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
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湖南師範大學官方微博引了胡適論教育的一段文字,遭到網上一些人的嚴厲指責。那些人強調胡適在解放戰爭期間站到了錯誤的一邊,指控湖南師大追捧“反動派”是“墮落”。隨後湖南師大修改了該微博,保留了胡適的那段話,但刪除了表明出處的“胡適”二字。一些人仍不依不饒,質問難道刪了“胡適”的名字就算完事了嗎?

▲湖南師範大學的原微博截圖。隨後湖南師大修改了該微博,刪除了表明出處的“胡適”二字。
老胡本不想介入這件事,網友有爭議屬於正常,但是看到湖南師大修改該微博後,我想說,這一修改其實沒有必要。胡適這些年在文化和教育領域總體是以正面形象出現的,大學的網上賬號引用他教育方面的言論不應存在什麼問題。胡適的那段話是:“教育是給人戴一副有光的眼鏡,能明白觀察;不是給人穿一件錦繡的衣服,在人前誇耀。”
只因為一些人發出質疑並攻擊,大學就真的不敢提胡適的名字了,這樣的後退不應出現。老胡寫這篇文章,尤其是不想讓湖南師大的這種後退成為一種示範。我們不能讓一部分人的激進態度把胡適的名字重新搞成中國社會的一個禁忌。

▲胡適(圖源:網路)
如果完整還原胡適,他無疑是個複雜的人物。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對推動中國文化教育的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但他在解放戰爭期間和之後站到了中國歷史進步的對立面,與當時已被人民拋棄的國民黨反動政府站到了一起,並且去了臺灣,這無疑是他政治上的汙點。大陸改革開放以後,以很大的胸懷解禁了對胡適的學術研究和紀念,但這些限定在了對他文化貢獻的領域裡,淡化了他當年的政治參與。大陸能夠更全面地看待一位歷史名人,不因他在歷史上錯誤的政治表現而牽連對他在其他領域做出貢獻的認知和評價,這是大陸思想解放和文化張力的表現。胡適這些年常被中國主流文化機構提及,當談到新文化運動以來的思想和文化變遷時,他在多數時候都是正面形象。
在中國大陸,目前有一些胡適的紀念物,比如在胡適的家鄉安徽績溪,胡適故居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京的北大紅樓裡設有胡適專題復原展,上海青浦福壽園有胡適的雕像。大陸有很多胡適作品的出版,包括他的全集,目前在網上可以買到北京大學出版社2021年再版印刷的十二冊胡適作品珍藏版。

▲位於安徽績溪的胡適故居。(圖源:網路)
網上有一些人翻胡適在解放戰爭期間和之後一段時間的錯誤政治表現,對他嚴厲批評,這沒有問題,那些事情當然是可以說的。但我認為,我們的主流文化機構不應當受那些表達的單方面影響,甚至產生畏懼,從而不敢堅持國家對近代歷史、特別是對新文化發展的基本態度,對網上的激進主張做屈從。
我也想對網上指責湖南師大的那些人說,請他們更多瞭解國家的統一戰線政策,我們的主流社會肯定胡適在文化教育等領域的貢獻,同時淡化他在那段時期的政治問題,這一態度是國家在新形勢下團結大多數人這個大政策的一個重要細節。湖南師大是教育機構,他們的官方微博引教育家胡適的一段有關教育的論述,這完全在我們國家文化政策的大框架之內。揪住在這種討論情境中被淡化的政治細節,並對湖南師大的正常做法上綱上線,迫使該校微博刪掉胡適的名字,這個結果對我們社會的開放與包容沒有好處。作為一種商榷,我想請他們剋制使用自己的這種輿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