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尖椒
刊前語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2024年,娛樂行業迎來了更加複雜的局面。國內短劇超過電影,海外短劇超過傳統影視,直播演藝超過遊戲,團播秀場吸收了大量的綜藝團隊,一切的娛樂形式發生了翻天覆地般的交融。
面對這些挑戰,監製王紅衛堅持刀刃向內、姚曉峰導演高呼“思變”,優酷副總裁沈嚴直言“平庸就是原罪”……
為此,娛樂資本論在2025年度CEIS娛樂產業年會之際推出一本專刊,與10位業內大咖展開對話,這些聲音如同松柏,不僅是對過去一年的總結,更是對未來的自省。讓我們集結這些智慧與勇氣,共同挑戰娛樂行業新春前的寒冬。
2024年,短劇行業出現了多部引領風向、提升審美的作品:《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引爆春節檔,成為社交話題;《引她入室》《夜色將明》關注女性互助新題材,拓寬女頻寬度;《閃婚老伴是豪門》打造中老年短劇標杆,吸引全年齡段觀眾;《我在長征路上開超市》成為國慶檔的黑馬之作,提高了主旋律短劇的天花板……
這些頭部精品短劇的背後都是同一個名字:聽花島。
團隊負責人總結,聽花島入局小程式付費微短劇第一年的關鍵詞是學習、敬畏和創新。明年,他們將堅持做創新和獨家的內容,期望每個月都能做出2至3部具有創新性的短劇,做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打造獨家內容護城河。

回望短劇2024:迭代快速、題材豐富、內容精品
今年開始,短劇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入局者激增。短劇正在成為豎屏“電視劇”,有風格化的豎屏影像也代表著短劇未來的發展方向。
聽花島作為頭部公司感受更深:行業迭代極為快速,內容題材邊界進一步拓寬,受眾群體持續擴充,商業模式更為多元。明年,免費短劇會迎來更快的發展,這將擴充內容表達的可能性。他們也會積極擁抱免費短劇,做更多現實主義題材的短劇作品,打造短劇版《小巷人家》《都挺好》。
娛樂資本論:請用三個關鍵詞形容一下今年的短劇行業。
聽花島:第一個關鍵詞是迭代。短劇行業的變化之快就像高鐵一樣,一日千里,以周為單位迭代,每當有一個新爆款出來,兩個月之後再做同一個型別就過時了,同一個型別的生命力就是一個多月。
第二個關鍵詞是豐富。與外界普遍認為短劇題材同質化不一樣,我們認為短劇的題材非常豐富,只要是網文中出現過的題材,幾乎70%都被改編過。大家覺得題材同質化是因為爆款同質化,這也說明人類歷史上的爆款型別有限,但短劇中的題材並不是同質化的,只是更多元化的題材還沒有出現爆款。
第三個關鍵詞是精品。2024年是短劇提質升級的一年,無論是製作水準還是故事型別、內涵表達,都有不小的突破。
娛樂資本論:對比去年,2024年的短劇行業在題材內容、受眾構成、商業模式等方面最大的變化是什麼?
聽花島:題材內容邊界拓寬。比如去年我們很難想象會出現科幻短劇,今年就有了登月、機器人題材,玄幻、現實主義題材也很多。
受眾群體也拓寬了。去年更多是下沉市場和中老年群體,今年最大的變化是兩方面。一是年輕化,受眾年齡往下探,很多00後也開始聊短劇。二是一、二線的受眾增多,高收入群體增多。
商業模式更加多元。去年是以付費為主體,佔80%左右,10%左右是平臺分賬。今年免費模式、廣告解鎖模式、付費+廣告植入、免費+廣告植入的模式都出現了。最大的變化還是從付費向免費的過渡,這個程序比我們想象中快很多。
娛樂資本論:今年紅果短劇DAU快速增長,您如何看待IAA免費短劇模式?
聽花島:我們很歡迎免費短劇的出現,免費模式能承載更加多元的表達。免費模式下,電視劇能做的題材,短劇都可以嘗試,而且不需要觀眾按分鐘付費了,之前存在的平臺充值問題會有所緩解。另外盜版問題有望進一步得到解決,良好的版權保護是內容創新的土壤。
目前我們策劃了各種現實主義題材的短劇,我們想做短劇版的《小巷人家》《都挺好》。在付費短劇中我們不敢這麼做,因為會有一分鐘在拍人物吃飯。我們認為國產劇裡最接地氣的就是吃飯戲,希望能在短劇裡也看到很多經典的吃飯場面。我們希望能夠為觀眾提供既接地氣,又有審美價值的短劇,讓觀眾可以在劇中看到生活,感受到愛和溫暖,這是我們的短劇作品一直表達的主題。


