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愛好者週刊#345:HDMI2.2影音可能到頭了

這裡記錄每週值得分享的科技內容,週五釋出。
本雜誌開源[1],歡迎投稿[2]。另有《誰在招人》[3]服務,釋出程式設計師招聘資訊。合作請郵件聯絡[4][email protected][5])。

封面圖

湖北宣恩縣的竹筏夜遊,兩岸燈火輝煌。(via[6]

HDMI 2.2 影音可能到頭了

今年一月,有一個訊息,大家可能沒關注,那就是 HDMI 介面釋出了2.2版[7]
今天說說這件事,我冒著打臉的風險,猜測一下,這個標準可能到頭了。
HDMI 介面是最常見的影音介面,每個人應該都接觸過,電視機和顯示器一般都用它連線訊號源。
這個介面一直在升級,每次升級都會提高訊號的傳輸速率。
HDMI 1.0-1.2(2002):4.9GbpsHDMI 1.3-1.4(2006):10.2GbpsHDMI 2.0(2013):18GbpsHDMI 2.1(2017):48GbpsHDMI 2.2(2025):96Gbps
從上表可以看到,HDMI 介面的每次升級,訊號的傳輸速率都會翻倍。這是為了應對現在的影片,越來越高畫質,資料量越來越大。
這一次,從2.1版升級到2.2版,速率從 48Gbps 加大到 96Gbps。
96Gbps 這個速率,大到嚇人
這是什麼概念?最快的家庭網路現在是萬兆網路(10Gbps),一般人根本不需要這麼快,而 HDMI 2.2 比它還快10倍!
這是最快的影音介面,即使目前最高畫質晰度的影片,它可以同時傳輸多部,還有多餘的頻寬。
問題是,你用不到它。4K + 60幀 + HDR10 或杜比視界效果的影片,只需要 HDMI 2.0 就能即時傳輸。
8K + 60幀的影片,要用到 HDMI 2.1,而 HDMI 2.2 支援 12K + 60幀的影片
可是,人們真的會在電視機上觀看 12K 解析度的影片嗎?
大家可能聽說過一個詞“視網膜解析度[8]”(retina display),指的是人眼能夠感知的最高解析度。
超過這個解析度,人眼就感知不到清晰度的提高,再提高解析度就毫無意義。
2010年,喬布斯在釋出 iPhone 4 時,提出了這個概念。他說,正常距離25-30釐米時,肉眼感覺不出 iPhone 4 螢幕的畫素點。
視網膜解析度跟兩個因素有關:觀看距離,螢幕大小。
螢幕越大,距離越近,所需要的解析度越高;螢幕越小,距離越遠,所需要的解析度越低。
國外有人計算過[9],普通的家庭影院,坐在距離3.6米的地方,觀看 12K 影片,螢幕可以大到550英寸,也能達到視網膜解析度
550英寸相當於寬12米,高6.8米,也就是廣告牌大小!
換句話說,小於550英寸的螢幕,根本不需要 12K 解析度。即使用到了,也是浪費,因為肉眼分辨不出這樣的清晰度。
所以,普通家庭根本不需要 12K 解析度。客廳裡面,4K 電視機就能達到視網膜解析度。
現階段,影片效果的提升,主要已經不是透過解析度了,而是透過色彩準確度、對比度(動態)等指標了。
音訊也是如此。對於一般人的耳朵,CD 音質已經接近立體聲的聽覺極限,再提高也分辨不出來。它只需要 USB 2.0 (480Mbps) 就可以即時傳輸。
總之,影音標準在技術上還可以繼續提高,但是人類的感官是有極限的。現有的技術已經達到感官的極限了,傳輸速率再提高,收益只會越來越少。
反正,我想象不出來,如果未來推出 HDMI 的2.3版或3.0版,傳輸速率將有多大,又是要滿足怎樣的場景?

