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與發展:工黨執政三年回顧

過去幾年,全球環境複雜多變,澳大利亞與世界各國同樣面臨嚴峻挑戰。
阿爾巴尼斯工黨政府執政之初,通脹高企、工資增長停滯、國債負擔沉重。面對這些困境,工黨政府選擇以澳大利亞的方式迎接全球挑戰——在幫助民眾減輕生活負擔的同時,也為國家的未來鋪路。
三年來,我們欣見經濟呈現積極轉變:
通脹率明顯回落,
工資水平逐步回升,
國債減少1770億澳元,
經濟在艱難環境中展現韌性。
正是由於人民的堅韌與團結,澳大利亞正在走出困境,迎來新的希望。
回顧過去的三年,
工黨政府致力於為澳洲民眾解決實際問題
以下是我們共同取得的成果:
緩解生活成本壓力
認識到許多澳大利亞人在生活中面臨各種困難,工黨將緩解生活成本壓力作為工作重心:
稅收減免
為每位澳洲納稅人減稅,確保所有人都能保留更多收入。
能源賬單支援
為每個澳洲家庭提供300澳元能源賬單減免,為小企業提供325澳元減免。
降低藥品價格
實施史上最大規模的PBS處方藥成本降低措施並凍結藥品價格,使必要藥品更加經濟實惠。
支援小企業
確保小企業按時收款,提供能源賬單減免和即時資產抵扣政策,幫助農民和鄉村社群應對氣候變化。
工資增長
推動實際工資再次增長,透過連續三次加薪和針對養老護理、教育工作者的薪資提升,改善勞動者生活水平。
在財政管理方面,工黨實現了澳洲歷史上最大的連續盈餘,幫助抑制通脹並減少債務。通脹率已降至當選時的一半以下,同時創造了超過100萬個就業機會——創下單屆政府就業創造的新紀錄。
加強全民醫保Medicare
面對遭受削弱的Medicare系統,工黨正穩步修復並增強這一澳洲人引以為傲的醫療保障:
● 已建成87家全額報銷的醫保緊急護理診所,讓民眾更容易獲得免費緊急治療。
● 建立61家免費醫保心理健康中心網路,改善心理健康服務可及性。
● 設立22家子宮內膜異位症和盆腔疼痛診所,為女性提供專科護理
●  增加17億澳元醫院資金,確保各州和領地公立醫院能提供高質量醫療服務。
教育投資
工黨致力於為澳洲年輕人提供公平的發展機會:
● 減免30億澳元學生債務,修正債務指數化計算方式,確保債務增長不快於工資增長。
● 為教師、護士等專業學生提供帶薪實習機會
● 提供近60萬個免費職業教育名額,幫助澳洲人獲得就業技能。
● 推行托兒服務改革,已幫助超過100萬家庭減輕負擔。
● 為公立學校提供更充分、更公平的資金,確保教育質量。
應對住房危機
面對住房可及性問題,工黨推出430億澳元的"澳洲住房計劃":
● 擴大住房擔保計劃,幫助15萬首次購房者以5%首付購買自己的住房。
● 透過"為租而建"計劃在全國提供8萬個新出租房,所有租約必須達到5年。
● 與各州合作改善租戶保護,大多數州已禁止"無理由"驅逐
● 提高聯邦租金援助45%,幫助一百萬低收入家庭支付房租。
● 啟動澳洲歷史上最大規模住房建設,目標五年內建造120萬套住房。
● 為弱勢群體提供5.5萬套社會和經濟適用房。
● 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社群交通和生活條件。
面向未來的經濟策略
工黨正全力投資"澳洲製造的未來",透過以下舉措推動經濟發展:
● 戰略性發展關鍵礦產和可再生能源行業,創造高質量製造業就業。
● 改善工作環境,引入"斷開連線權",將薪資盜竊定為刑事犯罪,為臨時工建立保障。
● 促使性別薪酬差距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 支援小企業發展,開拓國際市場,推廣澳洲產品和服務。
● 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2030年電網達到82%可再生能源使用率。
● 投資綠色氫能和關鍵礦產,構建清潔可持續的能源未來。
重建國際關係
工黨政府正審慎地恢復澳洲的國際聲譽,重建區域夥伴關係:
● 多元化發展國際關係,專注於區域合作。
● 重建太平洋夥伴關係,與鄰國達成變革性合作。
● 加強與東南亞的聯絡,擴大經濟合作機會。
● 維護與傳統盟友的深入關係
● 在堅守國家利益的前提下,穩定與中國的關係,恢復對話和貿易。
● 為澳洲出口商創造多元化市場,減少單一市場依賴。
● 負責任地參與國際事務,以負責任和可持續的方式重建發展計劃。
我們已經取得了很多成果,但這僅僅是開始——
澳大利亞的未來需要我們繼續努力。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工黨堅信:現在不是削減開支或降低標準的時刻,而是繼續向前邁進、鞏固經濟復甦的關鍵時期。我們正處於一個建設的時代,需要加強我們的優勢,保障我們的安全與未來,確保沒有任何澳大利亞人被落下或遺忘。
在這次選舉中,我真誠地請求澳大利亞人民繼續給予我們信任和支援。讓我們站在過去三年辛勤工作的基礎上,共同建設一個更強大、更公平、更繁榮的澳大利亞。
只有一起前行,我們才能實現澳大利亞應有的美好未來。
請投票給工黨,
讓我們共同建設澳大利亞的未來。
由P. Erickson授權,澳大利亞工黨,堪培拉。
Authorised by P. Erickson, Australian Labor Party, Canberra
(本文由客戶提供,不代表本公眾號政治立場,文章內容和資訊內容僅適用於澳大利亞。文中資訊僅供參考,讀者應自主判斷,今日墨爾本作為資訊釋出方不對文章觀點及政策主張負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