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興。近年來,在穩定發展的經濟形勢和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吸引下,身處海外、情繫祖國的青年遊子紛紛抓住機遇,回到祖國,將個人夢想融入民族復興偉業中,在新時代新徵程上書寫人生精彩篇章。濟南大學歐美同學會秘書長、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山東蓓明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孫明旭放棄了英國永久教職機會,回到濟南這片熱土,揮灑青春、追逐夢想,書寫了一篇動人的創業故事,繪就了一段精彩的奮鬥青春。

放棄英國永久教職機會
毫不猶豫選擇回濟南創業
“從英國回到濟南,我走出了從故鄉到海外,從海外到故鄉的一個圓。”孫明旭這樣描繪他的求學和創業生涯。在濟南大學畢業後,孫明旭踏上英國的土地,開啟了在英國索福爾德大學的留學生活。留學期間,孫明旭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斷攻堅,取得不俗的成績。他先後參與到多項英國國家級重大科研專案中,團隊所研發的基於FES技術的上肢康復醫療器械目前已經完成歐盟CE認證,順利上市。2017年3月,孫明旭受到英國議會和科學委員會邀請,作為唯一的華人代表,在英國國會眾議院對團隊研究成果進行了展示。
雖身在國外,孫明旭也一直關注著國內的科研動向,尋找可以為祖國謀發展、創事業的機會。“在國外的發展非常順利,家人朋友都認為我會選擇定居在英國,但我的心中始終放不下對祖國、對家鄉的牽絆,我覺得還有更需要我的地方在等我回去,我應該在那裡貢獻我的力量。”孫明旭這樣說道。與此同時,來自家鄉的目光也恰逢其時地落在了這名科技人才的身上。
2018年11月,為推進以國際合作助力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和打造“國際醫療康養名城”,時任山東省委常委、濟南市委書記王忠林帶隊訪問英國索爾福德大學,與大學簽署醫療健康領域合作協議,並邀請孫明旭回國服務家鄉。在“孃家人”的號召下,此時已在索爾福德大學擔任高階研究員的孫明旭毅然辭去職務,接受了來自母校濟南大學提供的就業機會,回到家鄉開啟了創新創業的道路。
“對我來說,能回國、回到家鄉,投身於母校,獻身於這座城市,這何嘗不是人生的另一種圓滿?”說到這時,孫明旭眼中泛起閃爍的光芒。
公司的高質量發展
得益於山東良好營商環境
重返家鄉,孫明旭首先感受到的是國內對於科研人才的支援和關照。孫明旭在留學期間主攻的研究方向是中樞神經損傷康復,回國後,他繼續從事這一方面的研發和生產。在濟南市科協的幫助下,透過國際、國內合作,產學研結合,孫明旭組建了一個由國家特聘專家、工程師、研究生等組成的約30人的科研團隊。該團隊利用神經工程、康復醫學、資訊科技等領域的最新理論和工程技術,形成了具有核心技術的一系列產品,並於2022年獲批醫療器械註冊證。“中國的科研環境給我提供了足夠發展的平臺,可以讓我學以致用,讓我能做的比在英國更多。”孫明旭說道。
“回到濟南後,與之前相比,這裡的營商環境變得越來越好了,政府更加註重創新性產業的引進和發展,例如腦機介面、人形機器人、低空經濟等以前沒有的領域,現在都湧現出很多企業。”乘著大環境的東風,孫明旭於2018年成立了山東蓓明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主攻神經性假肢的應用與研究,旨在幫助腦卒中、腦癱等中樞神經損傷患者重建肢體運動功能,減輕患者因病帶來的行動不便和生活負擔。

創業伊始,孫明旭便感受到濟南市政府在政策和資金上的大力支援。談及這一點,他感觸頗深:“無論是平臺還是資金,從國家到地方政府,真的給了我很大支援,我所有的設想都得到了最快速度的落實。回國三年多便完成了公司主要產品的開發及落地,這在過去是難以想象的。”
2020年,孫明旭團隊於濰坊濱海區建成省內首個基於FES技術的上肢康復訓練系統及可穿戴智慧康復醫療裝備產業化專案,總投資2500萬元,相關研究成果和技術在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中心醫院、山東省立三院等多所醫療機構得到應用。“公司之所以能夠發展得這麼快、這麼好,離不開山東優質營商環境的影響。”孫明旭由衷地說道。
積極發揮橋樑紐帶作用
助力山東擴容國際“朋友圈”
作為一名歸國留學人員,孫明旭積極地以自己的力量反哺家鄉,助力省內各地發展建設。2020年,濰坊市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與濟南大學共建了濟南大學濱海產業研究院,作為負責人的孫明旭利用濟南大學的科研優勢,以引進科技前沿技術為目標,全力助推區域經濟發展。
同年,孫明旭帶領團隊參加歐美同學會首屆“雙創”大賽(北部賽區)比賽,“面向腦卒中患者的上肢康復訓練及數字化評估系統的研發和產業化專案”榮獲成長企業組三等獎。
2021年6月,他又來到了濱海區掛職科技副職,一上任就馬不停蹄地跑了一圈企業,緊接著在濟南大學開展一批對接濱海區企業實際科技需求的“揭榜制”專案,成功吸引了六位資深教師來到濱海區的企業掛職科技副總。
孫明旭還用自己的人脈圈為濱海區科技發展“牽線搭橋”,邀請包括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國家特聘青年專家在內的9位高層次人才參加“2021年濰坊市國際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申報了9項比賽專案,獲獎後可認定為濰坊市鳶都產業領軍人才。“這些老師都是有實際的需要落地轉化的專案,如果申報成功也會在濱海區落地註冊企業。”孫明旭為濱海區打算的每一步,都是實實在在地把掛職工作當成了全職來做。
對於人才建設,孫明旭深感責任重大,憑藉國外履歷及積累的海外資源,他積極為家鄉的國際合作貢獻力量。
“藉助母校英國索爾福德大學的影響力,我們設立了濟南國家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英國索爾福德)創新驛站,協助舉辦中國·濟南海外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大賽等活動,共對接海外高層次專案超過70項,落地包括比利時皇家科學院院士Piet、發展中國家院士鍾義信在內的高層次人才專案13項。”孫明旭介紹。
“我為自己能夠用所學到的一技之長奉獻家鄉、服務人民深感自豪。”孫明旭說。未來,他還將在專業領域上繼續耕耘,努力實現個人理想和抱負,為濟南市的經濟和科技發展貢獻青春之力。
來源 :山東僑報、《留學生》雜誌

今日文章推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