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玲“反彈”,終於沒人罵了

Dec.
24
灼見(ID:penetratingview)
這個課題賈玲用了42年,太多人需要用上一輩子。
作者 | 脆皮先生

01
許久未公開亮相的賈玲,前幾天突然衝上了熱搜。
在與新華社記者的對話中,賈玲第一次正面回應了自己“體重反彈”相關的話題,沒有做任何的避諱。
她笑著回答,自己其實明確感受到了成功瘦身後,觀眾緣開始鬆動了。
對著確實圓潤了一些的臉,也大方承認,“這不反彈了嘛,彈一彈,觀眾還能適應適應。”‍‍
依然幽默、得體,高情商。
“可以慢慢再重新培養感情,沒關係的。給觀眾一點時間,也給我自己一點時間。”
就像她自己深信的那樣:體重少了,魂又沒換。
與以往每一次現身,都大批次攻擊不同的是——
這一次,評論區終於沒人罵了。
取而代之的成了:
2024年的最後十幾天裡,終於可以恭喜賈玲,爬出泥潭第一步。
02
賈玲跌入泥潭的第一步,是從減肥成功且電影取得不錯票房開始的。
“不喜歡她了。”
“不搞笑了。”
這樣的聲音反反覆覆,不絕於耳。
整個人脫胎換骨,她接到了世界知名品牌的代言,底下也湧出一堆人的抵制——
“拉低品味”,“以後不會買了”。
七月底,巴黎奧運會開幕式,作為Prada代言人、票房百億級女導演,帶著一張自信的東方面孔,賈玲代表著中國,作為中國演員、中國導演、中國的驕傲在全世介面前亮相。
一身黑色西裝,一頭利落盤發,氣場強大,往那一站,掩飾不住的是整個人的舒展幹練。
成功走向另一個level,再次用實力證明了自己的賈玲還是被討厭了,還是沒逃過審判和圍攻。
明明依然身材苗條,評論區卻睜著眼說瞎話:
“這個胖子是誰。”
明明笑起來還是很明媚,評論區卻不允許一個瘦了那麼多、一個42歲的女性臉上出現皺紋:
“笑起來太可怕了。”
“褶子能夾死蚊子。”
最讓我無法理解的,是有些莫名其妙的鋪天惡意……
回答一下上面的問題吧——
這個“胖子”是誰?是比你優秀,還比你努力的人;
臉上的皺紋,不是瘦下來的代價,那是歲月曆練的痕跡。
有些人啊,永遠看不見別人發光的地方,只會盯著別人的臉、身材,評頭論足。
可最奇怪的是,減肥成功在普通人那裡,從來都是萬人喝彩的精彩勵志故事。在賈玲這裡,卻一次次朝向了不可思議的走向。
03
減肥成功後的賈玲,好像做錯了一件天大的錯事。
胖的時候有專屬的可愛、招牌的酒窩,可200斤到120斤,艱難瘦下來的健康、精氣神,不只是賈玲,也是所有被肥胖困擾過的人夢寐以求的東西。
其實,“不討喜了”才是很多人批判她的,一個主要原因。
有些人的邏輯是什麼呢?
以前你那麼會賣醜,那麼會逗我笑,現在怎麼能突然變了?
不是擔心賈玲會失去喜劇人的“天賦”,他們只是困在刻板印象裡,按照自己的標準,定義著“討喜”二字。
忘了“男人都喜歡,女人不嫉妒”,只是我們給她的枷鎖;忘了賈玲最爆火的時候,也是她最瘦的時候。
2010年的第一次春晚亮相,那時的青春靚麗和12年後的自信從容的臉,只是兩種不一樣的美。
不是不愛笑了,現在的賈玲,只是終於可以想不笑時不笑了。
她依然愛笑,毫不遮掩、肆無忌憚的笑,只是不用非得站在喜劇人的舞臺上。
不是不樂觀了,現在的賈玲,只是找到了自己更喜歡的生活方式。
胖胖的樣子,更多時候是在取悅別人。可人終有一天會明白,生命只有一次,你想怎麼活就該怎麼活。
人生的意義,在於取悅自己。
