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Workshop2025報名進行中,十週年邀你向新,共赴精彩!

(本文閱讀時間:15分鐘)

4月11日(下週五),Ada Workshop 2025 以“Future Forward 她力·向新”為主題,邀你一同向新!
今年,在 Ada Workshop 十週年,計算機領域學術界、產業界的傑出女性榜樣匯聚於此——她們將分享科研探索的心路歷程,講述職業發展的獨特視角,與你一同探討女性在科技創新中的無限可能!
Ada Workshop 2016 初代講者返場,十年後迴歸,她們有怎樣的嶄新洞見?
橫跨產業界和學術界,她們如何走好自己的職業發展和科研之路?
在技術快速迭代的時代,我們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
在全球的科研和產業社群,我們如何為自己找到更多機會?
她們的故事,即是女性科技力量的縮影,也會為正在走向未來的你提供無限啟發。
本次 Ada Workshop 2025,還特別邀請了 MSRA 各地的優秀女性研究員,帶你走進她們的工作日常,瞭解科研背後的思考與挑戰。北京、上海、溫哥華、日本、新加坡、香港……全球聯動!
歡迎掃描後文二維碼報名參加。在這裡,我們相聚、啟發、成長,與同行者攜手探索科技的無限可能。

主題報告與圓桌討論嘉賓

張冬梅
微軟人工智慧亞太區傑出科學家、副總裁
張冬梅博士是微軟的傑出科學家,在軟體工程研究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她率先提出並開創了 Software Analytics 這一全新的研究方向,並於2009年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創立了 Software Analytics 研究組,推動資料、人工智慧與軟體工程的融合與發展。此後,她將研究拓展至資料智慧領域,組建了“資料、知識與智慧(DKI)”研究組。
在微軟超過二十年的職業生涯中,張博士帶領團隊持續推動研究與產品開發的緊密結合。她的貢獻包括 Windows 7 和 Microsoft Math 中的數字墨水技術,以及在 Software Analytics、AIOps 和資料智慧等領域的基礎性研究——這些技術提升並影響了包括 Power BI、Excel、Azure 和 Microsoft 365 在內的多款微軟產品。目前,她領導中國區 Bing Experience 團隊,並繼續負責 DKI 研究組的科研工作。
張博士也長期致力於推動科技行業的多元化與包容性發展。她曾於2021至2023年間擔任微軟大中華區女性委員會主席,並積極指導和培養未來的科技人才。

張敏
清華大學教授
張敏,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長聘教授,國家高層次人才,計算機系人工智慧所副所長。國際計算機學會 ACM Distinguished Member,中國計算機學會傑出會員。國際頂級期刊 ACM TOIS 歷史唯一華人主編,ACM Multimedia 2025 大會主席,CHIIR24、RecSys23、CIKM23、WSDM17 等大會程式主席,以及 WWW 等多個國際頂級學術會議領域主席等。發表高水平學術期刊會議論文百餘篇,僅近5年已被引用超過1萬次。獲 SIGIR 2024 十年時間檢驗獎(中國大陸機構首次),IBM Global Faculty Award,大川人才基金,中國高校計算機專業優秀教師獎勵,北京市科學技術一等獎,中國中文資訊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WSDM22 Best Paper Award,EMNLP24 Best Resource Award 等多項。擁有專利二十餘項。主持國家重點研發專案課題、自然科學基金聯合重點基金等多項國家重點專案課題,並長期與國內外企業進行多項科研合作。

宋睿華
中國人民大學長聘副教授
宋睿華,國家高層次人才特聘教授,現任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慧學院長聘副教授。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員、微軟小冰首席科學家。近期研究興趣為多模態理解、創作和互動。發表學術論文100餘篇,申請專利30餘項。曾獲 WWW 2004 最佳論文提名獎,AIRS 2012 最佳論文獎,和 CLWS 2019 優秀論文獎,2022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她的演算法完成了人類史上第一本人工智慧創作的詩集《陽光失了玻璃窗》。2021-2022年作為學術帶頭人,釋出文瀾系列多模態預訓練大模型,併成功落地快手、OPPO 等企業。2023年,參與釋出玉蘭大語言模型,完成從基礎模型到對話模型的自研訓練。曾擔任 SIGIR 短文和講習班主席,ACL 的領域主席,SIGIR 和 EMNLP 的資深領域主席。

