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爸爸逼迫零下13度裸跑的4歲小男孩,12年後他怎麼樣了?


“裸跑弟”的教育並不適用所有人,教育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一紙文憑,而是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幫助他不斷成長,不斷超越自己,更幸福地生活。
富書作者:蘇格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原創
收聽音訊見留言區

大雪紛飛的日子,你會讓自己的孩子在暴雪裡裸跑嗎?
很多家長聽到這個問題肯定覺得很瘋狂。但有一位家長就是這樣訓練兒子的。
他就是被稱為“鷹爸”的何烈勝,這個兒子就是被稱為“裸跑弟”的何宜德
爸爸,你抱抱我好不好?
通常父親聽到孩子的這個請求,都會毫不猶豫地擁抱表示關心,但何烈勝並沒有。
4歲的兒子何宜德凍得瑟瑟發抖、哭著喊著求抱抱,何烈勝無動於衷,只是嘴上唸叨:“你是最棒的,快趴下去(做俯臥撐)。”
此時的場景不是在溫暖的室內,而是冰天雪地的戶外大街。
2012年大年初一零下13度的紐約,中國家庭還在歡度新年,只穿了一條內褲的何宜德卻被爸爸命令在暴雪裡奔跑,而何烈勝穿著厚厚的冬衣在跟拍錄影片。
這段影片上傳到網路後,立馬收穫30萬閱讀量,“裸跑弟”何宜德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從此頻頻刷屏熱搜。

冰冷的童年記憶,練就一身“銅牆鐵皮”

何宜德是一個不足7個月的早產兒,生下來的時候是三斤八兩,單單大腦就有四種病:腦蛋白低下、血管瘤、左腦出血和腦水腫。
醫生診斷他可能是腦癱或者是痴呆兒,可能只能活到3歲。
“先天不足”的何宜德註定要經歷普通嬰兒不曾經歷的磨難。
治療3個月出院後,何宜德的爸爸不拋棄、不放棄,決定逆天改命“賭一把”。
聽說冷水可以刺激大腦,便去超市買了游泳池。通常嬰兒游泳水溫控制在40度,何烈勝竟把水溫降到25度。
何宜德在冷水裡凍得臉頰發紫,第二天就開始拉肚子,而且整晚整晚地哭。
家人們覺得爸爸在無理取鬧,但何烈勝堅決要求第二天繼續游泳。
就這樣一直堅持到第五天的時候,何宜德晚上哭鬧的情況越來越少,他的面色也明顯紅潤了很多,而且吃得香、睡得安穩。
這次試驗讓何烈勝更加堅定抗凍訓練是必然有效的。
何宜德四歲時,他們一家人在美國旅居,當時美國下起了暴雪,一夜時間,積雪厚度就達到了8英寸,溫度驟降到零下13度。
中國農曆新年當天,何宜德本來在被窩裡睡得正香,卻被爸爸從被窩裡拉了起來。
何烈勝先是帶著何宜德在雪地上慢跑了半個小時。
然後,他讓何宜德脫掉衣褲,渾身上下只穿一條小短褲和一雙運動鞋,他拿起手機開始對著何宜德拍攝。
何宜德在雪地上跑步,凍得瑟瑟發抖,哭著求爸爸:“爸爸,你能不能抱抱我?”
何烈勝卻只說:“快跑,往前跑,快、快、快,往雪地裡跑,趴一下,趴下去(做俯臥撐)。”
任憑兒子如何哀求,爸爸都沒有抱他。
最後,何宜德都凍哭了,何烈勝竟然還要求何宜德保持微笑,並把影片上傳網路。
“裸跑弟”從此火遍網路,也引起中國網友兩極對立式的爭論:
“萬幸遇到了這麼負責的父親,對孩子進行了不折不扣認認真真的訓練。”
“這是反人類,最起碼是反自然規律的做法。”
外界紛紛擾擾,何宜德的“寒冷童年”並未停止。
2014年“冰桶挑戰”火遍全球。
何宜德來到北京燕郊的一片沙地上挑戰“冰桶”,拿起裝滿冰塊的冷水朝自己腦門潑下去,瞬間全身溼透。
何宜德伸手做了個勝利的V字,並向陳游標、樂嘉老師等名人發出挑戰邀請。
陳魯豫曾採訪何烈勝:
“如果何宜德是一個一生下來就很健康的小孩,你會不會用另外一種方式去教育他,有可能嗎?”
何烈勝說:“不可能,出生之前我就已經想好了怎麼對這個孩子進行教育。”
和現在的“脆皮學生”相比,何宜德在幼年時期就練成了“銅牆鐵皮”。
何烈勝多次驕傲地說正是得益於抗凍訓練,何宜德自從出生出院後,幾乎沒有再去醫院看過病。

