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MSI的顯示器也是我們CHH評測室的老面孔了,而本次MSI帶來的MAG 272QP QD-OLED X50為一款26.5英寸2K 500Hz顯示器,搭載了全新的第四代三星QD-OLED面板,峰值亮度可以達到1000nit,那麼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款全新的顯示器.

產品規格
該款MSI MAG 272QP QD-OLED X50採用了一塊26.5英寸的16:9直面屏,解析度為2560×14400,最大重新整理率500Hz.官方數值色域方面可提供98% AdobeRGB/99% DCI-P3/138% sRGB,並提供最大300nit的典型值亮度,在3%的HDR峰值下可激發區域性1000nit亮度,其餘方面支援Adaptive-Sync防撕裂技術,和DisplayHDR True Black 500認證,詳情請參考官網規格詳情.

產品解析
產品外包裝採用了牛皮紙原色包裝,表面印有產品型號以及產品圖片.

附件包含一本說明書,以及一張出廠調教認證.

線材包括,一根DP線,一根HDMI線,一根USB Type-B上行線,以及一根電源線.

壁掛轉接螺柱,以及對應的安裝說明紙.

可拆卸的遮光罩,以及一個擦拭布.

顯示器支架,由底座以及支柱兩部分組成.

底座呈多邊方形設計.

在中間位置設有立體凸起,來增加一些層次感.

底座上靠後的金屬連線座,使用單螺絲鎖定支柱.

連線座周圍一圈設有齒狀裝飾,以及一些黑亮裝飾細線.

底座背面,基底為鋼板材質,並在一圈設有多個防滑腳墊.

採用單螺絲免工具固定支柱.

底座最大寬度約為308.5mm.

底座最大深度約為241.5mm.

支柱部分,造型為相對圓潤的六稜柱造型.


支架中部為黑色鋼琴烤漆裝飾條,區域部分則為磨砂質感.

亮黑飾條最下部刻有slogan標語.在飾條的最下方則順勢做了挖洞,作為走線穿孔.

亮黑飾條一直延伸至支柱頂部

顯示器連線座背面,機構只負責俯仰角度調節,以及10度的中心軸旋轉.

支柱正面.

採用雙滑軌升降設計.

支柱底面,與底座連線的的金屬固定機構,並整合支柱左右旋轉功能..

顯示器連線座,黑化金屬材質,採用免螺絲扣入式設計.

支架整體一覽.


顯示器正面,整體設計非常極簡.

正面僅在最下方設有一條銀灰色窄下巴.

下巴的表面採用了細膩的噴漆工藝.


正中間位置則印有MSI的LOGO.

LOGO下方的底面還設有電源指示燈.

螢幕其他面採用窄邊內框設計.

左右邊框實測約為9.5mm.

上部邊框實測約為6mm.

顯示器背面,採用了目前OLED顯示器中較為流行的控制模組小書包設計.

控制模組的平面部分,左側設有MSI經典龍圖騰裝飾.

龍圖騰裝飾為高亮黑色,其餘平面則是採用拉絲表面.

右側則為純拉絲表面.

中間部分,最上方的設有MSI銘牌,由MSI LOGO和點陣裝飾構成.

在銘牌下方,連線座的上方則還設有仿碳纖維裝飾,以增強科技感.


控制模組頂部為大量的散熱開孔區域.

左右兩側均設有彎折造型的散熱網孔.


在中間位置也充分利用空間,設定了一條窄窄的散熱開孔.

面板和控制模組左右兩側均無任何介面.


在控制面板的左右兩側也設有散熱開孔,以儘可能的改善發熱.


顯示器底部,為介面區域.

左側設有,1個3.5mm耳機介面,2個HDMI 2.1介面,1個DP 2.1介面,1個Type-C介面(DP alt.)且支援98W充電,1個USB 5Gbps Type-B上行,以及2個USB 5Gbps Type-A下行.

右側為電源介面.

在控制模組的下方,底部中央設有OSD五維搖桿,以及宏按鍵和電源按鍵.

螢幕本體實測寬度約為609mm.

實測高度約為356mm.

整體厚度實測約為74mm.

顯示器本體重量實測約為4.85kg.

