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在2024-25申請季,同時拿到哈佛商學院和耶魯管理學院MBA錄取的小C。文字來自作者的小紅書賬號,已經授權,有緣者會刷到原帖。
點開看到“The answer is YES”的時候,感覺意外的平靜。倒是現在開始收拾行李準備出發,又慢慢找回兩年前剛開始準備申請時的緊張和期待。

我並非金光閃閃的哈佛申請人。如果要用兩個詞來形容我的背景,我會用“中位數”和“非典型”來描述自己。
*中位數 = 平均分上下的標化成績
*非典型 = 純國內985本科 (非top 5),消費品 + 製造業 (共7年工作經驗),沒有什麼讓人哇塞的課餘活動經歷
在選校的時候,把目標定在了MIT和Yale,一度覺得申請HBS大概也是貢獻申請費,差點想要放棄。得益於我的輔導老師的push和鼓勵,才有了最後submit的勇氣和信心。
每年的7月,許多人都還處在巨大的糾結中:糾結是否要放棄手上的工作申請MBA,糾結自己的背景和故事是否要衝一衝……去年這個時候的我,也並非完全堅定。
但是回顧這一段申請長跑,我最大的收穫除了offer,更是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認識和接納完整的自己。

“無課外活動”不是短板,更不是我的全部
HBS的網申表格,問得非常仔細且豐富,而我的課外活動之少,略顯單薄。如果不是絞盡腦汁,甚至一度無法填滿表格。我也非常擔心不太豐富的興趣愛好會讓我在文書裡無話可說。
但是回頭來看,這些所謂的“短板”也是我過往經歷的一部分,沒必要遮掩,更不需要特別解釋。過去7年的“牛馬生活”,給了我吐不完的槽和講不完的故事。我的職場經歷、不僅佔用了我的大量時間、也更能代表真正的Who I Am,這是擠課外活動無法取代的。
所以,重點不是面面俱到,我實實在在把時間和經歷放在了哪裡,那些地方才真正定義了我。
認知和信念,藏在細微的選擇差異中
反覆修改文書是一個自我懷疑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最困擾我的問題是:這些事情真的能算得上是我的“achievement"嗎?
直到在和不同行業、不同背景的小夥伴們深聊,我才發現:同一件事情,可以選擇妥協細節儘快推進,我選擇小心排雷確保最佳效果;可以選擇尊重團隊之間責任邊界,我選擇協調各方尋找解題思路。
這些選擇的分岔路口並不轟轟烈烈跌宕起伏,但能明確展現我的處事邏輯和相信的東西。

世界在我面前,指向我想去的任何地方
另外一個從R1到R2輪一直無法避免的話題是Career Goal,而我總認為快消+耐消的背景,某種程度上限制了我,讓我不像諸如諮詢的小夥伴那樣有諸多可能性。
申請結束後,讓我意外的是:比起擁有一個板上釘釘的career goal,我更覺得身上的束縛鬆開了,不再覺得過去的工作經驗就框定了未來的可能性邊界,更期待走進一個全新環境探索更多的可能。
寫在最後的感謝
最後需要感謝我的諮詢老師和一起激烈探討的小夥伴們:
* 過程中互相打氣,一起做DDL戰士
* 沒有試圖把我塞進某個模板,而是幫我看清並相信自己經歷的價值
* 坦誠的分享對不同事件的看法,拓寬了我的思路和視角
同時也祝福正在積極準備申請的小夥伴:當你真正接納自己的來路,世界終將以你應許之地相報。

娟總
2024-25申請季
BeBeyond顧問
19+年輔導經驗

小C的確實一開始並沒有把目標放在哈佛,而是求穩為主,最想去的Yale。作為小C的培訓師,麼為什麼我會覺得她可以試試哈佛呢?
其實她的經歷很有意思,她有兩段主要的工作經歷:快消 + 耐消。 前者是管培,說明她受到了良好的General Management的訓練和培養。
後者是在一個文化、處境完全不同的耐消品公司做新產品新流程的推進。她提早被推進了一個極端複雜的環境,相當於是面臨了一個加大了強度的管理者的綜合挑戰。
這也是為什麼她並沒有那麼多典型的MBA學生的標配成就,不是學生會主席,沒有海外經驗。但是卻很有機會試試哈佛的原因。
申請的過程中,我們解決的最核心問題,也是怎麼去看待在第二份工作中,跨部門的拉扯、摩擦、進三步退五步的現實。 當我們認識到這些挫折更多的是“機會”——因為這種混沌和挫敗,恰好是個人的眼界、能力升級的契機——小C也是從保證完成任務的執行者,到navigate ambiguity, 權衡gives and takes等等在管理層更需要的能力和經驗。
最後她消化了這個不順,整理了這些逆境中的管理經驗,順利拿到了哈佛錄取。
如果你也是一位有著類似處境的外企人,處在職業的停滯期或瓶頸期,海外MBA也許是一個不錯的出路和跳板。
即便畢業回到起點,也會帶來增長的技能、無比豐富的經歷視野、和永遠可以託底的碩士學位。
如果你是一個非常有自驅力且在職場中得到了很好鍛鍊的人,那麼不管是申請MBA、還是未來的職場發展,only the sky is the limit!

Upcoming Event:
本週六7月26日下午3:00 pm,我們將邀請一位一直在“小眾”行業的歐洲MBA應屆畢業生Fei,和大家分享她繼加州納帕谷、雲南香格里拉、和法國波爾多&巴黎之後的新工作地點:巴厘島。
詳情請點選此處,或掃描以下二維碼直接報名。

更多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