邱鋰力
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
邱鋰力博士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主要負責微軟亞洲研究院(上海)的研究工作,以及與產學研各界的合作。
邱鋰力博士目前的研究方向是無線通訊、無線和可穿戴感知、機器學習及系統、醫療健康。她曾在2001-2004年任微軟雷德蒙研究院系統和網路組研究員。2005年,她加入美國得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UT Austin)任計算機系助理教授和博士生導師,之後因其卓越成就被晉升為終身正教授。
邱鋰力博士是 IEEE Fellow、ACM Fellow 和 NAI Fellow。同時,她還擔任國際計算機學會無線及移動系統專委(ACM SIGMOBILE)的主席。邱鋰力博士曾獲得 ACM 傑出科學家(ACM Distinguished Scientist)、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傑出青年學者獎(NSF CAREER award)等多項榮譽。

謝幸
微軟亞洲研究院全球研究合夥人
謝幸博士於2001年7月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現任全球研究合夥人。他領導的研究團隊致力於資料探勘、社會計算和負責任人工智慧等領域的研究。他2019年獲 ACM SIGSPATIAL 十年影響力論文獎及中國計算機學會青竹獎,2020年獲 ACM SIGSPATIAL 十年影響力論文榮譽獎,2021年獲 ACM SIGKDD China 時間檢驗論文獎,2022年獲 ACM SIGKDD 時間檢驗論文獎,2023年獲 IEEE MDM 時間檢驗論文獎和中國計算機學會自然科學一等獎,並被評為DeepTech中國智慧計算科技創新人物。他是 ACM Transactions on Social Computing、ACM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and Technology、CCF Transactions on Pervasive Computing and Interaction 等雜誌編委。他曾擔任 ACM UbiComp 2011、PCC 2012、IEEE UIC 2015、SMP 2017、ACM SIGSPATIAL 2021、IEEE MDM 2022、ACM SIGSPATIAL 2022 以及 PAKDD 2024 等會議程式委員會共同主席。他是 ACM 會士、IEEE 會士、以及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士。

孫麗君
微軟亞洲研究院學術合作總監
孫麗君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學術合作總監,全面負責微軟亞洲研究院與中國大陸、香港、新加坡的高校與學術機構的合作。此外,她帶領團隊負責規劃和實施覆蓋全球的微軟亞洲研究院科研合作與人才培養專案。
作為學術合作領域的資深專家,孫麗君曾多年主管微軟亞洲研究院久負盛名的人才專案,創立了多個知名品牌專案,主持多個主題科研計劃,並主辦多場大型學術旗艦活動。她還長期致力於提升計算領域的多元與包容,於2016年創立了微軟 Ada Program,曾任微軟大中華區 Women Committee 聯合主席,並擔任中國計算機學會女工委執委成員。
孫麗君於2007年和2010年先後從北京大學獲得理學學士和工學碩士學位。

王婧雯
微軟亞洲研究院學術合作經理
王婧雯,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學術合作經理,負責微軟亞洲研究院與新加坡地區高校的學術科研合作。她也負責微軟亞洲研究院學術合作專案的海內外宣傳推廣戰略制定與內容統籌。作為微軟 Ada Workshop 的負責人,她關注和致力於提升計算機領域的多元化與包容性,透過在亞洲多個國家和城市舉辦活動予力計算機領域女學生的成長。她也是微軟亞洲研究院院友會專案的負責人。王婧雯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獲傳播學碩士學位後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

技術遠見環節嘉賓

斎藤菜美子(Namiko Saito)
微軟亞洲研究院高階研究員
斎藤菜美子(Namiko Saito)是微軟亞洲研究院(東京)的高階研究員。她曾於2023至2024年在英國艾倫·圖靈研究所附屬的愛丁堡大學擔任研究助理。她分別於2018年、2020年和2022年在日本早稻田大學獲得機械工程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她的研究興趣包括機器人操作、多模態學習、感覺運動控制以及靈巧操作。

王韻
微軟亞洲研究院高階研究員
王韻博士是微軟亞洲研究院的高階研究員,目前在香港工作,研究方向集中在人機協作、人工智慧,與資訊視覺化的交叉領域。她的研究目標是透過 AI 驅動的系統設計,賦能人類在資訊探索、創意表達、知識傳播,與視覺敘事中的認知與生產力。她的研究涵蓋從理論方法到工具系統的開發,聚焦於自動化與互動性的結合,持續推動AI在創作與知識工作流中的角色從工具向協作夥伴演進。王韻博士的研究成果廣泛發表於 ACM CHI、IEEE VIS、IEEE TVCG、ACM UIST 等頂級國際學術會議與期刊50餘篇,獲得多項最佳論文與最佳論文提名獎。突破性成果包括視覺故事創作系統、動態圖表生成工具,以及自然語言驅動的創作工具如 DataShot、WonderFlow、InfoNice 等。她曾在微軟亞洲研究院 DKI 組任主管研究員。此前於香港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獲得博士學位,其間赴牛津大學擔任訪問研究學者,本科畢業於復旦大學軟體學院。

