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星標收藏我 第1時間看好文
來源:大長今姐姐
近日,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一改過去長期支援俄羅斯的立場,在與頓內茨克“總統”會晤時表示:“白俄羅斯願意與烏克蘭在民生、醫療、教育等領域展開合作。” 這已經不是盧卡申科第一次在公開場合表達這個態度了。
白俄羅斯外交政策的急轉彎,引發國際關注。
盧卡申科曾是普京最親密的戰友,甚至在2023年6月俄羅斯瓦格納軍團叛變,大軍開向莫斯科僅剩一百公里時,盧卡申科還打電話勸降了瓦格納領導人普里戈津,讓普京躲過一劫。但普里戈津2個月之後就死於墜機事件,一般認為是受到普京報復殺害。

俄烏衝突進入第3年,原本的“閃電戰”演變為“持久戰”。俄軍表現暴露出其內部問題,並且面臨西方國家的外交、經濟和軍事壓力。
俄軍不僅未能成功收復被烏克蘭佔領的庫爾斯克,還在國際上面臨孤立,戰略的頹勢已經顯而易見,有“老狐狸”之稱的盧卡申科不會對此沒有反應,由於經濟上白俄對俄羅斯極為依賴,一旦俄羅斯崩潰,必將對白俄產生重大影響,因此,及時找到一個替代方案是當務之急。
而俄羅斯的另一個“好兄弟”伊朗也變臉了。伊朗總統佩澤希齊揚日前在出席聯合國大會期間表示:“我們從未支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領土,我們願意與美國和歐洲人坐下來進行對話和談判。”

在此基礎上,佩澤希齊揚還否認了伊朗向俄羅斯提供彈道導彈的訊息。他說:“過去可能曾經有過這樣的交付,但我可以向你們保證,自我就任總統以來,伊朗從沒有向俄羅斯運送過這樣的武器。”
佩澤希齊揚的這番表態還真沒什麼問題。伊朗儘管過去兩年向俄羅斯提供大量無人機等軍援,但官方對俄烏衝突的立場一直是“中立”,在聯合國大會關於譴責俄羅斯的決議投票上,伊朗也投的是棄權票,而非反對票。
至於伊朗向俄羅斯提供彈道導彈的事情,是本月初被歐盟查出來的,緊接著得到了美國方面的證實。而佩澤希齊揚是今年7月30日才正式宣誓就職的,也就是說,考慮到運輸、交付所需要的時間,關於這些導彈的訂單很有可能是在萊希政府時期簽署的並得到了執行。
如果硬要說佩澤希齊揚這番表態的問題,就是他明確說出了“不支援”這三個字。而正是這個態度的轉變,才惹惱了俄羅斯。
俄媒《記者報》就以“伊朗總統不支援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為題進行報道,認為佩澤希齊揚想要“腳踩兩隻船”。《記者報》甚至公然聲稱,佩澤希齊揚希望降低與俄羅斯的關係水平,以緩解西方的制裁,然而這種嘗試將遭到伊朗內部其他希望與俄羅斯合作的勢力的反對,比如革命衛隊。

佩澤希齊揚高調宣佈“伊朗從未支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領土”,背後大機率就是85歲的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意思。
在競選期間以及就任總統後,佩澤希齊揚曾多次強調,在外交政策方面,他將“執行最高領袖的意志”。而如今此番表態也只是替哈梅內伊試探加背鍋罷了——罵名由總統承擔,功績則是最高領袖的。
其實說白了,西方能給伊朗的東西,遠比俄羅斯能給的要多得多。伊朗現在最想要的,一是解決巴以問題;二是重啟伊核談判,解除對伊朗的制裁。從這二方面來看,西方要比俄羅斯重要得多。
請長按下圖訂閱群團團接龍


請長按識別小程式訂閱群團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