繁重的“十商學業”,父母育兒理念相左

何烈勝一直覺得很多父母打著愛和自由的旗號,放棄了對孩子的管理。
而他決不允許這樣的失誤發生在自己身上。
何烈勝不滿足只鍛鍊兒子的體魄,何宜德的全部生活都納入了訓練計劃。
先有不可思議的目標,才會有不可思議的成果。
在何烈勝的規劃中,孩子除了要鍛鍊智商和情商,還必須鍛鍊體商、德商、膽商、逆商、性商、靈商、志商、財商一共“十商”。
這也讓何宜德的“十商學業”越來越繁重,像一臺永動機般不停地忙碌,接受著與年齡並不相符的特訓。
為此,何烈勝為何宜德制定了詳細的日程表。
在那份精確到分秒的計劃表裡,何宜德早上6點就要起床,一直到晚上8:30,他的每一個小時都被各項“課程”安排得滿滿當當。
“爸爸像一隻不斷追趕著我的老虎,我一旦慢了,就會被吃掉!”
何宜德對爸爸十分恐懼,超負荷的學業和超載的壓力也讓年幼的他緊張焦慮。
何宜德4歲時不愛吃苦瓜,何烈勝為了鍛鍊“膽商”,要求他“克服對苦的恐懼”。
何烈勝親自下廚做一盤涼拌苦瓜,又讓何宜德的媽媽炒了一盤苦瓜,要求何宜德吃完20片苦瓜才能繼續吃飯。
何宜德一臉不高興,故意不動筷子。
媽媽心疼兒子,端起苦瓜就走,何烈勝再把苦瓜端回來,強調“苦瓜對身體好”。
兩個人吵了半個小時,最後,何宜德還是按照爸爸的要求吃了20片苦瓜。
有一年春節,何宜德跟著爸爸到校長家拜年,何宜德進門時忘記問好,何烈勝怒了,覺得不符合他的“德商”訓練。
何宜德當場被罰100個仰臥起坐,一邊哭一邊做。
校長看不下去了:“大過年的,太過了。沒問好就沒問好,今後改過來就好了。”
但何烈勝不依不饒:“不行,必須要做。”
何宜德還要接受“性商”訓練,何宜德從小便被爸爸告知自己未來伴侶的樣子,這樣就可以對號入座,戀愛一次便可成功。
何宜德說自己很像何烈勝的“員工”,沒有反對權,只能執行命令。
繁重的“十商”訓練經常引起家人們的強烈反對,尤其是何宜德的媽媽。
媽媽覺得爸爸太著急,爸爸生怕來不及。教育觀念的分歧導致他們經常爭吵。
但何烈勝仍然堅持自我:“我是鷹的話,媽媽連羊都不算,是兔子。放任只會耽誤孩子。”
妻子曾跟何烈勝溝通:“你一直這麼強勢地對待何宜德,萬一哪天他長大了,有能力反抗你了,你怎麼辦?”
何烈勝敷衍地說:“沒關係,我只養他到十八歲,後面他就自力更生了。不聽我的,我也不再當他的教練了。”
媽媽根本不信:“你在家裡強勢慣了,你會一直干預何宜德的!”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原生家庭對一個人最大的詛咒,就是告訴這個孩子,你得聽我的;原生家庭對孩子最大的祝福,就是告訴這個孩子,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感覺來。”
“裸跑弟”像個缺少精神生命的木偶,在爸媽喋喋不休的爭論中沒有歲月靜好,只有負重跑步前行。
“高效”的人生規劃,定製“裸跑弟”的加速人生
通常情況下,一名普通的孩子按部就班從小學讀完大學需要16年,如果算上碩士與博士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何烈勝覺得這樣太慢了。
何宜德7歲時,爸爸就為他選定了一個人生終極理想:企業家。
何烈勝自豪地說:“我已經為兒子設定好了人生的終點。等別的孩子剛邁向大學時,他已經成為企業領域裡的專家。”
何烈勝說這是他深思熟慮、幾經篩選後得出的最優結果。
之後許多年,面對“長大後的夢想是什麼?”這樣的問題,何宜德的回答始終是“我想當一名企業家”。
然而當媒體繼續追問,具體想在什麼領域創業時,何宜德則會沉默,然後扭頭看向何烈勝,等待爸爸救場解釋。
職業規劃已經快到,何宜德還未能理解“企業家”背後的真正含義。
何宜德,也在過快地接受人情世故的薰陶。
晚上8點睡覺前,何烈勝會在何宜德的耳邊講“暗示語”:“何宜德你真好!爸爸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人!爸爸對何宜德的嚴格是最大的愛!”
到了清晨起床,何宜德也要主動向父母問好:“感謝爸爸媽媽養育了我。”
上學路上何宜德要跟所有認識的人打招呼,每天發現並且誇獎別人身上的一個亮點,每天也要練習如何微笑,如何道歉,如何擁抱、握手,如何道別。
何宜德也過快地介入商業運作。
被包裝成“神童”後,何宜德變成了何烈勝的金字招牌。
何烈勝先後出版了《鷹爸教育》《我是鷹爸》等書籍,開設了“鷹爸公學”,並大肆宣揚他的教育方式。
何烈勝還推出了五花八門的訓練補習班,其中有“鷹爸公學神童班”“軍事體育訓練班”“小領袖特訓班”等等。不少訓練班,每人每月收費上萬元。
