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洲圖書出版業正處於罕見的歷史轉型期。非洲本土已經形成了一個強有力的出版生態系統,突破歷來靠跨國出版社和捐助者資助才能生存的境遇。透過擁有生產資料或掌控生產過程,講述非洲故事的基調將發生改變,並顛覆長期以來外界對於非洲的刻板印象。


長久以來,要成為一名成功的非洲作家幾乎只有一條路可走:即在紐約、倫敦或巴黎等地簽下出版合約。自21世紀初,非洲文學接連取得了許多輝煌的成就。非洲作家贏得或入圍了世界上一些極負盛名的獎項,包括布克獎和諾貝爾文學獎。但令人困惑的現實是,這些成功大多是在非洲大陸之外被塑造的,尤其是在歐美世界。
非洲出版商面臨的挑戰包括將內容從殖民歷史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擺脫經濟結構調整政策的束縛,擺脫跨國出版商的持續主導地位,特別是在學術教科書行業,語言政策倒退,以及非洲政府對出版業的經濟和文化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
“非洲出版業的特點是碎片化,作者往往面臨重大障礙,包括接觸全球受眾的機會有限,以及經濟制約。雖然一些地區已經發展了強勁的創意經濟,但其他地區仍然依賴自助出版或傳統模式,忽視了當地文學作品的豐富性。”在2024年召開的非洲出版峰會上,不少參會學者指出了這一問題。
直到二十多年前,當時肯亞一家文學雜誌的作家兼編輯賓亞萬加·韋奈納(Binyavanga Wainaina)開始出版非洲作家的作品,並將他們聯絡在一起。隨後,比比·巴卡雷·尤素福(Bibi Bakare-Yusuf)等出版商在奈及利亞創辦了“卡薩瓦共和國出版社”(Cassava Republic Press),開始出版非洲小說和非虛構作品,並在當地宣傳在西方獲得讚譽的非洲作家。
如今,當地正在嘗試組建一個有生命力的本土出版生態系統。非洲作家及其代理人正在與非洲出版社簽訂協議。這些出版商正在進行圖書版權交易,並在從翻譯到封面設計等各個方面開展合作。這些書籍正在透過新開設的書店、文學雜誌和文學節找到讀者,這些書店、雜誌和文學節正在培育跨國閱讀社群,並推出地區暢銷書。
“西方不是在發現我們。南非作家祖基斯瓦·萬納(Zukiswa Wanner)說:“我們是在發現我們,然後講述我們的故事,然後對西方說,‘好吧,這就是我們’。”他的最新小說《愛、婚姻、殺戮》(暫譯,Love, Marry, Kill)去年由奈及利亞、南非和肯亞的出版社出版,目前正在被翻譯成葡萄牙語,準備在巴西出版。
除創作出版流程外,作家作品也透過網際網路得到更多展示機會。據英國文化協會發布的一項研究稱,新一代非洲讀者和作家也在顛覆傳統出版業。他們使用新技術和社交媒體,舉辦公共活動,推廣土著語言,並透過精明的自助出版方法改變消費者行為。儘管這份報告只是非洲大陸一小部分地區的快照。然而,透過擁有生產資料或掌控生產過程,講述非洲故事的基調將持續發生改變,並有助於顛覆長期以來的刻板印象。
參考資料:

本文為編譯內容。編譯:申璐;編輯:荷花;校對:陳荻雁。歡迎轉發至朋友圈。文末含2024新京報年度閱讀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