暈摸不清方向。
於是果不其然,伺機已久,就等著s家這位靈魂老媽出招的一些人,立刻聞著味兒撲上來。黃安神叨叨唸了一通詞勸她放下:
葛斯齊嘰嘰歪歪諷刺她“從沒休戰過”:
本質上,這幾個跳樑小醜尤其是葛斯齊、張穎穎,並不比汪家母子多幾分像人的模樣——全一群寄生在s家還嫌宿主髒的臭蟲。
置身事外來想:
無論以往多麼“好戰”“愛摻和”,可這一役,對正在歷經“白髮人送黑髮人”的s媽而言,好像“謹言慎行”是更穩妥、觀感更好的辦法?
何必主動給臭蟲喂流量呢?
畢竟,大s一生特別是最後幾年,受謠言困擾身心俱疲,現在撒手人寰,如果留下家人繼續與汙言穢語抗爭,一定違揹她最大的夙願。

母親是世上最難的工種吧,年輕時手生,做得磕絆,老了成熟練工了,可以霍霍養老金放手去玩兒了,終不敵孩子有意外發生。

再返工,且直面為人母中,最恐怖難熬的一劫。
2. 
這一劫,必然平等地對流著徐家血的一屋子人,創飛半條命。比如小s,尤其是小s,她的喪姐之痛,恐怕不會比s媽喪女好受多少。
這半個月裡,偶爾有發聲也是借經紀人之口,向公眾交代大s後事的進展:骨灰回臺了,不辦告別式,樹葬,澄清包機不是汪家。
全程沒有露面講半個字,卻也難逃千夫所指,與s媽一起被推上審判臺接受拷問。
一些小打小鬧還好,比如骨灰放家裡惹鄰居不滿,說“瘮人”;比如嘴上說不辦告別式,實際又拍到寬姐一行人提著蛋糕到徐家——
“你們還喪事喜辦?”
一舉一動,一呼一吸,全是錯錯錯。
所有錯的根源,是到今天仍在“判案”、可註定永久也判不清的“懸案”:為什麼不及時就醫?為什麼大s臥病在床,她妹和媽還喝酒跳舞?
這種質疑本身,是開了上帝視角,是拿著答案在看錯題;而真實的人生只有閉卷考,連蒙帶猜選abcd,猜對了贏一把,猜錯——
有人不過扣幾分,徐家無疑是一整張試卷扣完。
總之無從也不能細想了。細想對徐家是另外的凌遲。
這當中,小s唯一上線po了一張大s的頭飾照,僅僅是照片沒半個標點,也能成為一撮人的把柄,“這種方式就比淋雨高貴?”
確實按“表達悲傷”的角度,不能分三六九等,如同按“人有不同”的角度,也不能要求汪小菲不淋雨一樣;但你真信他痴情就很呵呵了。
有關這位前夫的最新訊息是:
等不及大s樹葬,他便拉著他的“吊墜”老婆回北京了。辭演情深義重前夫就罷了,竟也勝任不了爭取時間、多陪陪孩子的爸爸。
具俊曄這裡也並不安生。
大s病逝的訊息傳回國內不到半天,韓媒率先出了他的三字回應,“我不好。”接著開始韓國隊友、隊友老婆po文透露他的情況。
沒有苛責一個痛失愛妻的丈夫要閉關、鎖死嘴才行,出了事,自然有很多人上門問候,但這種問候一經公開、傳播,總好像不是內味兒。
令網友生出同等不適的還有閨蜜吳佩慈。
略晚具俊曄的“我不好”一步,吳佩慈貢獻了臺媒這邊的第一份報道,細聊自己到東京與徐家彙合,聲稱“目睹搶救過程”,結尾點題:
“不會忘記每次結束通話都會說愛我的熙媛。”
聽來那麼合情合理,可這份對媒體的敏銳度贏了張蘭的回應速度,吳佩慈也屬實有點“魄力”。
這一切的該與不該,做與不做,對與不對,一環接一環,一人連一人,統統併入大s的病亡事件,成為這起年度爆炸性新聞的一鉚一釘。
它轟然而來,熱烈發酵,快得叫人來不及悲傷。
3. 
亂糟糟的景象中,假新聞勢必也是一段繞不開的套路。周渝民便成為這個套路的第一男主也是受害人。
不過拋開“作假、杜撰理應被譴責”的層面不談,公眾好奇這位鼎鼎大名前男友做了什麼、在想什麼,似乎也算人之常情?
尤其《流星花園》劇組一一對大s的驟然離世發了聲。一代頂流f4有f3都表達了震驚和悼念。身份最特別的那個卻久久不開金口。
不開最好。
絕口不提不是絕情;反而在路過的螞蟻也想蹭一嘴、喋喋不休、幾近失控的局面中,“消失的周渝民”,大概才最符合大s的“低調”。
這也不是周渝民第一次遭遇前女友離世。這位頂級花美男,步入婚姻前的情路並不長,蓋章認愛的女友除了許瑋倫便是大s。
甚至是短暫與許瑋倫愛了一下後,緊接開始了夢幻般的大仔戀。
2007年,大仔戀第二年,許瑋倫突發車禍身亡。沒有社交媒體的年代,人又年輕,身不由已,一定要被摁住回應點什麼。
回應“心情跌到谷底”外,當時拍到的周渝民剪了短髮,瘦成一張紙。新聞都寫他是受許瑋倫影響,抑鬱症復發暴瘦7公斤。不知真假。
時隔18年,彼時陪他“跌谷底”的現任,如今成又一位離世的前任。周渝民、大s,佔據無數人“過世cp”前三的這對,竟然真的有人過了世。
衰老的臺娛的確是活得有些年頭,人走人散好像蠻正常——但大s走,終究是所有人的意外。
唯一不意外是熙熙攘攘中,周渝民一直緘默。這不僅對大s,對很多人都是難得的一點慰藉。


需要辨認三秒。戳圖片檢視答案。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