2018年5月,一篇《逃離鷹爸》的文章爆火。在這篇文章中,“鷹爸公學”被描述成遵從叢林法則的“問題兒童改造基地”,最終因為無資質辦學、體罰學生被叫停。
何宜德是他爸爸的作品、是他爸爸的招牌、是他爸爸的門面,但唯獨不是他自己。
“鷹爸公學”叫停後,何宜德又轉戰錄製電視節目維持流量。
2020年4月,何宜德在節目《一站到底》中介紹自己是“歲月神偷”,每一年都會幹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1歲徒步暴走,2歲攀登了南京的紫金山,3歲的時候在雪地裸跑,4歲參加國際帆船比賽,5歲開飛機環繞北京野生動物園一圈,6歲寫自傳出書,7歲連續三次穿越新疆羅布泊,8歲考入南京大學,9歲參加世界機器人大賽獲得三次冠軍,10歲一年透過20門自學考試課程,11歲大學畢業,12歲參加《最強大腦》,13歲修完MBA工商管理碩士的12門課程……
外界對這份“完美履歷”的質疑從未停止過。
徒步暴走只是步行十幾米到上百米的循序漸進;開飛機只是在教練陪同下體驗飛行而已;考入南京大學不是全國統一高考,而是繼續教育學院的自考;當被提問“唯物主義”“主觀能動性”這些概念時,“裸跑弟”只是一知半解,回答時支支吾吾。
“文曲星人設”越完美,就越容易讓人質疑其中的“炒作水分”。
在完美人設的催熟下,“裸跑弟”沒有半點稚嫩,早已老氣橫秋,樂嘉老師告誡他:“我對你唯一的要求就是講小孩說的話。”
何宜德來不及“講小孩說的話”,他像是一個被設定了程式的機器人,遙控器則掌握在爸爸手裡。
而何烈勝一直摁著“快進鍵”,一鍵定製兒子的“加速人生”。
2021年,13歲的何宜德已經被菲律賓聖保羅大學錄取,攻讀商業管理博士,或成年齡最小的在讀博士生。因為疫情原因,暫時只能在國內上網課。
2023年的春節,又是中國家庭歡度新年的日子,何宜德宣佈已經接到了英國劍橋大學的博士後入站申請錄取通知書,將赴劍橋學習自己的博士後課題。
何宜德似乎又創造了一項讓人目瞪口呆的新記錄,但細心的網友發現錄取通知書上寫著:這個專案的培訓週期是從2023年4月16日到4月22日。
這也再次引起網友質疑:“7天的博士後?能創造出什麼科研成果?”
兒童心理教育學家餘偉老師說:
“一個人成長,最重要的是成為最好的自己,你不需要成為你爸爸想的那個人,也不需要成為你媽媽想的那個人。”
成功的人很多,但自由快樂的人沒有幾個。
何宜德想要過上普通人的生活,但出生在哪個家庭他沒法選擇,成長模式他也同樣沒法選擇。
何宜德有一個健康的妹妹,當何烈勝想要把教育模式複製到妹妹身上時,妹妹強烈反抗,何宜德也十分反對妹妹重複他的成長軌跡。
《奇葩說》曾有一期辯題:如果能為孩子一鍵定製完美人生,你要定製嗎?
黃執中老師說:“在人生的時時刻刻,永遠都儘可能地保有最多的選擇權,這就是完美的人生。”
父母適度放手,或許處在青春期的“裸跑弟”才會有更多自由選擇和呼吸的空間。
“裸跑弟”的教育並不適用所有人,教育的目的,從來不是為了一紙文憑,而是幫助孩子成為他自己,幫助他不斷成長,不斷超越自己,更幸福地生活。
“裸跑弟”的人生還在繼續,爭議也在繼續,這是拔苗助長販賣焦慮還是因材施教個性教育,相信時間會給出答案。
《遮蔽力》暢銷2萬冊,加印5次,賣出3個版權:繁體版+韓國版+越南版
作者簡介:蘇格,富書作者給生活加點“sugar”,堅持寫作、充盈內心、洞見生活。一個人‬要想成功,你都需要一種能力來支撐你做好‬自己,不被阻撓,不被誘惑,這就是遮蔽力,富書第4本新書《遮蔽力》正在熱銷中,你的生活,需要遮蔽力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知乎、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眾號: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校對:富叔
免責宣告:部分圖文來自網路,僅供學習與交流,非商業用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聯絡即刪
報名富書人物稿寫作公開課,就送以上3篇付費閱讀全文pdf電子書
限額200人,已有68人交了39.9元押金承諾保證7天全程線上聽課(無直播回放),名額僅剩132人,招滿200人開課,長按下圖二維碼進群報名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點選 關注富

👇點選閱讀原文進入“創業8年,富叔真面目曝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