從情緒到情感再到情懷,短劇升級進行時
2023年,聽花島正式入局小程式付費短劇領域,成立廠牌聽花島。雖然是“晚來者”,短短一年內,聽花島卻以多部引領行業風向的作品,成為頭部短劇製作廠牌。在聽花島團隊看來,在當前及未來的內容消費趨勢中,短劇是最符合觀眾需求和習慣的,是一種面向未來的內容形式。
未來短劇的升級方向之一是“以爽感開始,以情感結束”,注重短劇的情感核心,實現從情緒到情感再到情懷的升級,這意味著短劇將更加註重觀眾的情感體驗和心靈觸動。
娛樂資本論:聽花島的一個小目標是“每年有20-30%的專案能夠推動行業進步,提升短劇的整體水平”,您認為今年這個目標的完成度如何?短劇行業目前有哪些急需升級的部分?
聽花島:今年這個目標基本達到了,《引她入室》《夜色將明》《閃婚老伴是豪門》《我在長征路上開超市》等從製作的質感和題材豐富性上還是給行業帶來了正向價值。
比如《引她入室》的影像風格,在豎屏美學的探索中有一定代表性。這部劇視覺上用了大量的暗調和高反差的打光,因為劇本的懸疑調性,我們專門跑去成都拍攝,成都多陰天的氣候與懸疑氛圍相匹配,而且成都的建築風格、高低錯落的外景結構,很適合豎屏構圖。

《引她入室》的豎屏美學
我們一直說短劇不是網文的影片化,短劇是一種全新的內容格式,可以講述各種故事,我們所有的動作都是基於這個認知去做的,明年還會延續這個認知,告訴大家短劇有更多的可能性。
關於短劇行業有哪些需要升級的,我們認為未來短劇的升級路徑是從情緒到情感再到情懷。短劇的早期階段是主打爽感,但是今年,我們在做《我在長征路上開超市》《閃婚老伴是豪門》這樣的專案時,核心是情感。我們最近也在籌備短劇版的《小巷人家》,主打的是溫暖治癒。我認為短劇會向情感過渡,未來會出現有情懷的作品。
比如《閃婚老伴是豪門》中會有爽感的部分,但其中也有大量吃飯的戲,展現一家團圓的情感流動,核心其實是溫暖的。爽感還會是主流,但我們覺得應該是以爽感開始,以情感結束。
娛樂資本論:《引她入室》創新性地關注女性互助的她力量,在您看來,今年短劇中的女性形象呈現是否有發生變化?
聽花島:從去年初到今年,短劇完成了國產劇十年至二十年的變化,用一句簡單的話來說,就是從霸道總裁愛上軟弱的我,變成了霸道總裁愛上了同樣霸道的我。國產劇中的女性有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多是柔弱白甜性格的,比如早期臺劇的女主,便利貼女孩。第二階段是叛逆小白花,是杉菜,是《失戀33天》,她是堅強的雜草。第三階段是人間清醒大女主。從去年初到今年,短劇完成了國產劇十年至二十年的變化,即使是霸道總裁愛上我,也是霸道總裁愛上了同樣霸道的我。

