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不喜歡來美國玩兒了?川普上任後赴美旅遊外國人數量暴跌

《紐約華人資訊網》出品,轉載須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華盛頓郵報報道 自川普重返總統職位以來,外國人赴美旅行人數大幅下滑。
華盛頓郵報報道截圖
業內專家指出,原因不難理解:包括歐洲遊客被關押數週事件在內的有關遊客被拘留和遣返的報道,引發了人們對入境美國時遭遇不愉快經歷的擔憂。一些國家加強了對赴美旅行的安全警示,而川普頻繁變動的關稅政策也加劇了國際緊張局勢。

根據美國商務部下屬國際貿易署的資料,上個月海外訪美遊客數量同比減少近12%。此前2月份的同比跌幅為2%,如今的降幅是自新冠疫情初期以來的首次明顯下滑。

業內專家預測,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可能將導致數十億美元的旅遊收入損失。
部分原計劃赴美的遊客對川普政府的政策感到不安,另一些人則對其言論感到憤怒,也有人對自身安全產生懷疑。據《金融時報》報道,歐盟已開始為赴美官員配發一次性手機,以防止遭到美方監控。
“國際旅客選擇避開美國的反應完全在意料之中,”旅遊經濟公司(Tourism Economics)總裁亞當·薩克斯(Adam Sacks)表示,“從政策到言論,川普政府的種種做法分裂性強、對抗性強、孤立性強——每一項新政策及其伴隨的言辭都讓局勢雪上加霜。”
某些國家和地區的訪美人數下降尤為明顯。根據國際貿易署的資料,今年3月,來自西歐的訪美遊客同比減少了17%,中美洲減少了24%,加勒比地區則減少了26%。

根據國際貿易署的資料,這一統計依賴於外國遊客在入境時提交的I-94表格,該表格作為基本的入出境記錄,用於統計所有非美國公民、非移民身份且在美停留一晚以上的旅客,無論是出於度假、商務還是探親等目的。
目前這些資料仍屬初步階段,因為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資料尚未上報,尚未計入國際貿易署的統計。但在往年,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後,赴美遊客最多的國家通常包括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英國、日本、韓國、中國、印度、澳大利亞、巴西和哥倫比亞。
3月份,來自這些國家的訪美遊客數量幾乎全線下跌:哥倫比亞遊客同比減少33%,德國減少28%,西班牙減少25%。
亞當·薩克斯指出,許多歐洲人現在選擇在本地區內旅行,而不是前往美國。未來他們可能會把旅行目的地轉向加拿大、墨西哥或加勒比地區。
業內專家也提醒,旅客到訪量的年度波動屬正常現象。例如,去年的復活節假期在3月,而今年則在4月,這影響了旅行高峰期的比較。此外,去年2月還多出一天(閏年)。
美國旅行顧問協會副總裁邁克爾·肖蒂(Michael Schottey)表示:“我們無法確定這些因素在長期內會產生多大影響。目前很多判斷還需要觀望。”
在川普開啟第二任期之前,美國的旅遊業原本正在逐步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現在,這一趨勢顯然受到了新的挑戰。
美國旅遊協會(U.S. Travel Association)估計,去年旅遊業為美國經濟注入了約1.3萬億美元,支撐了1500萬個就業崗位。然而,該協會發言人艾莉森·奧康納(Allison O'Connor)表示,今年旅遊人數的下降趨勢令人擔憂。
她指出:“我們認為這背後有多種原因,包括美元走強、簽證等待時間過長、對旅行限制的擔憂、對美國是否仍歡迎遊客的疑問、美國經濟放緩以及最近的安全問題。”
亞當·薩克斯則認為這些下降資料“預示著今年餘下時間會更糟”。如果趨勢持續,他預計“全年遊客數量將下降超過10%”,可能帶來約90億美元的旅遊收入損失。

加拿大曆來是美國最大的國際遊客來源國。根據美國旅遊協會的估計,加拿大每年約有2000萬人次赴美,主要在冬季避寒,並在佛羅里達州、亞利桑那州和加州等地消費超過200億美元。然而,自從川普宣佈關稅政策後,加拿大前總理賈斯廷·特魯多曾呼籲國民多購買本國商品,並在國內度假。
加拿大政府的初步資料顯示,截至今年3月,加拿大人駕車赴美的數量同比大幅下降近32%,搭乘飛機從美國返回加拿大的居民數量則下降了13.5%。
這表明川普政府的貿易和邊境政策正在產生連鎖反應,不僅影響國際關係,也正在對美國旅遊業和地方經濟帶來實質性衝擊。
與去年3月相比,來自墨西哥的赴美航班人數在3月下降了近17%。關於陸路入境的資料尚未公佈——陸路是墨西哥入境人數的最大來源。
亞當·薩克斯表示,政府的政策“完全改變了國際遊客對美國的旅遊態勢”。
在回應關於旅遊人數下降的評論請求時,白宮表示,川普的政策將有助於提升美國的形象。
白宮發言人安娜·凱利(Anna Kelly)在接受《華盛頓郵報》採訪時表示:“川普總統的議程是讓美國再次富強、安全、美麗,這將使美國人民和國際遊客都受益。”她還提到,2026年將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共同舉辦的世界盃,以及2028年在洛杉磯舉行的夏季奧運會,都是“展示美國偉大之處的時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