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光也
隨著暑期的開始,人們的消費熱情正在和氣溫一同變得火熱。
在總結今年內容平臺上的流行趨勢,並對比去年同期趨勢後,我們發現,季節性進一步影響使用者需求變化。隨著季節的變化,使用者對於夏季相關的消費品需求不斷提升,冰杯、洞洞鞋、防曬服品類的爆款頻出,伴隨著夏日文旅,戶外出行等領域重新迎來夏季高峰。
與此同時,夏日專屬的消費也在面臨著屬於自身的質疑,這些商品自身是否存在“季節稅”?而創作者、商家該如何把握這波夏日消費的機會?
據此,克勞銳對當前各平臺有關夏日相關消費進行總結,並提取出了以下幾個觀察,希望能為消費者、創作者、商家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冰杯成“頂流”,雪糕回平價
高溫之下,今年夏天走紅的不是冰淇淋、啤酒,而是冰杯
據瞭解,冰杯通常是指存放著冰塊的密封杯子,當前主要分為純淨水冰杯,咖啡、飲料等飲品製成的冰杯、冰球。
伴隨氣溫的直線上升,靠著即時冷卻、方便低價、DIY飲品等特點,便利店、超市等地售賣的冰杯開始走紅,冰杯,成為這個夏季的“頂流飲品”之一。
在當下,小紅書上搜索關鍵詞“冰杯”能找到4萬+篇筆記。#夏日飲品、#DIY飲品 等各式話題下,相關攻略收穫眾多點贊、收藏。尤其以部分博主分享的冰杯DIY省錢攻略最為亮眼,比如如何用“一杯冰杯+飲料”自制果茶、如何利用冰杯調酒等等。

圖源小紅書
據瞭解,當前的冰杯主要品牌有農夫山泉、盒馬等,其中農夫山泉冰杯在小紅書上相關帖子較多。
走紅的同時,冰杯的價格也引起了許多爭議。當下,大部分純淨水冰杯的價格在3-5元之間,實在算不上“平價”。

圖源小紅書
而就在此時,蜜雪冰城、茶百道等奶茶品牌看到了消費者對於冰杯的需求與價格之間的不平衡,迅速推出了1元冰杯,在社交媒體上受到了大波關注。

圖源小紅書
不過,由於奶茶店的製冰機融化速度較快,許多網友反映,所謂冰杯實際上是冰水,並且拿到手中不久就會化掉,當DIY一些需要冰塊長期保持的飲品時,往往會影響到風味。
除了價格上,冰杯還面臨著食品安全爭議。據瞭解,冰杯製作的門檻較低,而當前市場上的食用冰並不具有行業強制性標準。如果想要在冰杯消費上走得更遠,食品安全性是一個無法規避的命題。
在炎熱夏日下,除了冰杯,解暑利器當屬雪糕。
此前,鍾薛糕等一系列“雪糕刺客”深深刺中大家的心。2024年夏天,隨著一批新口味雪糕上市,市面上,貴价雪糕的身影不斷減少。
在美團上,搜尋關鍵詞“雪糕”,按銷量排序,前幾名多為單價3元左右的商品,如伊利苦咖啡、中街冰棒、和路雪可愛多、蒙牛冰+等商品。均價在5元以上的雪糕也能搜尋到,但無論是銷量還是種類都較少。

圖源美團
當產品質量差別較小之時,價格“親民”的雪糕明顯更加受到消費者的青睞。低價不是所有消費品的答案,但能滿足夏日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讓消費者的情緒需求得到滿足的產品,往往能得到當下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總之,夏天的到來一定程度上帶火了相關冰飲,而價格仍然是消費者的重要考量。

夏天,又到了國人防曬高峰。
內容平臺上,防曬相關攻略熱度不減,防曬相關產品在不斷推陳出新。小紅書的防曬攻略、B站上、抖音上的防曬測評層出不窮。
據藝恩資料顯示,當前防曬衣仍然是消費者最主流的防曬服飾產品,防曬衣在夏季的討論度十分之高,季節性顯著。

圖源藝恩資料
具體來看,輕戶外場景如爬山、釣魚、騎行等場景下,KOL與防曬衣種草較為匹配,並常以穿搭、出行清單等形式出現。
除了防曬衣,夏日到來的同時,洞洞鞋也迎來了他的主場。開啟購物軟體,洞洞鞋總是會被優先推薦。
以當前最受關注的洞洞鞋品牌Crocs為例,2023年,其洞洞鞋在全球累計售出1.196億雙,按一年8760小時計算,平均每分鐘能賣出228雙。
2023年,洞洞鞋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明星單品。2024年,其火熱程度依舊。據巨量資料顯示,當前洞洞鞋熱度對比去年不降反增,熱度持續走高。

