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美國參議院開始審議“大而美法案”(Big and Beautiful)草案。已經緩和的馬斯克與特朗普的衝突,隨即爆發了第二回合。
馬斯克在X上發文痛批該法案,“將摧毀美國數百萬個就業崗位,並對我們國家造成巨大損害……極其瘋狂且具破壞性,給夕陽產業提供施捨,卻嚴重傷害未來產業”。
29日,特朗普透過福克斯新聞回應:馬斯克有點沮喪,他的近期行為不當,“關於電動汽車的強制政策,對他來說是一件很難的事。你知道,我不希望每個人都必須擁有一輛電動汽車。”
特朗普這次沒有暴跳如雷,而是暗戳戳地提醒公眾,馬斯克極力反對“大而美法案”的原因是:他的電動汽車利益因此受到了損失。
特朗普自打自臉的表演,大家也早已看慣。他跟馬斯克如膠似漆的時候,還買了一輛特斯拉Model S紅色電動汽車以示支援,兩人一起體驗新車,親熱得跟要搞車震似的。
翻臉後,特朗普就把車給“扔了”,還噴電動汽車“會爆炸”。
雖然馬斯克在共和黨一些大佬的勸說下,向特朗普服了個軟,修補了關係,但“大而美法案”的出臺還是令他忍無可忍。
不過,對特朗普小集團來說股市大起大落,確實有利可圖,但對馬斯克這樣一位實業家來說,卻是損失不少,連他的股東們都十分不滿。
“雙簧論”很牽強,或許是有些人既想粉馬斯克,又想粉特朗普,不願看到愛豆互撕吧。
跟特朗普相比,馬斯克還算是一個有理想有原則的人。否則他去當他的富家翁就可以,沒必要將自己置於危險的政治鬥爭之中。
只要馬斯克跳出政治圈,共和黨和民主黨誰不得抱著他親一口。
但馬斯克“執迷不悟”,6月30日,他再發數十條帖文,指責那些支援該法案的議員應該感到羞愧。
他表示,如果法案透過,第二天他就會成立第三黨-“美國黨”。
7月1日,據美聯社、新華社等媒體訊息:美國參議院以51比50的票數透過該法案。
此前,在5月22日,眾議院已經以215票對214票透過該法案(初版)
參議院此次透過的是修訂版,法案將回到眾議院表決,如果透過,將交由美國總統特朗普簽字生效。
特朗普希望“大而美法案”在7月4日之前(獨立日)獲得透過,眾議院議長約翰遜表示,國會將在總統設定的最後期限前爭取透過該法案。
由於之前兩次表決共和黨都是一票險勝(萬斯投了決定性一票),因此,共和黨只能說是謹慎樂觀,前提是在投票時不能有“叛徒”。
馬斯克則再次強調,如果這個瘋狂的法案被透過,“美國黨”將在第二天成立。他還說,美國兩黨其實是一個“單一政黨”,美國需要有替代選擇。
他昨天還轉發了一張美國網友製作的債務增長表,紅藍接力。他寫道:他們只是假裝有兩個黨派,實際上卻是一個統一的政黨。
我們早在中學課本里就知道,驢黨、象黨都是資本主義政黨,都是為資本家服務,沒有什麼本質區別,只是因為代表的利益集團不同,形成了兩個派系。
馬斯克發現這個秘密雖然有些晚,但畢竟思想上在覺悟。
民主黨和共和黨,是美國政治鬥爭的沉澱物,就像兩個沼澤,任何政治人物不是陷入這個沼澤,就是陷入那個沼澤。
第三黨,就是第三條路。但想在兩個沼澤之間闖出第三條路,則是比登天還難。
美國曆史有過一些第三黨,比如社會黨、共產黨、還有自由民意黨、綠黨、茶黨……但最終不是被幹掉(總統候選人坐牢),就是被兩黨吞噬(比如傾向社會主義的桑德斯只能加入民主黨參選總統)
法國和俄羅斯也是總統制,但它們的議會里有N多的小黨派席位,只要小黨的支援率越過門檻,就能獲得相應席位。更不要說英國、德國這樣的議會制國家,連綠黨都可以到內閣裡攪和。
美國則不一樣,別說總統,它連國會參眾兩院也永遠是兩黨壟斷席位。
這次參議院50比50(議長萬斯未投票之前),就是兩黨對決,所謂“反水票”,也只是共和黨有人反水,沒有其它黨派什麼事。
因為基層選舉規則就是“贏者通吃”,議員、行政首長皆是如此。
比如近日的民主黨紐約市長候選人黨內選舉,可能大家都知道,33歲的穆斯林、民主社會主義者、激進左翼分子馬姆達尼贏得了勝利。
如果他不代表民主黨,而是以第三黨或獨立候選人身份參選,那麼,沒有了民主黨的平臺和資源,他在11月選舉中必敗無疑。反之,勝券在握。
馬姆達尼讓特朗普很緊張,共和黨準備聯手民主黨建制派,在11月將他拉下來。如果他支援率還居高不下,就找個罪名逮捕他,如果連罪名都找不到,那就是他的不幸了,手段有的是。
馬斯克之前可能受到了馬姆達尼勝利的激勵,但馬斯克的理想更為遠大,他要建立第三黨在沼澤中闖出一條新路。
如果第三黨成形,那麼,他雖然沒有參加總統大選的資格(出生地在南非),但他可以推出自己的總統候選人。
從馬克斯對“大而美法案”的種種抨擊來看(主要是無限拉高債務上限、劫貧濟富、打壓新能源產業……),他是想砸爛這個舊美國。
然而在根深蒂固的“兩黨政治沼澤”中建立一個有競爭力的第三黨,又談何容易?
馬斯克在6月初,曾發起建立第三黨的網路投票,有120萬美國網友參加。82%的人投了贊成票。大家爭論點在於,新黨該叫什麼名字?“美國黨”只是他暫定的名稱。
找一家可靠的民宅,二樓開會,出入不要過於頻繁,窗臺上放盆花。
會議期間,如果遇到有疑似FBI的暗探到樓下套話,立刻分散撤離。
轉移到紐約附近的小城布法羅,租一條紅色的遊船在南邊的湖面上繼續開會。
在船艙裡喊口號時,務必要小聲一點。會議結束時,湖面上已是暮靄沉沉、漁火點點。
大浪淘沙,歲月無情。只有百折不撓的人,才能走到勝利的那一天
美國這個地方,環境很複雜。更多的建議也給不了,道路要自己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