駱煦芳
微軟亞洲研究院高階研究員
駱煦芳是微軟亞洲研究院(上海)的高階研究員。她致力於深度強化學習演算法,以及跨學科領域研究。她的研究興趣包括利用強化學習演算法根據真實世界的反饋最佳化機器學習模型,實現更智慧的多模態訊號的感知,理解和處理。同時她也嘗試將機器學習模型應用於一些實際問題,特別是醫療健康領域。她於2015年畢業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隨後加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和微軟亞洲研究院的聯合博士專案。她於2020年獲得博士學位,並在同年加入了微軟亞洲研究院(上海)。駱煦芳在 ICLR、NeurIPS 和 ICML 等頂級會議和期刊上發表了許多論文。

黃羽盼
微軟亞洲研究院高階研究員
黃羽盼,微軟亞洲研究院高階研究員。她的研究方向為結合計算機視覺和自然語言處理的多模態研究,側重於多模態基礎模型、生成式人工智慧和文件智慧技術,相關論文發表於 CVPR,NeurIPS,ACM Multimedia 等頂級國際會議。她於2023年獲得中山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學位,是中山大學與微軟亞洲研究院聯合培養博士。

李航
微軟亞洲研究院研發工程師
李航,現任微軟亞洲研究院系統研究組研發工程師。於2019年在同濟大學獲得軟體工程學士學位,2022年在北京大學獲得工學碩士學位,並於同年加入微軟。曾從事微軟小英,DevDiv 等相關研發工作,現主要從事 LLM 在系統領域的 post-training 和 evaluation 等研究工作。

王樂文
微軟亞洲研究院研究員
王樂文是微軟亞洲研究院機器學習組的研究員。本科畢業於西北工業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學士學位,並於2020年在北京大學獲得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她於2020年加入微軟亞洲研究院,並於2024年調任至新加坡工作。她專注於人工智慧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涵蓋投資、風險管理、欺詐檢測及反洗錢等多個場景。她的研究方向包括強化學習及大模型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與實踐,致力於推動人工智慧技術在金融行業的創新與發展。

活動日程
活動日期:2025年4月11日(週五)
活動時間:13:00 – 17:30
活動地點:北京市海淀區丹稜街5號微軟大廈
活動日程:

參會方式
本活動設定線下會場和線上直播
線下會場名額有限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或點選“閱讀原文”
填寫您的個人資訊完成報名

報名截止時間:4月7日 18:00
成功報名將收到確認郵件/簡訊
本次活動主要面向計算機及其他理工科專業本科、碩士和博士女生開放
同時將為男生開放少量名額

線上交流群
如果妳想要結識更多的同行者,
如果妳想要和“天才少女”們一起快樂嘮嗑,
如果妳想要及時 follow 活動最新資訊,
不錯過任何精彩,
歡迎掃碼加入 Ada Workshop 2025 交流群

互動福利
轉發集贊,可獲贈微軟定製禮品:
轉發本推送至朋友圈,集贊10個可獲得 MSRA 定製筆記本(限定10份),集贊25個可獲得 MSRA 定製冰箱貼(一套四枚,限定5份),集贊40個可獲得 Ada Workshop 定製水杯(限定5份)!
(符合禮品領取標準的朋友,請向公眾號後臺傳送朋友圈截圖,先到先得噢)

關於Ada Workshop
為了激勵、啟發和幫助心懷科技夢想的女生們走得更快更遠,併為她們提供切實的支援,助其順利完成從學生到職場人的轉換,微軟亞洲研究院自2016年起攜手中國高校啟動 Ada Workshop,邀請計算機領域的女性榜樣作為主講嘉賓,為參與活動的女學生講述自己的職業發展經驗與成長故事。
Ada Workshop 取名自 Ada Lovelace 伯爵夫人,她為計算程式擬定了“演算法”,寫作了第一份“程式設計流程圖”,被珍視為“第一位給計算機寫程式的人”。
2016年12月至今,微軟亞洲研究院已舉辦八屆 Ada Workshop 年度大會,並聯合十多所亞洲頂尖高校舉辦了三十餘場 Ada Workshop 活動,共計與數萬名來自全國各地不同高校的女生線上下與線上見面。微軟亞洲研究院還曾攜手頂尖國際會議 SOSP2017、ISSTA2019、ESEC/FSE 2022 舉辦 Ada Workshop,足跡遍佈中國、新加坡、日本、韓國,在全亞洲範圍內影響和幫助更多的女學生。
你也許還想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