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有錢是有原因的,都在做….

很殘酷的真相,這個世界即便是投資理財,富人和窮人能買的資產標的都是不一樣的,有一些的准入門檻直接把窮人拒之門外。為什麼富人越來越有錢,窮人越來越窮?賺錢的秘訣不是勤勞,而是認知和選擇。
富人都在做資產性收入,窮人只是單一的勞動性收入。
富人富在大局觀和資產佈局,窮人只知道勤勞工作,卻不懂藉助資產性收入給自己帶來源源不斷現金流的真相。如果你想要突破現在自己的認知,想要構建自己的財富賺錢體系,苦於不知道如何做,這篇文章建議你花幾分鐘認真讀完,開啟你財富覺醒的時刻。
今天想給大家嘮一嘮,什麼是勞動性收資產性收。當你瞭解這兩類收入後,就會思考如何增加財產性收入而不再是隻執著於單一的勞動性收入。
勞動性收入簡而言之,就是直接參與勞動活動(包括體力或腦力勞動)所獲得的經濟報酬,本質體現“按勞分配”原則。其核心特徵是勞動付出與收入直接掛鉤,核心是“勞動創造價值”,其範圍覆蓋所有透過直接勞動獲得的報酬形式,既包括傳統工資,也涵蓋靈活就業和新經濟形態下的收入。
資產性收入指透過資本、技術、管理等要素參與社會生產和生活活動產生的收入,主要博阿凱家庭擁有的資產(如銀行存款、有價證券)和不動產(如房產、車輛)帶來的收益。

核心特徵與型別

  1. 非勞動性與工資等勞動收入不同,財產性收入源自資產本身的增值或收益。例如:
    • 租金收入(房屋出租)
    • 投資收益(股票分紅、基金獲利)
    • 利息收入(銀行存款、債券利息)
美國個人資產性收入主要包括利息、股息等資產收益以及房屋租金收入。資產性收入是美國家庭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佔比重僅次於薪資收入。
美國家庭投資分成兩部分:保障性投資和積累性投資,所謂保障性投資,就是購買保險,為自己免除後顧之憂。投保內容涵蓋方方面面,如房屋、汽車、人壽、醫療、養老、教育等。資產性投資,也就是購買股票、基金、債券等金融產品以及投資房地產等,由此獲取財產性收入,積累財富。
反觀,咱們中國老百姓,勤勤懇懇一輩子,攢錢給子女買房子,或者單一的存在銀行,資產組合嚴重不合理,似乎老百姓只知道買房子,存銀行。房產佔家庭總資產比例過高,金融資產以短期理財為主,缺乏長期規劃,自己管控風險多數無法跨越較大週期,房產等不動產存在短期應急變現難度大的問題。
還有一個看不到的隱形的可怕的事情,存款這種方式難以抵禦通貨膨脹,除了擁有流動性、安全性,收益率實在難堪。老百姓指望佔資產大頭的房子能過保值增值,稍微有點兒閒錢又在股市上追高殺跌投機一把,高收入人群的資產組合合理,金融投資方面又有碾壓普通人的優勢,普通收入和高收入人群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
地產的灰犀牛已經兌現成驚天大雷,老齡化的灰犀牛越來越近,辛苦一輩子的老百姓,吃了不少苦,存了一點錢兒,房地產不再保值、大部分城市房價都在下降,透支了普通人20-30年的青春,不敢隨意換工作、加班加點做職場牛馬、家裡老人病了,都不敢輕易請假照顧老人,試問這種勞動性收入的人生,手停口停的人生有多被動?
選擇不對,努力白費。如果你現在不開始進行自己的資產性收入的佈局,你的孩子大機率還是要重蹈覆轍你的人生,為了碎銀幾兩,在這喧鬧又殘酷現實的生活中像老黃牛一樣付出,最後落得一身病急,沒存下多少錢,被家庭開支和通貨膨脹吞噬你辛苦賺來的錢。
如果你有耐心讀到這裡,請馬上梳理你手裡的錢。分配在不同賬戶裡。做好保險配置、活期用錢的賬戶後,要做一些錢生錢的資產組合投資。讓資產性收入成為你人生的主要收入來源,這個時候你才能真正的實現"稅後收入",不用擔心有一天失業,沒有工資收入的不安,現金流不能斷。
制定你的家庭資產/負債表,讓資產多一些,制定自己的目標。
孩子教育金、老人養老金、自己和配偶的人生鬆弛資金賬戶,可以透過貨幣基金、納指定投、美債購買、或者一部分股票來實現。這部分對認知要求蠻高的,需要你瞭解國內和海外的貨幣基金、就是資訊差的問題,比如我最近買的一款美元貨幣基金,近一年收益率4.97%,能跑贏2點多的通貨膨脹,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錢放在賬戶裡在貶值。
除此之外,股票買了七支,準備持有一年以上,堅持長期價值投資,不追求波段炒股,交給時間和耐心。
還有很多年前買的4點多、3.5的儲蓄險和還沒有交完保費,但是讓我強制儲蓄了不少,而且裡面的利息是按照終身複利4點多和3.5在裡面累計生息的,這個免打理免稅的資產是我一輩子的現金流賬戶,因為當時買的比較多,所以再過5年,我的賬戶裡大概有400多萬的活錢資金【不包括我購買的儲蓄險】想用的時候可以隨時用,不想用的時候就一直在裡面按照複利計算利息。這部分錢我大機率不怎麼用,因為自己還一直有賺錢能力,而且銷售這份職業收入其實沒有上限,能賺錢的地方很多,會繼續投入在資產性金融產品中,進行現金流的被動收入。
除了上面這些,還有我這幾年在配置的香港儲蓄險,有5年期保證單利4.36%的美債平替產品,也有10年20年複利收益可達4%+,5%+的產品,這些產品在我生命週期和人生品質提供了充足的現金流保障。
納指ETF定投了2支,這兩支ETF也會給我的人生帶來源源不斷的被動收入。
最重要的是,這幾年我一直在投資自己,讓自己變成稀有資產,源源不斷帶來收入,存錢攢錢,找到好的金融資產標的進行資金配置,你的人生是想擁有2000萬、3000萬?還是5000萬還是9位數的資產現金流?看似遙不可及,其實對於有高認知和很強執行力的人來說,不難,堅持資金配置的多元化,多學習,多關注這個世界的資訊差,找到好的資產,堅定不移的進行配置。
寫在最後,關於資產性收入,其實不難,開啟自己的意識,和有經驗的人交流溝通,用資訊差和終身學習來為自己的財富加上翅膀,不要再單一的買房或者存在銀行,如果你不改變,你的人生收入天花板肉眼可見,有點兒可惜。
歡迎一起交流探討。
過完文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