科技動態

1、加州禁止“保質期”[10]
美國加州透過一項法律,從2026年7月開始,食品不得標識“保質期”,而要改成“最佳食用日期”(Best Before)。
因為保質期往往被當作可食用的最後日期,一旦過期,食品就要下架,非常浪費。
實際上,保質期是指該日期之前,口味最佳。
據估計,保質期讓美國33%的食物被浪費。這次的新法律,允許過期後食品繼續留在貨架上,每年可以讓加州少浪費7萬噸食品,大約節省3億美元。
2、本週開幕的大阪2025世博會,建造了一個全世界最大的木結構建築[11]
那是一個圓形的環,周長2公里,象徵世博會參展國之間的團結。
3、升降人形機器人[12]
日本 JR 鐵路公司有很多高空電線,維修人員不足,而且高空作業也很麻煩危險。
他們就別出心裁,在升降機上裝了一個人形機器人。
這個機器人做成了漫畫《機動戰士高達》的樣子,還特別將攝像頭做成了兩隻眼睛。
底下有操作員,將機器人升到高空,進行作業。所以,它也不是智慧的,更像拉線木偶。
4、其他
(1)傳統的微軟宕機“藍色畫面”畫面[13],可能改變。
Windows Insider 最新的更新包,將宕機畫面改成了黑屏(下圖),類似於 Windows 更新畫面。
(2)Notion[14] 推出郵件服務,目前只能用於連線 Gmail 郵箱。
(3)網站 TLS 加密證書[15]的有效期,將縮短為47天,2026年開始生效。

文章

1、我們正在進入大晶片時代[16](英文)
大晶片指的是 CPU、GPU、記憶體封裝在一塊晶片裡面,典型代表是蘋果的 M 系列晶片。
這種設計使得 CPU 和 GPU 共享記憶體,並且有極大的記憶體頻寬,這就是為什麼蘋果電腦不需要 Nvidia 顯示卡,也能執行 AI 模型。
2、我放棄了筆記本,只用袖珍電腦 + AR眼鏡[17](英文)
作者介紹他現在外出所攜帶的電腦裝置:一個袖珍電腦,一個移動電源,一副 AR 眼鏡和移動鍵鼠。
3、為什麼大寫字母的二維碼小於小寫字母[18](英文)
作者指出一個有趣的現象,如果把網址全部轉成大寫字母,再生成二維碼,會小於小寫網址的二維碼(更稀疏)。
4、JS 效能測試的一個技巧[19](英文)
通常測試 JS 程式碼的效能時,會使用迴圈,但是迴圈本身有開銷。作者介紹消除迴圈開銷的一個技巧,就是分成兩個迴圈,前一次迴圈執行一次程式碼,後一個迴圈執行兩次程式碼,後者再減去前者。
5、讓你的 RSS/Atom feed 更好看[20](中文)
一篇簡單教程,介紹如何為 XML 格式的 RSS 檔案加入樣式。(@Spike-Leung[21] 投稿)
6、text-wrap 的新設定[22](英文)
text-wrap 在 CSS 裡面用來控制文字換行。它有兩個新設定 text-wrap: pretty 和 text-wrap: balance。

工具

1、yabs.sh[23]
一個用來測試伺服器效能的 Bash 指令碼,參考這篇教程[24]
2、Pākiki Proxy[25]
一個跨平臺的桌面應用,用來攔截本機的 HTTPS 和 Websocket 通訊,進行檢視和編輯。
3、Giant Log Viewer[26]
一個跨平臺的桌面軟體,輕鬆開啟和檢視極大體積的檔案(可以到 TB 級)。
4、OpenAPI DevTools[27]
一個 Chrome 外掛,可根據網路請求即時生成 OpenAPI 規範的 API 描述。
5、Online 3D Viewer[28]
一個開源的線上 3D 檔案瀏覽器,支援多種檔案格式。
6、Tirreno[29]
開源的訪問者分析系統,基於 PHP。
7、EaseVoice Trainer[30]
一個本地的聲音克隆軟體。(@xxx7xxxx[31] 投稿)
8、Lexe[32]
Node.js 應用打包成單個可執行檔案,基於輕量級 JS 執行時 LLRT,打包體積小。(@Ray-D-Song[33] 投稿)
9、Treex[34]
開源的命令列工具,用來輸出目錄的樹狀結構,有多種輸出格式和過濾選項。(@shiquda[35] 投稿)
10、py-xiaozhi[36]
一個使用 Python 實現的小智語音助手,支援語音互動、物聯網裝置控制、聯網音樂播放等功能,無需專用硬體。(@huangjunsen0406[37] 投稿)

AI 相關

1、PureChat[38]
開源的 AI 聊天應用,可以接入 OpenAI、Ollama、DeepSeek 等大模型,基於 Vue3 和 Vite5 開發。(@Hyk260[39] 投稿)
2、Vanna[40]
一個開源的資料庫分析 AI,用自然語言向資料庫詢問,它會自己生成 SQL,並給出執行結果。(@904192063[41] 投稿)
3、AI 影片圖文創作助手[42]
將任意影片/音訊,轉化為各種風格的文章,可在本地部署。(@hanshuaikang[43] 投稿)