機身背後中央的支架安裝位置,同時可支援安裝VESA 100×100規格壁掛板.

將支架對齊頂部插槽,插入後直接扣下即可鎖定.

抬起下方的撥片即可拔出支架.

整機正面.

整機側面.

整機背面.

亮屏效果.

安裝遮光罩後的亮屏效果.

側面效果.

背面效果.

顯示器支援的最大升降高度為0~110mm.

最大旋轉角度為-30度~+30度.

最大俯仰角度為-5度~+20度.

中心軸旋轉角度為-90度~+90度.

OSD解析
OSD介面依舊沿用MSI OLED顯示器一貫的佈局和樣式.
提供智慧準心功能,並提供多種圖示形狀以及紅白兩種顏色,和位置調節.

提供Optix狙擊鏡放大功能,可選擇區域大小以及放大比率.

遊戲主頁,提供多種遊戲模式情景選擇.還提供夜視功能,重新整理率顯示,鬧鐘功能,以及Adaptive-Sync功能和DSC功能開關.

夜視功能,可加強暗部區域亮度,可手動選擇強度也可選AI模式自動調節.

A.I.Vision功能則是最佳化影像對比度和暗部亮度來提高整體影像質量,但不可和夜視同時開啟.

專業主頁,提供更加偏向專業用途的顯示情景模式,並設有低藍光開關,以及多檔的影像增強功能.


影像主頁,可調節常規的亮度和對比度(每檔單位為1).


清晰度設定,設有0-5共六檔清晰度/銳度設定.

色溫設定,可進行色溫調整,預置正常和冷/暖色溫偏好,並支援自定義設定.在自定義模式下提供RGB三原色調節,並以1為單位可在0-100範圍內設定.

螢幕尺寸設定,可對顯示比例和畫幅縮放調節.

HDR設定,支援在True Black 500,峰值1000nit和EOTF Boost三種HDR模式之間切換.

輸入源主頁,支援自動掃描識別.

導航鍵主頁,五維搖桿的四個方向可以自定義快捷操作.


設定主頁,可以更改語言,OSD透明度和超時,電源按鈕功能和指示燈開關,PD充電,HDMI等相關設定.

MSI OLED Care主頁,設有多重的保護措施來預防和延緩螢幕的燒屏現象.包括畫素位移,面板長短時保護,靜態畫面自動亮度降低,相對靜態物體檢測,以及可查詢當前的面板執行健康狀態.且大部分保護功能都可以根據使用者的需求進行開關,且對干預或執行的時間也可進行一定程度的自定義.





基礎顯示測試
效能測試使用的是SpyderX Elite,螢幕色溫設定為出廠預設中性或正常模式,亮度設定為120cd/㎡(偏差不超過±5),光度為2.2.
該機型螢幕面板為三星第四代QD-OLED面板.

出廠狀態下顯示器亮度為217.32 cd/㎡,色溫6411K (Win11預設亮色桌面).

在SDR模式下沒有APL機制,因此在任何範圍下測得最大亮度均為291cd/㎡左右,色溫為6400K上下.

HDR模式,使用APL干預機制,測得:
25%時最大亮度為436.05 cd/㎡,色溫為6207K.
50%時最大亮度為370.72 cd/㎡,色溫為6151K.
75%時最大亮度為340.34 cd/㎡,色溫為6255K.
100%時最大亮度為320.40 cd/㎡,色溫為6297K.
在5%左右的APL時,峰值可啟用大約902 cd/㎡左右的亮度.

SDR模式下最接近120cd/㎡的色溫為6302K,此時亮度設定在33% (Win11預設亮色桌面).

(以下均基於SDR模式)
顯示器色域最大可提供100%的sRGB,95%的AdobeRGB以及98%的P3.

色調響應方面表現相比標準的2.2曲線幾乎沒有偏差,且灰階表現在20%-100%的區間裡相當穩定.

顯示器對比度最大可達4500:1.

色彩均勻性表現如下,表現非常優秀.

亮度均勻度表現非常優秀,最大偏差僅為3%.

色彩精確度上,各顏色還原比較準確,平均偏差為1.41.

