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端造夢,全雲製作
和朋友說起來,要去採訪動畫大電影《時間之子》的幕後製作團隊。朋友的女兒聽到後異常興奮,囑咐我如果見到電影的兩位導演,一定替她要一個簽名,並帶一句話:“他們非常棒!”最終,雖然接受採訪的只是電影的製片人,以及獨家提供雲製作支撐的騰訊雲團隊,但是在瞭解到這部業內首部全雲製作的動畫電影的臺前幕後故事,還真是感慨萬千。
不禁要感嘆,電影製作的雲時代已經來了!
1
全雲製作開先河
最早聽說將雲技術用於電影製作,還是源於美國的電影公司夢工廠。 據說,《怪物史萊克2》是首部採用雲技術的動畫電影,它透過雲計算提升了渲染效率。之後,諸如《功夫熊貓》系列、《馴龍高手》,乃至《阿凡達》,都是電影運用雲技術的代表性作品,電影中真實的3D效果和渲染效率皆得益於後端雲計算的支撐。
近些年,中國電影產業強勢崛起。最近舉行的2025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就以“電影+科技”為核心,全面展示了中國影視工業化、數字化、智慧化的最新進展。回溯電影工業的發展歷史,從膠片時代到機械時代,從雲計算到AIGC,數字化技術正在重塑影像世界。
在雲技術成為電影核心製作工具的當下,由貓眼電影出品、不熄動畫聯合制作的原創國產動畫電影《時間之子》,除了在故事情節上引起廣泛討論之外,作為首次全雲製作的動畫電影不僅讓電影行業,就是IT行業也為之一振:電影中超過70%的製作工作量、100%的渲染計算,以及100%的資料儲存,全部在雲上完成。
據《時間之子》製片人張旋介紹,該影片的全流程都是在公有云平臺(貓眼娛樂和不熄動畫基於騰訊雲的公有云製作平臺)上進行的,並且首次在公有云上實現了雲製作桌面、資料儲存和大規模叢集計算,同時還在資料集中儲存的基礎上實現了大資料AI輔助分析,另外還具有輔助專案管理的功能。總之,該平臺的應用,系統性地提升了整個專案的管理、協作效率以及電影製作質量。
參與此電影製作的70多個團隊分佈於全球20多個國家和城市,規模近千人。雲的無處不在、資源統一、按需分配,以及雲的協作能力非常契合這種分散式的工作模式,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在電影工業化浪潮下,透過這部電影的製作,我們在數字化、智慧化方面進行了一次具有突破性的創新。”張旋如是說。

2
全雲製作哪裡高?
可能很多人都會好奇,一部時長2個小時左右的電影到底是如何製作完成的?最佳化多團隊、多區域協作,以及應對電影製作管理方面的挑戰,是《時間之子》在製作過程中最大的創新之處。
1. 做電影與做專案異曲同工
電影製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張旋為我們展示了一張複雜但脈絡清晰的流程圖,確實與IT專案的執行和管理流程近似。專案製片管理團隊與聯合制作團隊在整個專案製作期間,對全片97000多個製作任務進行了工作量量化評估,同時明確了三維製作流程的十幾個環節,並對將近10萬個任務進行拆解,最終形成統一規範。這是管理模式上的一種創新。
“我們將這些評估標準和細化的任務統一分發至雲端,並採用專案管理軟體進行分發管理和狀態標識。所有參與制作的團隊在雲端就可以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將要做的任務是什麼、任務週期、任務完成的標準等,並可根據量化的任務結算製作費用。”張旋介紹說,“透過這一改變,整個專案管理的過程更加公開透明,執行更加高效且可控。”
2. “標準化+國產化”翻山越嶺
在製作技術方面,《時間之子》相比以往的國產動畫專案也有了顯著提升。比如,在三維製作資料格式上,就選用了開源Open USD標準,解決了不同製作軟體之間資料格式統一性的問題,支援多環節並行製作、無損修改的同時,還能對海量資料進行更高效的處理,快速在雲桌面上進行載入,進一步提升了互動速度。這一基礎性的工作,為實現工業化、自動化的生產製作奠定了堅實基礎。張旋補充介紹說:“在整個製作過程中,我們積極採用多款國產軟體工具,比如統一的檔案釋出工具Tswell、GPU加速動畫繫結工具Numerate等,還應用了專門針對Open USD的資料管理工具。”
3. 全雲製作變不可能為可能
此次《時間之子》全製作過程採用雲平臺,可謂是最大亮點。目前國產動畫電影絕大部分都是採用協作方式完成的。以往,在專案的分包協作過程中,幾十家甚至上百家團隊都是在自己本地的軟硬體環境中完成相應的影片製作工作,而這些環境千差萬別。整個專案的管理團隊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消除因環境不統一(比如使用的作業系統版本不統一)對製作造成的困擾甚至是障礙。
“由於每個團隊使用的製作工具各不相同,有采購的,也有自己開發的指令碼,很容易導致不相容的問題。”張旋介紹說,“由於《時間之子》使用了雲端服務,所有團隊都可以登入到雲端統一的軟硬體環境中進行製作,製作工具、算力、儲存、資料等一應俱全,從而有效避免了相容性方面的問題。”
參加《時間之子》製作的所有團隊都可以在雲上共享資源。在採用雲協作的方式前,每個團隊都是在打好餘量的情況下,將本地的環境部署好,處理十個鏡頭和上百個鏡頭甚至更多鏡頭,投入的資源配置是一樣的。而在雲端,則可以根據工作量對資源按需進行分配,這樣既滿足了資源動態變化的需求,又可以降低成本。

