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以衝突停火了,伊朗卻“瘋了”!
伊朗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是什麼?全國清理“內鬼”。
狼煙四起的德黑蘭街頭最近瀰漫著緊張氣息。
警察挨家挨戶敲門搜查,情報人員三班倒突擊審訊,就連街邊修理家電的小商鋪都被掀了個底朝天,你猜怎麼著?伊朗這回動真格的了,一口氣在全國抓了七百多號"吃裡扒外"的主兒。
別的不說,單說首都德黑蘭查抄的上萬架微型無人機,堆起來能把半個足球場鋪滿。

這些個小玩意兒平時藏得可真叫一個絕,有的塞在泡菜罈子裡,有的藏在暖氣片夾層,要不是抄家抄出經驗來了,誰能想到以色列特工搞情報已經這麼"下血本"?
六月中旬那幾場"定點清除",伊朗高層可是被整慘了。
革命衛隊總司令前腳剛跟同僚開完會,後腳就被導彈炸得連渣都不剩;武裝力量總參謀長正在地圖前謀劃反擊,眨眼間指揮所就成了人間煉獄。
最玄乎的是號稱行蹤成謎的最高領袖身邊人,據說也差點栽了跟頭。
地下掩體倒是保住了性命,但活下來的代價是三天兩頭換地方躲,傳個口信都跟古代八百里加急似的折騰。
您說這麼一搞,伊朗那些當官的還能坐得住嗎?立馬掀桌子要查內鬼,結果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三跳。

要說以色列玩滲透可真是個中老手。
德黑蘭城裡搞家電維修的小老闆,給政府大樓送純淨水的勤雜工,醫院裡穿白大褂的麻醉師,看著都是老實本分的普通老百姓。
等情報局翻完舊賬才發現,這些人裡有偷拍軍事基地拍上癮的,有指揮無人機往核設施上空"溜達"的,還有把高官作息時間表賣成"今日特價"的。

革命衛隊有段時間導彈試射總被提前洩露引數,原先以為是有駭客攻擊,哪承想竟是食堂掌勺的廚子在燃氣灶底下安了竊聽器。
這種無孔不入的滲透直接導致伊朗吃了大虧。
新上任的應急指揮部司令剛把椅子坐熱乎,以色列的導彈就跟長了眼睛似的追過來;核科學家從地下實驗室轉移的路線,敵方掌握得比自家警衛還清楚。

最懸的是最高領袖身邊那條"唯一聯絡通道",要不是辦事員臨時鬧肚子換了個跑腿的,差點就讓逮住破綻。
這陣子連送菜進官邸的卡車都得先照十遍X光,就怕哪顆白菜心裡藏定位器。
說來也怪,伊朗安全部門往年沒少吹自家反諜能力。

自打前兩年哈馬斯高層接二連三被斬首,黎巴嫩真主黨幹部隔三差五被暗算,明眼人都看出來情報網出大簍子了。
可這邊先是敷衍著搞兩場"雷霆行動"應付差事,後又沉迷於跟歐美打口水仗,愣是讓以色列特工在他們眼皮底下開起了"連鎖店"。
要論起根子上的毛病,恐怕跟某些人總把精力花在對外喊話上脫不了干係,反諜這苦差事既不出風頭又得罪人,哪有在鏡頭前慷慨陳詞來得風光?
看看人家隔壁某東方大國,安全防線那才叫針插不進、水潑不入。
別說藏上萬架無人機,就是帶個藍牙耳機進重要場所都得查三代戶口。
前些年揪出來那幾個吃裡扒外的貨色,哪個不是剛伸手就被按住了?
反觀德黑蘭這邊,外國特工竟能滲透到電力系統高層,連核設施供電圖都敢往外賣。
難怪伊朗老百姓現在看見天上飛個麻雀都緊張,生怕又是以色列派來的"偵察兵"。

《紐約時報》前段時間寫過篇報道挺有意思,說伊朗最高領袖如今活得跟土撥鼠似的,成天鑽在地堡裡不敢露頭。
傳個話得靠信使跑斷腿,開個會得用最原始的密語本。
倒是把謹慎二字做到極致了,可這麼整終究不是長遠之計,決策鏈慢得像老牛拉破車,前線將士等著批條子打仗,傳令兵還在地下迷宮繞圈找領導簽字呢。

再嚴實的堡壘也架不住這麼消耗,畢竟國家機器不能全靠人力傳真機運轉。
美國那邊最近也沒閒著,川普跟土耳其總統密謀要當和事佬,聽說還想安排個伊斯坦布林版的"鴻門宴"。
原本是樁能在中東刷存在感的好買賣,結果等來等去,伊朗代表硬是聯絡不上拍板人。

為啥?還不是因為話事人成天東躲西藏,開個影片會都怕被衛星定位。
要按川普在社交媒體那暴脾氣,怕是早撂狠話"要不投降要不等著挨炸",可眼瞅著伊朗高層個個跟驚弓之鳥似的,再激進的狠招也像是拳頭砸棉花。
說起來這類無間道戲碼在中東早不新鮮。

當年薩達姆身邊親信被中情局策反,臨上絞架還嚷著要戴罪立功;卡扎菲的廚師往飯菜裡摻定位晶片,北約炸彈炸得那叫一個準。
可像以色列這麼捨得下本錢的實屬罕見,光在情報戰燒的錢都夠造幾艘驅逐艦。
伊朗如今這出"刮骨療毒"雖說晚是晚了點,總好過繼續當睜眼瞎,只是那些潛伏二十年的老特工,怕不是早就混成某部門處長了?

現在德黑蘭街頭的老百姓都憋著股邪火。
要說恨以色列搞滲透是真恨,可轉過頭看看自家情報系統又氣不打一處來,上萬架無人機堂而皇之飛了半年,反諜部門愣是沒察覺;七百多個內鬼早被登記在冊,非得等司令官捱了炸才開始抓人。
更揪心的是那些被害的核科學家,培養個把人才得二十年,送進焚屍爐卻只要二十分鐘。
這筆血債要怎麼算?總不能全推給遠在特拉維夫的摩薩德。

伊朗這回亡羊補牢的陣仗確實夠大,但要徹底堵住漏洞還差得遠。
搞反間諜不能只靠突擊檢查,得建立長期預警機制;抓內鬼不能止步於基層嘍囉,得把高層暗樁連根拔起。
現在連最高領袖的日常安全都成了問題,這事細琢磨實在荒唐,當年設計地下掩體時可曾想到,最大的威脅不是天上飛的導彈,而是身邊遞茶送水的勤務兵?

其實翻開各國情報戰史,誰家還沒幾筐黑歷史?美國中情局七十年代就被蘇聯克格勃滲透成篩子,英國軍情六處鬧出過把雙面間諜當王牌的笑話。
但像伊朗這般高層持續遇襲卻遲遲查不出端倪的,確實罕見。
說到底,情報戰拼的不僅是技術和資金,更是整體防線的組織嚴密性。

當安全網路出現系統性懈怠,再精良的武器裝備也架不住後院起火。
如今擺在德黑蘭桌上的難題足夠寫滿十頁紙:既要快速清理現有的情報漏洞,又要防範新生代的滲透手段;既要安撫人心惶惶的軍政高層,還得提防西方輿論的冷嘲熱諷。
這七百個落網內鬼不過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大魚恐怕還在逍遙法外。
要是連首都街頭都能抄出上萬架間諜裝置,這情報戰的水到底深幾許?恐怕只有等哪天伊朗高官不再東躲西藏,老百姓不用見著無人機就報警,答案才能水落石出。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路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