可視角度測試,在上下左右四個側視角度下,色彩與亮度都保持的非常完美.

出廠設定下的使用功耗為57.3 W(Win11預設亮色桌面).

最大亮度下的使用功耗為65.9 W(Win11預設亮色桌面).

最接近120cd/㎡亮度下的使用功耗為42.0 W(Win11預設亮色桌面).

重新整理率測試
進入重新整理率測試網頁並進行相關設定(Chrome瀏覽器):
https://www.testufo.com/framerates#count=4&background=none&pps=3840
Count Of UFOs:視情況設定
Background:None
Speed:3840 Pixels Per Second
測試方法:
重新整理率測試分為靜態的照片部分以及動態的GIF部分.相機部分主要看的是幀與幀之間飛碟的數量區別和間隔.GIF則是動態的重新整理率對比,主要看的是順滑程度,越高的重新整理率可以提供越流暢的視覺觀感.
今後不同的顯示器可以以此對比來看.
1.相機設定為1/30快門進行拍攝,並選擇效果最清晰直觀的照片作為測試結果.

2.使用1920fps高速拍攝,可以看到500Hz所提供的流暢度已經非常的順滑了.

響應與鬼影表現:
下圖我們用追逐測試進行比較:
https://www.testufo.com/chase#background=404040&leading=ffffff&trailing=00ffff&distance=16&pps=1440&height=180
(螢幕設定速度每秒1440畫素,間距16,相機快門速度1/640)
該款顯示器的QD-OLED面板為極快的0.03ms響應速度,因此兩個色塊之間僅有輕微的重疊和拖影,邊緣沒有絲毫的模糊.

鬼影測試比較:
https://www.testufo.com/ghosting#background=004040&separation=160&pps=1440&graphics=bbufo.png&pursuit=1
(螢幕設定速度每秒1440畫素,間隔160畫素,相機快門速度1/640)
同樣基於該QD-OLED面板極快的響應速度,飛碟僅有輕微的鬼影以及拖影跡象.

清晰度對比
由於OLED面板採用了非常規畫素排列方式,因此相比傳統排列的IPS螢幕,在針對文字顯示時,實際的效果可能容易產生彩邊或是發虛的情況,而每位使用者對於其接受程度並不一致,因此在OSD選單中提供了6檔(0-5)的清晰度調節可供選擇(也可簡單的理解為銳度調節).

預設的0檔位,字型整體已經非常清晰,在個邊邊緣可能略有發虛,但完全可以看清字型輪廓,並且基本沒有彩邊效應,一般來說推薦在預設的0檔位使用最為合適.

1檔,相比0檔稍稍加強銳利度,但基本看不出區別.

2檔,更加清晰一些,且字型邊緣開始呈現出一點點的彩邊.

3檔,視覺觀感已經偏向銳利了,字型輪廓十分清晰,但彩邊也開始逐漸顯現

4檔,略微有些過銳,彩邊也已經明顯.

5檔,過於銳利且彩邊非常明顯,基本不適合正常場景使用.

屏攝展示
以下屏攝均採用Canon 5DSR+40mm焦段拍攝,僅做了後期的解析度縮小,無任何裁剪以及色彩亮度修改.

























總結
作為MSI最新的三星第四代QD-OLED顯示器, MAG 272QP QD-OLED X50持了以往QD-OLED的優秀顯示水準,寬廣的色域和比較準確的色彩還原度,以及優秀的色彩和亮度均勻度,從顯示素質上來說這就是旗艦級別的表現.同時重新整理率大幅提升至500Hz,在畫面響應和鬼影表現又上了一個臺階,這對電競選手來說是個加分項.因此,綜合來說這款MAG 272QP QD-OLED X50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萬金油顯示器,無論是在偏專業的生產力方面亦或者電競娛樂領域,它的優秀表現可以完美勝任,加之MSI準備了十分細緻且完善的多重防燒屏保護機制,對於那些想把畫面和流暢度兩手抓的使用者來說,這款顯示器非常值得納入考慮的清單.
MSI MAG 272QP QD-OLED X50 官網連結:
https://www.msi.cn/Monitor/MAG-272QP-QD-OLED-X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