在《時間之子》舉行專案啟動會的時候,其中一家供應商在瞭解了雲資源共享的情況後,當天便開始工作,第三天就提交了鏡頭效果供導演稽核。而在採用雲模式之前,供應商僅下載資料就需要幾天甚至一週時間,然後再部署本地化的環境,執行並測試,最快還要一兩週時間才能就緒,有時可能一個月的時間都還處於系統磨合的狀態。通常情況下,一部動畫電影的後期製作時間只有兩年左右,如果前序準備工作花費太多時間,對整部電影的製作效率影響是非常大的。雲製作方式徹底解決了這一弊端。
眾所周知,動畫製作尤其是三維動畫的製作,對算力、儲存等要求非常高。在雲平臺上,《時間之子》將所有的動畫製作需求,不管是來自算力的、儲存的,還是桌面處理上的,都進行了一體化。傳統制作方式是每家供應商在本地完成各自的鏡頭製作,在透過導演稽核後,將一批透過稽核的鏡頭資料全部打包,上傳到一個單獨的商用渲染農場中進行畫面渲染;在渲染完成後,又要從渲染農場的儲存中,將所有內容下載到製作公司本地的儲存上,然後進行合成,直至最後輸出。這一上一下會消耗大量時間,並且渲染農場的功能相對單一,基本上只能做渲染畫面一件事。採用雲製作的方式後,渲染農場變成了一個多功能的,包括動畫預覽、稽核、快取輸出等都可以共享渲染農場同一個算力,實現了資源最大化利用。
在計算資源的供給上,騰訊雲與《時間之子》的製作和專案管理團隊進行了深入溝通,發現其不僅對資源的需求量非常大,而且對離線計算能力的要求也非常高。騰訊雲透過離線叢集提供了高彈性的資源,並且確保了高性價比。
《時間之子》在雲上的製作,用到了騰訊雲大量的雲端儲存產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產品就是CFS。騰訊雲端儲存產品融合了多種型別的技術,以及控制檯、API、SDK和相關工具等,確保了儲存系統的高穩定性、高安全性、高擴充套件性和高性價比,讓使用者擁有良好的應用體驗。在此專案中,騰訊雲透過北京六區交付的儲存資源,很好地滿足了專案對於高效能檔案儲存和並行儲存的使用需求。尤其是在渲染場景下,騰訊雲能夠提供幾十G甚至上百G的專屬能力,以保證渲染任務的持續進行。
騰訊雲解決方案專家楊洋介紹說,騰訊雲端儲存產品的高擴充套件性,能夠根據客戶的實際需求進行容量和效能的靈活調整,並且透過分散式架構極大地降低了單點風險,增強可靠性。在安全性方面,騰訊雲端儲存產品採取了大量安全防護措施,包括資料加密、防勒索、安全審計以及大量資料安全保護功能。
《時間之子》的資料檔案量是數以億級計算的,對某個鏡頭進行一次修改,可能會涉及數百甚至上萬個檔案,這在傳統方式下是很難做到的。但是在雲端,藉助強大的叢集算力,甚至不用在單機上開啟檔案,只需將其作為一個批次任務釋出到上千個節點上,每個節點都可以快速處理數千個檔案。

4. 為AI時刻準備著
將所有的算力、儲存以及資料全部集中到雲端,不僅大幅提升了資源利用率、製作效率,還可以藉助大模型對製片計劃、製作效率、渲染效率和時長等進行全面分析,從而實現更高的智慧化,比如能夠預測明天、後天所需的資源,某一鏡頭的製作會不會存在延誤風險,供應商的表現如何等。張旋表示:“對於專案管理團隊來說,這如同擁有了一個高階分析師,在不增加額外人員的前提下,每天都能隨時精準地把控整個專案製作的進展,並對完成情況實現360°全方位的分析。”
在統一資料儲存、統一製作的情況下,只要滿足單個鏡頭的開啟條件,下游的供應商和環境就可以開始工作,這就是全雲製作帶來的最大改變。因為它的高度並行特性,讓鏡頭的頻繁、快速迭代成為可能。雲平臺的使用,將顛覆電影製作的協作與管理方式。
3
全雲製作打造新質生產力
騰訊雲和貓眼娛樂之間有著長久良好的合作關係,同時也是貓眼娛樂最大的雲服務供應商。騰訊雲提供了超過1.5億算力的規模排程能力、上千億次的浮點計算能力,以及豐富多元的計算產品,能夠幫助客戶實現雲上和雲下的混合算力應用,滿足客戶在不同算力場景下的需求。
為《時間之子》打造的雲製作平臺,主要用到了騰訊雲的通用計算、異構計算產品。騰訊雲憑藉強大的自研能力,提升了整個服務的穩定性和可用性,確保了平臺領先的效能與價效比。在資料儲存方面,除了要保證電影製作所需的大容量、高效能、高穩定性等以外,安全性也同樣不容忽視。騰訊雲端儲存CFS具備快照能力,會在每天凌晨對渲染檔案進行備份,如果資料出現異常,可以透過回滾的方式對資料進行恢復。楊洋表示,由於騰訊雲具備出色的海量計算能力,能夠大大降低渲染的總體時長,同時其儲存的彈性伸縮能力也更好地滿足了不同的頻寬需求。
《時間之子》讓我們看到了電影全雲製作的可能性。這是一條需要持續探索的新路,對於電影界來說如此,對於雲服務的提供商來說又何嘗不是?透過《時間之子》,貓眼娛樂與騰訊雲之間產生了一次奇妙的化學反應。希望這種化學反應能夠在更多行業發生,無論是電影界、科技界還是其他行業,這都是催生行業新質生產力所需要的。
往期回顧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