圖源巨量資料
隨著更多年輕人越來越看重舒適體驗,精緻穿搭也要落在下風,主打舒適的洞洞鞋自然成為新寵。除了洞洞鞋外,今年的勃肯鞋、德訓鞋都是內容平臺上的爆款產品。
穿上“醜陋”鞋子的年輕人們,正在走出屬於自己的消費方式。
除了自身的舒適、方便外,洞洞鞋的洞洞配飾也同步走紅。小紅書上,相關穿搭內容繁多。淘寶上,出現了相關商家,只賣洞洞鞋配飾,價格從一元到幾十元不等,款式多樣。

圖源淘寶
不過,雖然銷量大增,但洞洞鞋的材質十分容易捲入扶梯之中,帶來安全問題。且crocs洞洞鞋基礎款300-400的價格也足以讓人咋舌。

去年,克勞銳密切關注了音樂節的爆發,2023年讓更多品牌、IP看到了音樂節的商業價值。
“為場音樂節,去往一座城”的浪潮,也讓各地文旅紛紛盯上音樂節這塊蛋糕,加碼音樂節。隨著音樂節的逐漸增多,原本在大城市邊緣舉辦的音樂節,如今正在向三線城市,甚至縣城延伸,音樂節經濟也在不斷向周邊擴散。
與去年的爆發相比,今年的音樂節正在走向常態化,並有所降溫。
事實上,今年從3、4月份開始,各地音樂演出就已漸漸開啟。據不完全統計,已有泡泡島、新青年等多個成熟音樂節IP出現。
受到音樂節走紅影響,抖音主播小楊哥,在今年5月,籌備了DXYG-VAC電音節,投入5000萬,邀請電音網紅棉花糖Marshmello,Anyma、明星李晨、陳浩民等名人,試圖依靠電音節的聲量,為其旗下自營品牌進行宣傳引流。

圖源網路
不過,隨著音樂節的逐漸增多,主辦方也暴露出許多問題。
小紅書上,有關#音樂節避雷 的帖子層出不窮,門票貴、位置遠、分割槽售票、工作人員培訓不足等情況比比皆是。
除了消費者體驗,更為致命的是,隨著熱門藝人身價的水漲船高,主辦方的成本也在逐漸飆升,許多主辦商在確定音樂節日期後,又因“不可抗力”紛紛取消。
台州飛龍湖迷笛音樂節、溫州星巢秘境音樂節、無錫九龍灣音樂節都因為“不可抗力”宣佈延期……
《南方都市報》資料顯示,去年五一檔期,全國各地大小音樂節近50場。而今年五一檔期的音樂節約為30場,有明顯減少。
這些音樂節具體的延期或取消原因我們不得而知,音樂節舉辦場次的減少一定程度上反映著門票售賣情況。
夏日音樂節略微降溫的同時,各地文旅正在乘著暑假期間,快速升溫。
小紅書上,有關來京旅遊的攻略帖子、求助帖開始安排上了。從特種兵到佛系,從窮游到豪華遊比比皆是。

圖源小紅書
短影片平臺上,“那你偏要去北京什麼意思,北京到底有誰在啊?”的走紅,印證著如今文旅的爆火。不僅北京,這個影片模板還出現了山西、重慶、成都等各個城市的版本。
據攜程資料顯示,今年暑期國內、出境旅遊市場保持了穩步增長,境內酒店、機票搜尋熱度同步上漲。
事實上,對於文旅來說,季節性經濟一直客觀存在。
例如去年冬天大火的冰城哈爾濱,靠著季節冰雪優勢,將服務拉滿,並組合內容平臺傳播,最終實現現象級破圈。
今年開年後,依靠短影片、短劇帶火的地方越來越多。“王婆”帶火了河南開封、郭有才為山東菏澤引來了大批流量、治癒微短劇《我的阿勒泰》讓更多人看到了阿勒泰……
但對於地方來說,流量只是第一步,最終還是要把人留住,以口碑賺錢,以服務走紅。
至於這個夏天,還是否會有依靠內容平臺走紅的旅遊地,是否會有新的冷門商品走紅,值得持續關注。
1.2024防曬衣消費趨勢洞察|藝恩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