資源

1、Flight Track in 3D Earth[44]
在 3D 地球儀上,顯示某個航班的飛行路線。(@foru17[45] 投稿)
2、歐洲夜班火車地圖[46]
這個網頁的設計製作,讓人過目難忘,可以借鑑。點選線路,會有詳細資訊的彈窗。
3、市場結構入門[47](Market Structure Primer)
一本英文電子書,向新手介紹美國證券市場的結構,如果想參與美股,可以讀讀。

生成隨機數的波浪機

世界最大的 CDN 服務商 Cloudflare,在世界各地的辦公室,各自部署了一個奇怪的技術裝置。
這些裝置可以生成無法預測的隨機數,用於通訊加密。
比如,舊金山總部的熔岩燈。
每時每刻,每盞燈的顏色和圖案,都在變化,計算機處理後就是不一樣的隨機數。
倫敦辦公室則是“單擺牆”,每一盞都在擺動。
奧斯汀辦公室是反光片天花板,任何氣流都會讓反光片轉動。
週刊305期[48]詳細介紹過這些裝置。
上個月,Cloudflare 里斯本辦公室[49]開張了,又新增了一個裝置。
那是50個波浪機,組成了一面牆。
每個波浪機就是一個透明的長條容器,裡面裝著藍色、綠色或者橙色的液體。
電力驅動波浪機的馬達,容器每分鐘翻轉14次,每天超過20,000次。裡面的液體隨著容器翻轉,形成波浪運動。
波浪機背後的反光板,會放大液體流動的光影效果,從而適合用來生成隨機數。

文摘

1、韓式可愛[50]
我很喜歡韓國首爾,過去四年已經去過了七次。
我注意到,首爾到處都是可愛的裝飾物,令人應接不暇,根本無法逃避。所有東西都弄得像卡通人物。
人們都在大肆購買毛絨玩具。
小吃店的宣傳招牌上,卡通章魚甚至塗了口紅,那是你最終會殺死然後吃掉的章魚。
我覺得,韓國的年輕一代似乎透過擁抱可愛的東西,來應對猖獗的消費和物質主義,以及由此產生的空虛。
如果你把任何事物都塑造成可愛的形象,就能淡化生活的沉悶,避免那些嚴肅的問題,讓消費主義沒那麼毫無意義了。
我完全接受把任何事物擬人化。但當它變成一種世界觀時,就相當令人沮喪了。
在首爾,可愛文化幾乎成了一種世界觀。韓國年輕人用這種方式,應對沒有靈魂的未來。
可愛文化雖然膚淺,但在消費社會卻非常合理。更多可愛的毛絨玩具,產生更多的快樂,你購買越多,滿足感越大。
一個幸福滿足、運轉良好的社會,需要有某種形式的信仰和美學,提升生活,超越物質。
但是,試圖用可愛來做到這一點,只不過是一種自欺欺人。

言論

1、
科幻電視劇《黑鏡》完全是技術悲觀主義,只談技術的風險,不談技術變革讓現在的生活比過去好。它傳播對未來的恐懼,讓人們懼怕技術變革。
但是,如果我們想要更美好的未來,就只有依靠技術。
— 英國《衛報》[51]
2、
我的程式設計風格是“面向痛苦的程式設計”。什麼問題讓我痛苦,我就去解決它,最痛苦的,最先解決,不痛苦的,就不去碰它。
這種程式設計可以確保你始終在做重要的事情,從而極大地降低了風險。
— 《面向痛苦的程式設計》[52]
3、
現在的社交媒體,不看重優質內容,而看重互動,看重透過貨幣化和 AI 吸引更多的流量。
這導致使用者會被欺騙,會被誘導產生情緒波動,而看不到真正的創作和真實性。
— 《沒有人應該成為“內容創造者”》[53]
4、
駭客的學習方法是,開始玩某件東西,然後轉頭去讀文件,繼續玩這件東西,再次閱讀文件,接著玩下去,再次閱讀文件……不斷重複,直到搞懂。
— 駭客手冊[54]

往年回顧

(完)

