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圖片報名,抓住風口(iOS使用者請用電腦端開啟小程式)
本期要點:不是來純粹看技術,而是來看懂“未來贏家”的思想基因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裡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美國時間的明天早晨,前哨矽谷行就要正式拉開帷幕了。
這次考察活動,有幾十名科技企業家和投資人的參與。我想,絕大部分團員不遠萬里來到矽谷,一定帶著明確的考察目標。
矽谷,作為全球科技創新的中心,匯聚了無數的前沿技術和初創企業。大家來到這裡,或許是為了親眼看看那些風頭正盛的科技巨頭,或是探訪那些已經嶄露頭角的新興企業,也許還想聽聽知名學者們的最新想法,還有探尋那些在網上看不到的新技術、新模式、新思維。

然而,如果你希望像當年網際網路時代初期那樣,簡單地Copy to China,從美國照搬些新玩法,然後就能在中國複製成功,那我可能要潑點冷水了,你大機率會要失望了。
因為矽谷真正屬於未來的機會,還藏在那些沒有進入融資狀態的小公司裡,以及那些最前沿的創業者腦子裡。而且,即使你找到了這些機會,簡單地搬到中國也並不會立刻奏效。這是我在以往文章中所強調的一點。
那我們究竟要怎麼來充分用好這次矽谷行呢?今天這篇文章就來好好講講。不僅為各位團員提供一個系統的框架,同時也幫助各位讀者更深刻地理解這場AI變革。
我認為,不管是中國還是美國,現在都處在一個重要的轉折點上。所以,未來成功者的模樣,一定不是當前某個企業的線性外推。新的模式尚在萌芽期,十年之後的贏家,今天都還只是一個朦朧的雛形,甚至還沒發芽。
因此,我們沒有現成的、經過事實驗證了的模式可以借鑑,去矽谷也不是為了照搬人家的業務,而是希望在對歷史深入把握的前提下,真正地看清未來,從而找出誰有可能成為未來的贏家,或者想清楚自己如何才能成為那個贏家。

首先,要注意,未來的贏家一定不是“瓦特”,而是“阿克萊特”。
上週三,我去參加了一個由哥倫比亞大學組織的、百人左右的小論壇(NYC Agents Workshop: Agents for Work)。有意思的是,其中,華人和印度人模樣的參會者分別佔了4成,歐美裔只佔了剩下的2成。而且,以前這種技術研討會上,女性參與者不多,但這次女性的數量明顯增加了。
在這次研討會上,我確實聽到了很多前沿的內容。如AI和人怎麼協作,多個Agent如何協作,Agent的開發平臺如何搭建,而且AI替代工作明顯成了大家討論的重點。
能看出來,AI Agent現在正在進入到企業的實戰中,會有很多企業透過幫助其他企業用AI Agent替代人工、提升效率而賺到錢。
但讓我失望的是,這些站在前沿的學者和開發者們的討論,仍然停留在工具層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術”的層面,而不是在所謂“道”的層面。
眾所周知,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發明了瓦特蒸汽機,被譽為“工業革命之父”。但是,至少從對社會的推動和財富的角度來說,瓦特都並不是那個時代的贏家,因為他聚焦於對老技術的替代,沒能規模生產,也沒能催生新模式。而當時英國首屈一指的富豪是理查德·阿克萊特(Richard Arkwright),因為他重構了紡織業,實現了紡織業的自動化,創造出了規模生產的新模式,才有了“工業品”這個大品類,催生了工業革命。
後來的福特也是延續了規模生產的思路去生產更加複雜的汽車,所以創造了流水線生產方式。
如今,在AI領域,我們看到,許多創新陷入了所謂的“瓦特陷阱”。這些創新雖然也不容易做到,且頗具亮點,但缺乏顛覆性。因為它們沒有構建新的體系,只是在原有的體系上“換零件”和“打補丁”。
最近,我每週在科技特訓營裡都會強調,這次AI革命的特點在於會催生整個社會出現正規化轉移,包括業務模式、企業經營理念乃至整個產業生態和社會觀念,都會發生根本的變革。遺憾的是,有關這些更深層次的探討,目前在社會上還沒展開。
但這不正是令人興奮的事情嗎?正是因為這些新模式還沒出現,我們才更要搶先佔位,摘走低垂的果實,成為這個時代的阿克萊特、這個時代的福特。

所以,我特意把計算機歷史博物館作為了矽谷行的重要一站。在這裡,我會用三個小時的時間給大家講解數字革命的歷史,帶領大家與歷史上的思想家進行“對話”,理清技術推動社會的本質規律,來洞察未來的走向,從而能夠站在未來回頭審視今天的世界。此時,現在的各種技術和應用,就會像一片片拼圖一樣,在你的腦海裡逐漸形成未來可能呈現的面貌。
當然,這就要求我們建立系統的框架,來仔細觀察矽谷的點點滴滴,做到窺一斑而知全豹。
最後,我想說的是,這次的矽谷行,我們或許會有幸看到未來贏家,也就是“阿克萊特”型的企業,但更大機率的是,我們會看到很多專注於技術細節、卻無法整合出顛覆性商業模式的“瓦特”型企業。
不過,這也就正是屬於我們的機會。如果用歷史的經驗去挖掘或指導這些“瓦特”型企業,幫助它們跨越“瓦特陷阱”,用技術來重組業務流程,甚至透過AI工具徹底改變社會,那麼我們就能成就更多的贏家。同時,我相信,透過這樣的過程,你對於AI時代的未來也會變得豁然開朗。
所以,現在就是你來矽谷最好的時候,而且我建議,不能只來一次,而是要持續地站在產業一線,進行觀察和跟蹤,參與其中,把握未來的脈搏,成為時代的弄潮兒。
當然,如果你來不了矽谷,同時也希望能夠獲得前沿動態,並想透過系統的分析來把握科技的紅利,推薦加入科技特訓營,與我一起,先人一步,看清未來!
此外,前哨AI小課第四季已經開始,4月初就要恢復為499的正常價格了,現在購買還可以享受399的早鳥價優惠。千萬不要錯過!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推薦閱讀:
【科技特訓營】看懂科技產業,離不開長期觀察。線上書院模式,與王老師深度連結!為未來五年做好準備,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長按圖片掃碼報名,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399,掌握王煜全AI產業預測精華(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此外,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份清單
“AI獨角獸TOP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