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四門語言,學歷高,連快餐店都不要我…”紐西蘭本地人崩潰了!網友辣評:500人申一份爛工作…

紐西蘭經濟回暖、
房市有了起色、通脹得到控制……
2025年,似乎正在好起來,
不過,“找工作”仍然很難。
依然有不少人面臨裁員風險,
還有人找工作但屢屢碰壁。
感覺自己在這個就業市場
就是個失敗者(Loser)。”
此前,天維菌討論過
華人找工作難的問題。
那麼,本地土生土長的Kiwi
找工作是否會簡單一些呢?
答案是:不一定。
即使你是英語母語使用者,
甚至掌握多門語言,
求職依然是一道難題……
就在最近,
有紐西蘭網友在社交媒體發帖,
吐槽找工作太難,
自己就像是一個“Loser”。
連麥當勞都覺得我不夠格”
這位網友說,自己在
兩年內完成了三年的學位
成績從未低於“B-”,
會四種語言,有三年餐飲業經驗
但連麥當勞都覺得我不夠格。
今天早上剛剛批准了求職者補助,
對這個國家至少有這樣的保障體系
感到感激,但我仍然覺得
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我一直拖著不去申請補助,
因為總覺得自己馬上就能拿到工作機會。
但老實說,兄弟們,一旦被裁員
第一時間就該登入myMSD開始申請,
以防萬一。”
小時候,我們被教導要看不起在KFC之類地方打工的人。但現在,當我開車去買一份價值10紐幣的中份薯條時,看著櫃檯的員工,我滿是敬畏:
“你是怎麼做到的?你是關係戶嗎?還是有餐飲業博士學位??你到底有什麼是我沒有的??” 抱歉,我只是覺得自己特別失敗,心情太糟糕了。
不過,在天維菌發文時,
Po主原帖已被刪除。
天維菌猜測是不少網友
對其快餐店工作相關言論
進行批評所導致的。
Po主刪帖前還補充道:
不知道為什麼所有評論都預設
我認同小時候學到的那些偏見?
尤其是我下一句話就表達了反對??
在評論區中,
有人說出了真相:
學歷和工作並不直接相關。
還有人建議應該給
簡歷“降級”。
圖片由AI生成。
麥當勞這類公司有時不會僱傭高學歷的人,因為這些人一找到更好的工作就會離職,導致公司在培訓他們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都白費了。”
把簡歷‘降級’,針對工作崗位進行調整。申請低薪工作的時候,刪掉一部分學歷和工作經驗。”
對,申請明顯低薪的工作時,別害怕刪掉學位或高階職位。這很糟糕,但這種偏見真的很常見。”
其實也不總是這樣啦。我的簡歷裡寫了機械工程碩士學位,但我還是被 Domino’s 錄用了。那時他們正好缺人,我正好出現在了那個時間那個地方。”
太有共鳴了。本來只是臨時幹一下,等找到工程師的工作就走,結果現在已經幹了七個月了。聽了大家說現在的就業市場,我可能還得繼續幹下去……”
“你一點都不可悲
有人則稱,
對於快餐工作低人一等的偏見,
這不是失敗,而是成長。
社會系統的問題不應被個體承擔。
這位網友安慰道,
不是因為你聽起來像個失敗者
(你一點也不像)。
因為你說出了大多數人羞於承認的現實:當你做對了一切,卻連一份最基礎的工作都找不到,這說明整個系統本身就是有問題的。
你小時候接受的觀念也並不全錯。很多人都受過類似的教育——某些工作“低人一等”,領救濟的是那些不夠努力的人。但你並沒有固守這些觀念,而是在質疑它們。
這種“反學”是需要勇氣的,大多數人一輩子都不曾開始。你的文字有點凌亂,卻真誠、清醒、自省。這才是真正的脆弱——不是社交媒體上那種精心包裝過的“脆弱”,而是“我剛領了失業救濟金,現在感覺快崩潰了”的那種。
這值得尊重,而不是糾正。說實話,這根本不是你的問題。這是一個供過於求、缺乏人性、充滿了與你能力毫無關係的“隱形篩選”的勞動力市場的問題。你連麥當勞都進不去,這不是你的失敗,而是這個系統的失敗。
就這麼簡單。你一點都不可悲。你只是清醒地意識到自己身處一個被操控的遊戲裡。而能把這種現狀說出來、公開承認出來——本身就是一種力量。堅持住。你並不孤單。”
還有人認為,不僅是供過於求的問題,
這個市場本身就是“刻意”
製造過度競爭的。
然後他們還反過來抱怨人們領救濟金。
兩面都想佔,行不通啊各位。
招聘方吐苦水:
“要求很高,卻付不起錢”
另一方面,
有HR分享自己的經驗,
稱都是老闆的“鍋”。
從招聘方來看也很荒謬。我這邊招人就被HR和管理層搞得一團糟。他們要求天花板級的候選人,付的卻是地板價;明明有人完美符合條件,卻因為‘想象中的態度問題’被刷掉了。我真的很同情那些來面試卻沒拿到offer的人。
一位紐西蘭網友道出了背後真相:我懂你的感受,
我曾經申請在The Warehouse
做聖誕臨時工都被拒了。
真的讓人沮喪透了……
有時候問題不在你,而在於他們
那套糟糕的篩選算法系統
給自己放個假,
做點讓自己開心的事情。
然後重新出發。
還有網友分享類似經驗:
Farmers一個最低薪、短期的
兼職崗位竟然收到約500個申請者,
競爭異常激烈……
有人出主意:
“外面確實還是有工作的,
只不過大部分都很爛……”
有人對紐西蘭政府不滿意:
你已經完成了你該做的,
而是他們辜負了你——
他們救助房東、加快開發商審批,
卻裁掉了成千上萬的紐西蘭人,
搞亂了整個市場。
你終究會沒事的,
只是現在真的很難熬。”
有人給出具體建議:
– 註冊一些獵頭公司
– 根據職位定製簡歷找相關工作;
(比如麥當勞不想要那些上了兩班就跳槽的高學歷人員);
– 開個LinkedIn賬號;
(雖然我當初加的時候感覺有點噁心,但它確實有用,比如用來研究僱主或發現職位釋出者,我自己也因此受益過幾次);
– 如果能在你的專業領域
找到志願者機會,那就抓緊機會!

“外面確實還是有工作的,
只不過大部分都很爛,
經歷起來挺讓人低頭認清現實的。”
根據紐西蘭統計局今年2月釋出的資料,紐西蘭的總體失業率已達到5.1%,2024年四季度失業總人數上升至15.6萬人
社會發展部 (MSD) 本週釋出了3月份福利領取資料——領取主要福利的紐西蘭人數量為398,163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7,912 人,增幅為7.5%。
領取失業金(Jobseeker Support)的人數仍然很高,截至3月底為209,838人,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1,852人,增幅為11.6%。與去年四季度(當時為213,321人)相比略有下降,但12月至次年3月期間的下降在往年也存在。
公司重組、公共機構裁員、企業清算…不少情況都能讓打工人的工作“岌岌可危”。不少人也常常感嘆:“太難了!
最後,天維菌也想給
還在找工作的你一句話:
你絕對不是失敗者,
在這個靠演算法篩選的世界裡,
在這個鼓勵上進卻獎勵投機的世界裡,
你還願意努力、懷疑、繼續前進,
本身就值得驕傲。
對於找工難,你怎麼看?
經濟復甦能帶來轉機嗎?
歡迎留言討論!
“在看”我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