References

[1] 開源: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2]投稿: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3]《誰在招人》: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443[4]郵件聯絡:mailto:[email protected][5][email protected]:mailto:[email protected][6]via:https://estv.com.cn/tt/3015235.htm[7]2.2版: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5-01-07/doc-ineeeanv7947700.shtml[8]視網膜解析度:https://zh.wikipedia.org/wiki/Retina%E6%98%BE%E7%A4%BA%E5%B1%8F[9]計算過:https://archimago.blogspot.com/2025/03/hdmi-musings-high-speed-cables-data.html[10]加州禁止“保質期”:https://www.foodandwine.com/california-bans-sell-by-dates-8723111[11]全世界最大的木結構建築:https://www.instagram.com/p/DIJbYlLsKEi/[12]升降人形機器人:https://www.facebook.com/moneysaveJP/posts/507308291818047/[13]微軟宕機“藍色畫面”畫面:https://www.xda-developers.com/microsoft-blue-screen-of-death-replacement/[14]Notion:https://www.notion.com/product/mail[15]網站 TLS 加密證書:https://www.digicert.com/blog/tls-certificate-lifetimes-will-officially-reduce-to-47-days[16]我們正在進入大晶片時代:https://www.xda-developers.com/were-entering-the-big-chip-era-and-i-couldnt-be-more-excited/[17]我放棄了筆記本,只用袖珍電腦 + AR眼鏡:https://www.tomsguide.com/computing/i-ditched-my-laptop-for-a-pocketable-mini-pc-and-a-pair-of-ar-glasses-heres-what-happened[18]為什麼大寫字母的二維碼小於小寫字母:https://shkspr.mobi/blog/2025/02/why-are-qr-codes-with-capital-letters-smaller-than-qr-codes-with-lower-case-letters/[19]JS 效能測試的一個技巧:https://ates.dev/posts/2025-01-12-accurate-benchmarking/[20]讓你的 RSS/Atom feed 更好看:https://taxodium.ink/pretty-feed.html[21]@Spike-Leung: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576[22]text-wrap 的新設定:https://webkit.org/blog/16547/better-typography-with-text-wrap-pretty/[23]yabs.sh:https://github.com/masonr/yet-another-bench-script[24]這篇教程:https://blog.aawadia.dev/2023/08/26/yabs-august-2023/[25]Pākiki Proxy:https://pakikiproxy.com/[26]Giant Log Viewer:https://github.com/sunny-chung/giant-log-viewer[27]OpenAPI DevTools:https://github.com/AndrewWalsh/openapi-devtools[28]Online 3D Viewer:https://3dviewer.net[29]Tirreno:https://github.com/TirrenoTechnologies/tirreno[30]EaseVoice Trainer:https://github.com/megaease/easevoice-trainer[31]@xxx7xxxx: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569[32]Lexe:https://github.com/Ray-D-Song/lexe[33]@Ray-D-Song: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597[34]Treex:https://github.com/shiquda/treex[35]@shiquda: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591[36]py-xiaozhi:https://github.com/huangjunsen0406/py-xiaozhi[37]@huangjunsen0406: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643[38]PureChat:https://github.com/Hyk260/PureChat[39]@Hyk260: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567[40]Vanna:https://github.com/vanna-ai/vanna[41]@904192063: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573[42]AI 影片圖文創作助手:https://github.com/hanshuaikang/AI-Media2Doc[43]@hanshuaikang: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584[44]Flight Track in 3D Earth:https://flight.is26.com/[45]@foru17:https://github.com/ruanyf/weekly/issues/6583[46]歐洲夜班火車地圖:https://back-on-track.eu/night-train-map/[47]市場結構入門:https://primer.prooftrading.com/[48]週刊305期:https://www.ruanyifeng.com/blog/2024/06/weekly-issue-305.html[49]里斯本辦公室:https://blog.cloudflare.com/chaos-in-cloudflare-lisbon-office-securing-the-internet-with-wave-motion/[50]韓式可愛:https://walkingtheworld.substack.com/p/the-unbearable-lightness-of-korean[51]英國《衛報》:https://www.theguardian.com/technology/2025/apr/10/black-mirror-tv-show-pessimism[52]《面向痛苦的程式設計》:http://nathanmarz.com/blog/suffering-oriented-programming.html[53]《沒有人應該成為“內容創造者”》:https://christianheilmann.com/2025/03/12/nobody-should-be-a-content-creator/[54]駭客手冊: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304012343/http://rdog.googlecode.com/hg/doc/hacker.txt[55]輪到硬體工程師吃香了:https://www.ruanyifeng.com/blog/2024/04/weekly-issue-298.html[56]不要誇大 ChatGPT:https://www.ruanyifeng.com/blog/2023/03/weekly-issue-248.html[57]美國製造是否可能:https://www.ruanyifeng.com/blog/2022/03/weekly-issue-198.html[58]微增長時代: https://www.ruanyifeng.com/blog/2021/03/weekly-issue-148.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