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陳都靈的一組絕美中式國風照引爆網路,網友紛紛熱評:中國風又美出了新高度!
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近幾年中國風越來越流行了
走在街上,越來越多年輕人穿漢服;
以前靠紅毯妝造博熱度的明星們,現在也熱衷於穿古裝,出圈圖一波又一波,靠古裝翻紅。
其實中國風不僅我們國人喜歡,外國人也喜歡。
早在14世紀,法國織工們就在模仿中國圖案。
伏爾泰說:古老、優美、神秘的東方美,舉世無雙。當時的流行主題就是中國風服裝。
作家木心說:中國藝術之成熟、之優雅,早已獨步世界。
中國審美領先世界1000年,真不是說說而已。
數不清的國外奢侈品牌,都從中國古畫裡尋找靈感。
時尚教母香奈兒更是從18歲起,就對中國屏風鍾情一生。

中國古畫可以說的上是中式美學的巔峰了。
水墨丹青、工筆花鳥……隨便拎出一個圖案、一個紋飾,都能驚豔世界。

可我們對老祖宗留下來的美學家底,真的瞭解得太少了。
不去了解中國美學,你可能一輩子都不會知道——
莫奈《睡蓮》帶火的“印象派”,早一千年多的北宋《歲朝圖》就出現。

可惜這麼多年來,少有人能夠真正講清這中國古畫美的博大精深。
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套巨豪華、只一眼就淪陷的典藏級藝術大書——
《細說中國名畫之美》
一次囊括46幅中國傳世名畫
2000年風雅入畫來
7步解碼東方美
零基礎也能輕鬆讀懂千年墨韻

拿到手,非常厚實精美的一本書 。
光看封面李昭道的《明皇幸蜀圖》,就無比震撼,太精美了!

刷邊特裝,側面也能看《千里江山圖》,精美裝幀,超高顏值,是品鑑收藏級別的藝術書籍!

翻開內頁更是,巨幅畫作,超清畫質,每一頁都養眼,賞心悅目。
有種帶著放大鏡微距逛展的感覺。

在這本書上,你能看到中國古代審美有多絕!
顧愷之的《洛神賦圖》,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繁而不亂,引人入勝;

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圖》,雄渾壯闊,氣勢磅礴……

全書共30餘萬字,沒有一個字多餘。
把散落在歷史長河裡的:文物、詩詞、筆觸、書畫;
花鳥、屏風、穿搭、首飾、妝容……
把每一幅古、每個朝代的美學碎片拾起,深度解讀中式美學。

46幅中國傳世古畫,大尺寸、高畫質細節。
不讀它,你根本不會知道——
為什麼說一幅《洛神賦圖》道盡了男女情愛的開頭與結局;
現下流行的莫蘭迪色彩就來源於古畫中的色彩搭配;
唐朝貴婦光是髮簪就有百種款式,非常講究,也很精美……

大到一個時代的審美風向,小到一個屏風的美學修養。
全部掰開了、揉碎了,講給你聽。
一本書,囊括2000年的中華美學精髓。

這種級別的藝術類書籍,在市面上少則百元,多則上千,均價都是600多。
我們直接聯絡到出版社,給大家爭取到團購特價。
厚重精美的珍品大書,收藏46幅國寶名畫。原價158元,現在只需要59元。

年輕一代國人的審美覺醒,就是是從欣賞中國古畫開始的。
《細說中國名畫之美》,僅一本書,就能建立系統的古畫理論知識,提升美學修養。
2杯奶茶的錢就能拿下,非常划算,值得每一箇中國家庭收藏的藝術畫冊,家庭美學薰陶,美的體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橫跨2000年,46位畫家
一本集齊中國古代繪畫美學巔峰之作
美學家蔣勳說:“一個人審美水平的高低,決定了他的競爭力水平。因為審美不僅代表著整體思維,也代表著細節思維。”
提高審美最簡便的方式,那就是多看偉大的名畫。
《細說中國名畫之美》拿到手,就被裡面的絕美國畫給驚豔到了。

比如故宮600年才展出,令無數人排隊數小時也只能匆匆一撇的,大宋巨幅《千里江山圖》。
這本書完成清晰呈現,超長拉頁供你仔細品讀每一處細節。

不僅”養眼“,還”養心“。
每一幅畫作,都有人物小傳,先介紹作者生平。
然後整體介紹畫作創作歷史背景,瞭解畫家當時心境。

再逐一鑑賞畫作內容,筆法,暗寓,歷史典故等等,將一幅幅名畫吃透。
比如中國十大名畫之一《韓熙載夜宴圖》,
畫師用連環畫的形式把韓熙載宴飲賓客的情形再現出來,具有極高歷史價值。

韓熙載的幾位同事可能是下了班就直接去他家了,因為他們身上的官服都還沒來得及換。
韓熙載在自己家裡的穿戴就以舒適為主,當他捲起袖子敲鼓時,身上的深色袍子已經換成了黃色交領長衫。
中場休息後,他就更加不拘小節——只穿著貼身白衫坦胸露腹地出現了。

