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劇裡,萌寶助攻劉曉慶牽手小40歲男友,27歲霸總愛上45歲保潔阿姨。
年輕人正對戀愛腦重拳出擊,老年人卻把黃昏戀炒得熱火朝天。
最近央八有部熱播長劇《我的後半生》,又稱老頭版《玫瑰的故事》,就網羅了一眾中老年受眾。
兩部都是1V4戀愛,漂亮、年輕、學歷高、家世好的黃亦玫,換成了70歲退休喪偶,擁有紫金山腳下苜蓿園兩室一廳住房,高額退休金的文學老教授沈卓然(張國立 飾)。
有錢有房有文化,兒女有出息、不啃老,這樣的老頭一上新,看這哄搶程度,有哄抬登價之嫌。


偶像劇人厭狗嫌的爛梗,用在老年愛情劇還別有一番風味。
有菀菀類卿、替身文學。
電視臺新來的化妝師像經竟跟老頭前妻長得一模一樣,引來全家把她當前人的替身。

有高能量霸道阿姨上演強制愛,登堂入室強行跟老頭湊對子,為生米煮成熟飯,還給老頭喂壯陽藥;

連婚禮搶親這種爛俗劇情,也讓老年人演上了。

搶親表白也很粗暴、蠻橫:
老沈虛,我壯,跟他,你得照顧他20年,跟我,我能照顧你30年,而且我能跟你合葬,墓地都買好了,他不能。

搶完親後,開機車私奔,配上浪漫的bgm,68歲張豐毅、59歲鄔君梅同框演偶像劇竟一點不違和(國立叔你知道你輸哪了吧~


此劇聚焦老年人黃昏戀,新鮮是新鮮,卻也能理解為何豆瓣給出了5.4的不及格分。
大概沒多少年輕人想看半截身子入土的70歲老登遭美婦哄搶的男頻爽文,且其中暴露的陳舊家庭敘事、大中小登劣根性,赤裸得頻頻讓人想棄劇。


吵歸吵,煩雖煩,架不住收視高。
那就不如趁此感受一下現在的老年婚戀劇癲到了什麼程度?
開篇就放出大膽言論:
老頭一走,老太太越活越好
老太太一走,老頭說死就死


說得怎麼沒道理?一生不能獨立行走的老頭,沒了老伴,如同丟了魂,老太太沒了老伴,相當於丟掉了累贅,跟閨蜜旅遊攝影跳廣場舞,怎麼能不越活越好。
劇中,老沈的老伴去世後,他活得哀哀慼戚,恨不得隨老伴而去,中秋聯歡會上,朗誦給老伴寫的悼亡詩被哄下臺,一副深情被傷的模樣。

但這深情持續不過一年(劇中只持續了一集),住個院馬上就被小他20歲,溫柔美麗嬌俏護士長連亦憐(楊童舒 飾)迷得忘乎所以。

新人的出現,讓70歲古典文學老教授,彷彿回到青蔥時代,寫起了情詩,藏頭“連亦憐好”。

一輩子十指不沾陽春水,全靠老伴伺候的他,竟也開始洗手作羹湯,給新人煮個面還要用五朵西蘭花、兩個蝦、一個圓圓(疑似預製的)荷包蛋擺出“520”的造型。
誰說老頭不會浪漫,只是這浪漫專供年輕漂亮溫柔會勾魂的新婦,老伴伺候他幾十年竟沒吃過一頓他做的面。


誰說老年人保守?遇到生理性喜歡的,性生活大膽得不敢細想。
女兒在老父親家收到了粉色吊帶性感睡裙快遞,以為是嫂子填錯了地址,一問才知道原來老父親好這口。


此劇是懂流量的,六年前,蘇大強與保姆蔡根花的愛戀帶給觀眾的衝擊,至今餘溫未散。
這劇第一個女朋友上來就是天雷滾滾的老夫嫩妻,現實中這樣的不稀奇,搬上熒幕卻稀奇,看著嫌惡,卻實在獵奇,忍不住想看。
但一般人都懂,這麼優秀的醫務工作者上趕著住進他家,伺候他,給他做飯洗腳,圖什麼,圖他歲數大,圖他死得快?
丈母娘(許娣 飾)的擔心最接近現實,擔心她另有所圖,擔心外孫財產受損。
“鐵打的醫院,流水的病老頭”,還得是國產老太太最懂話糙理不糙的藝術。

只不過老沈和他子女,不知道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心安理得享受付出,還是真善美的代表,相信人間自有聖母在,竟從沒考慮過女方需求。
等談婚論嫁前,連亦憐跟老沈袒露心聲:想讓老沈把房子過戶給她兒子。她兒子有先天性血液病,做母親的覺得太虧欠,想給孩子一個保障。

劇集已經把這段美化了,原著裡連亦憐要了房子後又要70多萬存款,要的不少,現實裡一般子女不會答應的。
但按照劇裡連亦憐有苦衷且善良的人設,她帶給沈家的好處顯然更多。20年不用子女操心的高質量幸福晚年生活,就算要用一套房子交換,老沈和他子女也不虧啊。
但這一家子,別人單方面付出的時候他們迷糊,自身利益受損時瞬間清醒,兒子只同意給一半,老沈把這方案告訴朋友被提醒後,心馬上涼了半截:
你死了她兒子就有房了
那他們是盼你早點走呢,還是晚點走
這事她要同意了,你可就倒計時了


