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地鐵或將直通LAX機場,45年“斷鏈”有望修復

點選藍字關注! 更多洛城新聞推薦指數★★★★★
洛杉磯縣擁有超過一千萬人口,其大都會地鐵系統在去年運送乘客達3億人次。與此同時,洛杉磯國際機場(LAX)也是全球最繁忙、最重要的機場之一,2024年接待旅客超過7600萬人次。然而,儘管這座城市的交通系統遍佈全縣,卻始終無法實現從任何地鐵線路直接通往機場的連線,這一歷史性的“斷鏈”問題如今或將迎來終結。

至於為何始終沒有建設通往機場的地鐵線路,至今無人能給出確切解釋。一些人猜測,早年計程車行業可能從中作梗;也有人認為,是周邊社群曾低調反對此類建設;還有一種說法是,城市規劃者當年根本未曾考慮這一需求。無論真相為何,這一公共交通的缺失早已成為洛杉磯都市規劃史上一個難以解釋的“謎團”。
即便是洛杉磯政壇最資深的領導者也對此感到困惑。現任洛杉磯縣監事兼大都會交通局(LA Metro)主席賈尼斯·哈恩(Janice Hahn)就坦言,她也不知道為何地鐵系統繞過了LAX。賈尼斯曾在一次機場專案落成典禮上打趣道:“里根總統曾說,‘最可怕的一句話是:我來自政府,是來幫忙的。’在洛杉磯,這句話應該是:‘你能送我去LAX嗎?’”
賈尼斯政壇資歷深厚,曾任市議員、聯邦眾議員,其父肯尼斯·哈恩(Kenneth Hahn)也是洛杉磯政壇的傳奇人物,早在1980年,肯尼斯就設想要將輕軌延伸至機場。然而四十五年過去,儘管地鐵網路已覆蓋整個縣域,LAX依舊是例外。機場交通擁堵一直是洛杉磯生活的痛點,不論白天黑夜,通往各航站樓的環形車道幾乎總是癱瘓。
另一位曾任縣監事的政壇老將澤夫·亞羅斯拉夫斯基(Zev Yaroslavsky)在回憶錄中感嘆,地鐵綠線明明途經機場附近,卻最終止步於外圍,這一決策“毫無道理”。他甚至將這條線路稱為“摩西線”——旅客雖能望見“應許之地”,卻始終無法踏入。
多年來,地方政府嘗試過各種權宜之計,包括市區至機場的FlyAway巴士、專設的網約車停車場,以及與各地連線的巴士服務。但對那些習慣在世界各地機場輕鬆轉乘地鐵的旅客而言,LAX的現狀堪稱“落後”。無論是華盛頓的里根機場,還是舊金山、巴黎、香港等城市,地鐵直通機場幾乎已是標配。
那麼,為何不早些延長地鐵線路?障礙多種多樣:高昂的成本、社群阻力、以及對於機場擴建的敏感政治氛圍。多年來,“擴建”一詞幾乎成為禁忌,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一詞。任何試圖讓地鐵穿越機場的提議,都會引發激烈反對。出於對訴訟的恐懼,許多決策者選擇了沉默與觀望。
於是,旅客下機後,仍需搭乘接駁巴士或拖著行李走向遙遠的網約車區域——這一幕,幾代洛杉磯人早已司空見慣。
如今,這一僵局終於出現鬆動。兩個關鍵專案正在推進之中,有望徹底打通這一長期存在的交通斷點。其一是LAX機場正在建設的“自動旅客捷運系統”(People Mover),可將旅客快速運送至各航站樓;其二是地鐵K線將延伸至一個全新建設的“LAX/Metro交通樞紐中心”,位於機場外圍。
這意味著,未來乘客可以從好萊塢、聖費爾南多谷,甚至帕薩迪納直接搭乘地鐵,到達LAX交通樞紐後,無縫銜接“People Mover”前往航站樓,全程無需換乘巴士或依賴他人接送。
儘管原定於去年12月啟用的計劃未能如期實現,工程仍在持續推進,當前目標是在2025年12月正式啟用。哈恩對此表示樂觀,認為這個“困擾洛杉磯幾代人的噩夢”終將結束。
這一連線專案若能如期完工,將在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前夕完美收官,成為城市“國際亮相”的一大亮點。“如果想真正展示這座城市,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賈尼斯表示。她還指出,國際旅客往往期望抵達一座城市後,即可透過公共交通出行,而地鐵通達機場正是實現這一願景的第一步。“地鐵直達服務將真正把LAX送入‘國際機場俱樂部’。”
這項跨越數十年的工程若最終落地,將為洛杉磯交通史翻開新的一頁。儘管過去多次努力未果,但如今,夢想似乎觸手可及。正如賈尼斯所說:“我真的相信,這場長久的夢魘就快結束了。”
Rhythm Media
掃碼關注我們
格律傳媒 
做有格調的傳播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