以前總是哈哈大笑,看起來無憂無慮的歡樂喜劇人賈玲,其實也一直被焦慮困擾著。
參加綜藝節目的時候,她會害怕被觀眾發現自己並不是無時無刻都好笑。看著滿座的觀眾,她也會質疑自己,是不是配得到那些掌聲。
哪有天生的喜劇人,只不過在女性天然不佔優勢的喜劇市場,為了生存,她們學會了藏起眼淚與悲傷。
一次採訪上,賈玲曾對魯豫坦言,自己曾經有討好型心理。
她舉了一個例子——
如果一群人在一個氣氛裡,出現了一點點尷尬,以前的她一定會跳出來說個笑話,現在的她會看心情,會看自己當時是不是累了。
“我在關注我這個人,希望能快樂。”
四十歲的人生下半場,她想突破枷鎖,自由一些、自我一點,追逐自己喜歡的樣子,找到自己舒服的狀態,懂得珍惜自己愛自己。
這個課題,賈玲用了42年,太多人需要用上一輩子。
04
越來越明白一句話,終其一生,我們也不可能做到讓所有人都滿意。無論你以何種身份,演繹著怎樣的劇本。
胖的時候,賈玲沒逃掉身材被取笑;瘦的時候,賈玲沒逃掉顏值被審判。
《你好李煥英》的時候,沒逃掉被觀眾嘲笑:
“雖然你電影賣了40多億,雖然你春節檔票房第一,雖然你破了中國票房最高女導演紀錄。但你不結婚,沒有孩子,你就輸了呀。”
《熱辣滾燙》的時候,沒逃掉被指摘:
“雖然你票房破了100億,雖然你瘦了,可是你變醜了,可是你不好笑了,可是,你……”
雖然,可是……這個可怕又可笑的句式。究竟多大比例是為了別人好的懇切建議,多大比例是根本見不得別人太好的萬能轉折呢?
人性的複雜,在於對別人要求完美無缺,對自己要求“活著就好”。也在於,總是對那些已經足夠勵志、足夠優秀、足夠完美的女性,銬上更多枷鎖。
他們喜歡調笑著問餘秀華:
“你寫詩是不是為了討好男人?你離婚到底花了多少萬?”
他們喜歡盯著吳豔妮:
“你比賽還化那麼濃的妝?你一個運動員怎麼能穿連體衣?”
他們喜歡執著於問楊麗萍:
“你為什麼不結婚?為什麼不生孩子?”
一個人最大的愚蠢,總想法設法干涉別人的活法。一個人最大的清醒,則是在某個瞬間,在某一日,我們終於領悟:
生命太過寶貴。要允許別人做別人,允許自己做自己。
每個靈魂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路上修行,按照自己的節奏,追逐著自己的快樂與活法。
惡意的話,少說一點。傷人的事,少做一點。
“尊重別人,是為人處世必修的課程。尊重自己,是堅守靈魂深處的自由。”
寫到這,又想起了那句最可笑的評論:“賈玲背離了初心。
這過於短暫又漫長的一生,什麼是初心呢?
四十歲重新出發,不再只為討好別人而活,愛自己、取悅自己,才是從來不該改變的初心。
“展翅高飛,衝破雲霄,當你像飛鳥一樣飛往你的山,才能見證到更美的風景。‍”
爬出泥潭的賈玲早就通透,還有多少“我們”,尚困在其中。
— THE END —
☀本文選自脆皮先生(ID:cpxs2009)。個人簡介:脆皮先生,一枚新晉奶爸,創業公司高管。曾花3個月時間複習,考上985高校碩士,成績全國前三。現在只想和你說最真的話,持續成長,不斷精進。灼見經授權釋出。

MORE

灼見熱文 

◐◑站長吳敬中怎麼越來越紅?
◐◑某官媒對中國歷史的神分析,醍醐灌頂!
◐◑河南37歲女子對親生父母的殘忍,全網怒贊
◐◑是的,我討厭劍橋——讀博一年(文科版)
◐◑清北定向選調生的反向流動與基層嵌入過程探究——基於對9名清北定向選調生的訪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