來的客人坐成了三桌,每桌都有八盤水果和點心。畫師細緻到連盤子裡有幾顆柿子都畫得清清楚楚。

宴會除了吃喝,還有什麼活動呢?
當然是奏樂了。
琵琶、板鼓、拍板和羯鼓、笛子輪番出場,熙熙攘攘的熱鬧全都描繪了出來,彷彿自己就在這場宴會上。

不過,這幅畫講的不是單純的宴會。
看了對畫作背後的故事,才知道原來這幅畫是為了監視韓熙載而畫的,主人公鬱鬱寡歡的凝重表情,同夜宴歌舞的場面形成鮮明對比,畫作表現出韓熙載複雜、糾結、矛盾的內心世界。

如此細細分解書中比比皆是,從魏晉南北朝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到清朝汪士慎的《梅花圖》……
完全不必擔心看不懂:每幅畫都配有詳細講解,深入淺出、曉暢易懂,帶著你一寸一寸看個透徹!

魏晉的灑脫、唐朝的明豔、宋代的風雅……
不同朝代的氣質風格、題材筆法、生活景象,在一頁頁翻閱時一覽無遺。

賞心悅目,審美品味也在不自覺間拉高。
相比起排隊3小時才能隔著護欄遠遠看上3分鐘的待遇,這種把畫作抱在懷裡一次看個夠的體驗,豈不爽哉!



7步讀懂國畫
穿越千年的審美大百科
為了防止藝術小白讀不懂,本書從七個步驟解構一幅圖:閱讀作品籤識、分辨作品類別、瞭解創作背景、構圖、色彩、筆法、意境,0基礎也能輕鬆深刻讀懂中國古畫。

從魏晉的“以形寫神”到隋唐山水人物的“恢弘壯麗之美”;
從宋代的“雅緻典雅之美”到到明清的“世俗之美”……
《細說中國名畫之美》專注講中國繪畫。

簡直就像進入了一個“百花齊放的審美宇宙”。
完全不懂歷史的小白,也能從中窺見2000年之間中華文明的朝代變幻、風起雲湧。

說是講美術,更是解讀中國千年文化的由來、歷史變遷。
它讓中華藝術瑰寶真正觸手可得,引你走入更深刻、更系統的藝術審美,使你日日有考究。

比如《采薇圖》中,講這幅圖的故事背景——殷商末年伯夷與叔齊“不食周粟”的故事。

不光如此,書中還非常接地氣解讀了:
《五牛圖》的收藏曆史有多波折?
為什麼《簪花仕女圖》中女子美麗卻處處透著哀怨?
《秋庭戲嬰圖》裡兒童玩的是什麼遊戲?

在本書中既引經據典、鉤沉玄要,也輔以野聞趣史,用生動靈巧的語言,給你“補”上一堂精彩的中國繪畫史通識課。
合上此書,那種蕩氣迴腸、餘韻綿綿的藝術之美,已滲入你的生命。

理解中國美術,就像回到中國人的精神故鄉,這是屬於中國人的獨有的浪漫。
美術裡的中國,既淡雅、悠遠,又莊嚴、宏偉,我們從中看見中國人古今相連的審美情趣,也看見中國人生生不息的美的創造力。



中國人的美學家底
發現國人的精神追求和審美歸屬
我們為什麼要欣賞中國傳統藝術?
因為它們不僅僅是藝術,更是幾千年來中國人的精神追求和哲學沉澱。

在中國的美學世界裡,玄妙、留白、意境、氣韻生動、天人合一,才是美的最高歸宿。
中國繪畫不僅僅只是藝術的表現,也反映著古代文人的精神修養和人生智慧。
欣賞繪畫,才能進一步提升對中國文化底蘊的理解。

從《洛神賦》種能看見對愛情的祈盼;
從《五牛圖》中能看見上位者對國富民安的渴望;
從《廬山高圖》中能看見寄情高遠的文人情懷……

比如《太白行吟圖》中,捨去了人物以外的一切事物,大量的留白突出李白昂揚詠試的灑脫姿態,把李白“月下獨酌”、恃才傲物又鬱郁不得志的心情展現地無比生動。
就像李白作的那首詩中所寫——“醉後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這樣的詩意和神韻是國外畫作達不到的高度。

“氣”、“韻”和 “生動”,本身都有幾分玄妙色彩,無法用尺度衡量,沒有精確比例。
這是古人的哲學追求。
正如葉朗先生所云:“不把握‘氣韻生動’,就不可能把握中國古典美學體系。”

只有讀懂了氣韻生動,讀懂了筆觸虛實,讀懂留白,讀懂了中國藝術,才能真正走進中國的詩意審美。
何為美?何為高階?
中國人的終極浪漫,都藏在這本《細說中國名畫之美》中了。

厚厚一本書,承載著2000年的國風美學。
孩子讀,從一幅幅中國傳世名畫中,讀懂歷史、提升審美。
成年人讀,也是一場絕美的身心盛宴。

如果你也想提升自己的審美修養,修煉氣質。書單上必讀這本中式審美的寶典書。
價格也很親民,原價158元,現在限時特惠價僅需59元。
不到百元,集結2000年中式美學巔峰之作,一眼看盡浩瀚無邊的國風美術。提升你和全家人的美學修養、藝術品位。真的太超值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