兒媳婦劉麗娜(梅婷 飾)有一句話形容得很精準:
你們沈家真虛偽
一邊拿來主義,一邊批判現實主義


老爺子、兒子都是家裡的甩手掌櫃,做家務做飯、照顧病人、修理房子等雜活,用著丈母孃全家,卻嫌棄他們小市民,管得寬。
丈母孃的確沒分寸,沒邊界,但有一句話講得有道理:“喝我煲的湯的時候怎麼沒叫我別管你”。
第二段戀情,老沈終於遇到了靈魂伴侶——一個熱愛崑曲的天文學家,兩人談起了風花雪月的“從前慢”戀愛,仰望星空、互通書信、互聊戲曲。
這段也是老沈付出最多的一個,靈魂伴侶生病,老沈都想把她接回家照顧。
還是丈母孃說了句母道話,老沈肩不能扛、手不能提,飯不會做、衣不會洗,把靈魂伴侶接來了,受苦受累的還是她女兒。
原來老頭的風花雪雨,需要兒媳婦買單。

真遇上一個能照顧他,帶他鍛鍊,可以解放兒媳婦的物件,老沈生理上精神上卻都看不上。

這部劇有它真實赤裸之處,也有它鬧騰、狗血之處。
這劇的確太能鬧騰,偶像劇的套路,全給老年人用上了。
老沈跟第二段靈魂伴侶聶老師的故事,像複製貼上《玫瑰的故事》劉亦菲跟霍建華的走向,從歡喜冤家、難分難解到生離死別。
第一次見面看彼此不太順眼,為崑曲中一個字的發音報紙上互懟,電話裡互嗆,誰知道後來關係那麼密切,兩人一起把冬天變成了春天。


唯一不偶像劇的是,聶老師突然暈倒,老頭一無所用,關鍵時刻,還得老太幫助老太。


第三段與工人階級勞動婦女呂原的故事,得知老沈的風流韻事,脫粉回踩,用最樸素的語言,說出最炸裂的話,“一年您就守不住了,不守男德”“誰照顧你,你就跟誰同床共枕嗎”。


男女在忠貞觀上的確相差甚遠,到老了,更是不裝了,攤牌了。老年相親節目裡,阿姨聽說相親物件老伴去世半年,就開始滿世界相親,本來就嫌他歲數大的阿姨,這下更忍不了了。


第三段尚屬阿姨的一廂情願,第四段總算勢均力敵了,就是很費老頭,半路殺出個阿姨前男友跟他雄競。
老沈跟樂阿姨(鄔君梅 飾)上山約個會都能把自己摔了,還得前男友張豐毅過來像扛麻袋一樣扛老頭下山。


害得老沈一把年紀還要上健身房舉鐵,增肌練臂力。

人家前男友不光身體好,能公主抱,還人狠話不多,解決好與樂阿姨之間的障礙——女兒不再反對了,買下樂阿姨想要的她父母旁邊的墓地,要跟她生同衾,死同穴,拿此作為告白禮物,老沈你拿什麼贏?

統觀老沈這四段戀情,基本涵蓋了生理喜歡、靈魂伴侶、生活搭子到替身文學(情感補償)。
老年人有他們的生理精神陪伴需求,也不臊於談性與愛,這些知識點早就被過去的相親節目科普了。
現在拍成電視劇,闔家去看,多數人只是看個樂子。
但看這劇我總想起很少被看到的老太視角。
劇情有沒yy不知道,現實中沈卓然這樣的條件的確不愁伴,但阿姨卻一定像劇中這麼閒,自己享受生活還來不急,哪還上趕著伺候老頭,除非有大魅力和誘惑,何況老年人秉持著能過過,不過就拉倒,哪有像呂阿姨這樣強制愛的。
劇中,老沈的黃昏戀建立在兒媳的兜底,以及不被道德要求一定要帶孩子上,換了老太一定會先被指責一番。

還有老沈失語的亡妻,老沈與連阿姨你儂我儂時,只有女兒在替她不值。
彭玉蘭仰慕老沈,是因為前夫是大老粗,不許彭玉蘭學習向上,還家暴,彭玉蘭離婚後一直獨身,會覺得寂寞,就想找一個有文化的、體貼的知識分子。
她對老沈付出得越多,越讓人感動她一生沒得到情感回應的悲哀。

劇集之外,採訪老年人婚戀觀時,男人的需求從20歲到80歲一直沒變過,要顏值高、身材好、能幹活。
這位上海爺叔倒是實誠,說顏值高於一切,顏值高了一切都有了,態度有了,關係好了,性生活和諧了,心情開心了。

阿姨也有說法的,你找長得好看的,好看的為什麼找你啊。

這位漂亮,有經濟實力的60歲阿姨,就想找四五十歲的中年人。

至於那種想找能伺候自己又不花錢的老頭,阿姨也有話回敬:
找老伴就找老伴,不是找奴隸


關於老頭的需求,我們已經被輸入太多,這部劇也是老頭視角的黃昏戀。
什麼時候拍個老太版《玫瑰的故事》,不一定1V4,1V1就可以。
就像劇中的沈卓然一樣老了不帶孫子孫女,不給兒子省吃儉用攢錢,把時間和金錢花在戀愛和享受上,那還算有點新意。
借前文提到的那句臺詞來說,老頭一走,老太太越活越好,那便讓我們看看老太太能活得有多好。



若喜歡本文,還請三連支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