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報名諮詢:龍老師15110089360(微信)

誰的人生都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也不可能永遠處於低谷。
命運,總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悄悄載入著公平的“砝碼”。
順境的時候,我們要學會感恩,同時居安思危,努力變成更好的自己;逆境的時候,坦然接受磨難,不墜青雲之志,對生活保持初心。
走該走的路,做該做的事,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運。
分享五個做人做事的黃金定律,希望對你有用。

1、兩分鐘定律
當你想做一件事,一定要在2分鐘之內去做,否則,這件事你可能就會拖延很久,甚至不去做。
2分鐘是個泛指,強調的無非是“立刻去做”的重要性。
劉墉曾說過:
“再玩一球、再賭一局、再睡一分鐘,聽起來都是小事,那裡面“自我妥協”的細菌,卻可能侵蝕你的骨髓,使你一輩子都站不直。”
拖延和懶惰,在不知不覺中讓我們喪失信心和鬥志。
況且,人生的很多事情是沒有Deadline的,所以當你想做什麼事情,就趕緊去做吧。
只有立即行動起來,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人生。
2、在乎定律
你越在乎的東西,越容易失去,內心越是渴求,往往越容易失手,這就是“在乎定律”。
因為太在乎,所以放不下;因為太渴求,所以驚慌失措。
卡夫卡說:
“努力想要得到什麼東西,其實只要沉著冷靜、實事求是,就可以輕易地、神不知鬼不覺地達到目的。”
生活中,很多難題之所以困擾著我們,都是因為手裡的東西攥得太緊了,得失心太重了。
不在乎,並不意味著兩手一攤無所作為,而是一種豁達而明智的人生態度。
得之坦然,失之泰然,隨性而行,隨遇而安。
讓緊繃的神經鬆弛下來,當你放下的那一刻,你才能真正的無所畏懼,事情自然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3、指責定律
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你的第一反應是什麼?
是把責任推卸給別人?還是先想想自己有沒有做錯?
古語有云:“責人先責己”,重在責己。
當你想責怪別人的時候,先看看自己有沒有做好,否則就不要去責怪別人。
責己是一種自省,更是一種自律。
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問題,站在別人的角度看待自己,才能更正確地認識自己。
用自省之心觀天下世事,用自律之行踐日常小事,如此,方得自在圓滿。
4、備份定律
再好的車也需要備胎,因為你永遠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突然爆胎。
凡事都要有兩手準備,多一個備份,人生便少一分風險,多一種可能。
正如投資行業那句經典的話:別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
人生亦是如此,不可孤注一擲,把自己的後路給堵死。
危機時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凡事不做絕;幸福時也給自己留一條後路,因為你不知道危機會何時到來。
懂得給人生備份的人,才不會為將來疏於備份而懊悔。
5、累積定律
很多人都曾夢想做一番大事業,其實天下並沒有什麼大事可做,有的只是小事。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任何成功都不會一蹴而就,只有在點滴中不斷積累才能實現人生的逆襲。
如果你想升職加薪,就從認真完成手頭的小任務開始;
如果你想擁有一個好身材,就從少吃一頓油炸、慢跑1公里開始;
如果你想有好的表達力和文筆,就從看一本書、寫一篇文章開始;
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其實都取決於你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決定。
功不唐捐。
任何事情,只要開始就不晚,人生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博士後專案
·企業家在職學位
·認證學位專案
·北京大學專案
·決策層標杆課程
·企業內訓課題
政治素養,宏觀經濟,經營管理,領導力
青馬工程,政策精神,國際形勢,等課題
·聯絡我們
報名諮詢:龍老師
手機微信:15110089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