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的人生下半場,她想突破枷鎖,自由一些、自我一點,追逐自己喜歡的樣子,找到自己舒服的狀態,懂得珍惜自己愛自己。這個課題,賈玲用了42年,太多人需要用上一輩子。04越來越明白一句話,終其一生,我們也不可能做到讓所有人都滿意。無論你以何種身份,演繹著怎樣的劇本。胖的時候,賈玲沒逃掉身材被取笑;瘦的時候,賈玲沒逃掉顏值被審判。《你好李煥英》的時候,沒逃掉被觀眾嘲笑:“雖然你電影賣了40多億,雖然你春節檔票房第一,雖然你破了中國票房最高女導演紀錄。但你不結婚,沒有孩子,你就輸了呀。”《熱辣滾燙》的時候,沒逃掉被指摘:“雖然你票房破了100億,雖然你瘦了,可是你變醜了,可是你不好笑了,可是,你……”雖然,可是……這個可怕又可笑的句式。究竟多大比例是為了別人好的懇切建議,多大比例是根本見不得別人太好的萬能轉折呢?人性的複雜,在於對別人要求完美無缺,對自己要求“活著就好”。也在於,總是對那些已經足夠勵志、足夠優秀、足夠完美的女性,銬上更多枷鎖。他們喜歡調笑著問餘秀華:“你寫詩是不是為了討好男人?你離婚到底花了多少萬?”他們喜歡盯著吳豔妮:“你比賽還化那麼濃的妝?你一個運動員怎麼能穿連體衣?”他們喜歡執著於問楊麗萍:“你為什麼不結婚?為什麼不生孩子?”一個人最大的愚蠢,總想法設法干涉別人的活法。一個人最大的清醒,則是在某個瞬間,在某一日,我們終於領悟:生命太過寶貴。要允許別人做別人,允許自己做自己。每個靈魂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路上修行,按照自己的節奏,追逐著自己的快樂與活法。惡意的話,少說一點。傷人的事,少做一點。“尊重別人,是為人處世必修的課程。尊重自己,是堅守靈魂深處的自由。”寫到這,又想起了那句最可笑的評論:“賈玲背離了初心。”這過於短暫又漫長的一生,什麼是初心呢?四十歲重新出發,不再只為討好別人而活,愛自己、取悅自己,才是從來不該改變的初心。“展翅高飛,衝破雲霄,當你像飛鳥一樣飛往你的山,才能見證到更美的風景。”爬出泥潭的賈玲早就通透,還有多少“我們”,尚困在其中。—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