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東部康涅狄格州的四口之家——克里斯蒂娜·艾倫(43歲)夫婦,兩個孩子年紀相仿,在學齡前階段時,他們不得不靠信用卡支付保育費,累計債務高達1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08.89萬元)。即便如今小兒子已經到了小學畢業的年紀,他們依然未能還清債務……


來源|日經中文網(ID:rijingzhongwenwang)
封面來源|日經中文網
“學校又放假了,該怎麼辦呢?”住在紐約市布魯克林區的雙職工母親——40多歲的珍妮·伍德,每當孩子的小學放假時,都不得不為兩個孩子尋找託管場所,同時還要精打細算應對高昂的費用。

每逢停課,
每個孩子需額外支出180美元
紐約市公立學校每年的上課天數為180天,少於日本(每年約196至205天)。除了長達兩個月的暑假,學期中還有約30天的假期。在美國,一般來說小學生這樣的年幼孩子需要始終受到家長的監護。
對於無法請假,又沒有家人幫忙照顧孩子的雙職工家庭來說,唯一的選擇就是聘請保姆或讓孩子參加名為“營地”(Camp)的民間課外活動專案。
然而,這些服務價格不菲。今年1月,伍德在曼哈頓辦公室附近找到了一家託管服務,時間為上午9點到下午4點,每個孩子的費用是180美元(約合人民幣1306元)。相比之下,住家附近的營地費用稍低,但託管時間僅到下午3點,不太實用。她憤怒地表示:“學校一放假,我們就不得不承擔高額的額外支出”。

紐約市的一所公立小學,對於家庭而言,育兒的經濟負擔相當沉重
住在曼哈頓的教師薩菲婭·薩比婭(40歲)預計在5月生育。考慮到產假結束後需要復工,她事先調查了保育機構的收費情況,發現“附近的保育費在每月1500至2000美元左右(約合人民幣10887元至14516元)”。她坦言,這樣的費用會讓家庭可支配收入大幅減少,甚至影響整體生活,“心理上根本無法做好準備”。
新冠疫情後的勞動力短缺和通貨膨脹,進一步推高了美國的保育費用。紐約市今年1月釋出的育兒費用調查報告顯示,2024年家庭托育中心(私人經營的小規模託兒所)的嬰幼兒保育年均費用為27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3.35萬元),大型托育機構的費用則高達39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9.07萬元)。相比疫情前的2019年,分別上漲了79%和43%,漲幅遠超同期紐約市的通貨膨脹率(20%)及平均時薪增長率(13%)。

保育費高昂,
導致家庭債務累積15萬美元
保育費過高的問題不僅限於紐約。根據全美保育費用資料庫統計,2022年,各地區學齡前兒童的全日託管年費用(中位數)在99萬至235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80萬-11.41萬元人民幣)之間,相當於家庭平均收入的8.9%至16%。而學齡兒童的課後託管年費用則在90萬至139萬日元(約合人民幣4.3萬-6.75萬元)之間。
對於育有兩個或更多年幼孩子的家庭來說,保育費甚至可能超過全美平均年住宅租金(2022年約合人民幣11.16萬元)或公立大學的學費(約合人民幣7.28萬至19.41萬元)。
美國東部康涅狄格州的四口之家——克里斯蒂娜·艾倫(43歲)夫婦,兩個孩子年紀相仿,在學齡前階段時,他們不得不靠信用卡支付保育費,累計債務高達1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08.89萬元)。即便如今小兒子已經到了小學畢業的年紀,他們依然未能還清債務,被迫推遲了大學學費儲蓄計劃。

移民推動人口增長,
但出生率卻急劇下降
美國在發達國家中仍然是人口持續增長的國家。然而,這主要是由於移民人口的增加,掩蓋了國內出生率下降的事實——即所謂的“隱形少子化”現象。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資料,美國女性的總和生育率在2023年降至1.62,自2007年以來,始終低於維持人口數量所需的2.1這一水平。

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CBO)在2025年度人口動態預測報告中指出,如果移民數量歸零,美國人口將在2033年後開始減少。
隨著房價和生活成本的上漲速度超過工資增長速度,加之許多年輕人揹負學生貸款,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推遲或放棄生育。
即將生育的薩比婭表示,自己和丈夫在十年前開始交往時就討論過生孩子的問題,但“由於經濟壓力,我們不斷推遲生育計劃”。

美國的育兒支援在發達國家中處於最低水平
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兼職副教授洛麗·馬爾多納多警告稱:“如果年輕一代對未來的悲觀情緒加劇,少子化可能會進一步加速”。
馬爾多納多指出,“在所有發達國家中,美國的(聯邦政府層面)育兒支援最為薄弱”。美國至今未能在國家層面推出帶薪產假和育兒假制度,現有的托育補助也僅限於貧困家庭。
即便是宣揚“傳統家庭價值觀”的特朗普政府,在育兒支援方面也並不積極。
調查保育費問題的非營利組織“美國兒童保育意識”(Child Care Aware of America)在今年1月底對特朗普政府凍結聯邦育兒補助資金表示強烈擔憂,稱此舉可能導致育兒服務中斷。
此外,特朗普政府要求聯邦僱員立即全職返回辦公室上班的決定,也引發了混亂。一名曾在聯邦政府承包企業工作的女性在社交媒體上發帖稱:“根本無法繼續工作。”
特朗普一再強調“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但對於美國未來的支柱——年輕家庭來說,生存環境變得更加嚴峻。

文章轉載自日經中文網
關注檢視更多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