堅持創新和獨家,做擅長和喜歡的事
如何在短劇產量極高、生產速度極快的行業格局下,形成自己的內容護城河和品牌效應,是每一家頭部短劇公司需要思考的事。聽花島找到的方法是創新和獨家:注重專案的創新點,讓主創做他們擅長且喜歡的事,尋找“大眾想看”和“創作者表達”的交集。
娛樂資本論:聽花島在創作短劇時的核心準則是什麼?
聽花島:其實我們是去年10月才進入小程式付費短劇領域,第一年我們整體的戰略定位是三個詞:學習、敬畏、創新。
首先是學習,因為我們剛進入的第一年根本摸不清狀態,比如以前我們也不知道什麼是宴會廳模型。對我們來說,即使做了一年多,也經常被市場打懵。所以第一年我們還是以學習為主,希望透過這個過程讓我們的編劇、導演、製片學會製作短劇的能力,夯實基礎,拼好這個能力拼圖,明年才能往上走。
第二是敬畏,敬畏內容,敬畏觀眾,永遠像第一次進入行業時一樣充滿敬畏心。敬畏心不是簡單地喊口號,而是紮紮實實地分析標杆影片、深入研究市場並寫成總結報告,在團隊中形成共識並貫徹執行,這樣能夠保證內容不會跑偏。
做短劇考驗的是規模化精品的能力,是對創意的組織化管理,而精品短劇是用笨功夫做出來的,沒有捷徑。我們透過大量的研究報告,盡力將非標環節標準化,比如針對劇中的服裝造型部分,我們也有一套完整的標準操作流程,力求對細節的極致把控。
我們是短劇行業裡的慢公司,平均製作一部短劇要兩個半月,行業通常是一個月的時間。在劇本創作階段我們要梳理清楚人物前史和故事邏輯,在籌備期,導演、製片、妝造等各環節都要為實現專案定位而做大量準備,這都需要花時間下笨功夫。
第三個是創新,這是我們一直堅持做的,因為我們相信在內容行業,創新是最可貴的價值和能力。在創新的同時做到守正,尋找“創作者表達”和“觀眾想看”的平衡點,不能為了吸引眼球而做內容。
明年我們的兩個關鍵詞是創新和獨家。我們在評估任何一個專案的時候,特別在乎它的創新點在哪兒。另外就是判斷它是不是隻有我們能做。有一些專案可能很創新,但不是我們擅長的。
我們在啟動每個專案的時候都會想清楚這個專案為什麼非我們拍不可?做我們擅長的和喜歡的,這很重要。所以我們會做內部調研,很在乎團隊想要表達的東西,尋找與“大眾想看”的交集。今年我們有四五部短劇都撲了,怎麼撲的,本質上就是我們為了學習去做的,這些內容不是隻有我們公司才能做的內容,別人也能做,而且做得更好。不過撲了也能接受,我們需要去學習,掌握拍各種型別內容的能力。

《我在長征路上開超市》
娛樂資本論:聽花島希望打造“大眾想看”和“作者表達”的交集,在當下,您認為怎樣的內容可以達成這樣的交集?
聽花島:舉三個例子,短劇沒有出現過喜劇爆款,但是這是大眾喜歡的內容型別,所以特別值得嘗試。大眾也想看懸疑,這也是我們想表達的,今年做了《夜色將明》《引她入室》,口碑都還不錯。我們最想做的是溫暖治癒風格,做短劇版的《小巷人家》,其實2022年我們就上線了懷舊短劇《生於1900》,這類內容有廣泛的觀眾基礎。所以喜劇、懸疑、溫暖治癒都是我們想做的“交集”。
娛樂資本論:您所理解的“短劇精品化”的標準是什麼?
聽花島:精品化要不止於爽感,還要有情感和美感。精品短劇是聰明人用笨功夫做出來的。
娛樂資本論:“短劇精品化”是否意味著成本增加?單部短劇的生產成本以及盈利空間是否有天花板?
聽花島:短劇精品化的成本肯定增加,明年會更高。明年我們有可能拍千萬級的短劇,去探索短劇質感的上限。今年沒做是因為小程式投流模式承載不了千萬級成本的短劇,流量成本過高,而且盜版太多,一個劇越熱門盜版越多,做出來肯定會虧本。免費模式下,千萬成本的短劇是有可能承載的。投流模式下,行業內製片方一部短劇的盈利上限是一千萬,應該沒有超過這個數的,明年免費模式下有可能會有所提升。
娛樂資本論:對於2025年的短劇市場有怎樣的展望?
聽花島:明年會有更多優秀的人才、演員進入到短劇領域,競爭加劇的同時,行業也會擠幹泡沫獲得沉澱。在內容創新方面,明年行業的迭代速度跟今年一樣,甚至更快,很期待明年的短劇市場會出現超越現在大家對於短劇定義和認知的作品。
對於我們自身而言,希望可以給觀眾帶來更多關於愛與溫暖的作品,在豎屏美學上持續升級。在短劇的影像風格上。現在豎屏美學仍處於起步階段,豎屏其實更有利於人像審美,接近肖像畫的形式,資訊傳遞更高效、互動性更強。我們在短劇創作過程中非常強調導演闡述、視聽語言呈現,努力帶來更具表現力的有豎屏美學風格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