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存款利率進入1時代,多地減少今年土地供應|財經日日評

點選上圖▲立即報名
英國暫停對89種產品徵收關稅
4月15日訊息,英國政府宣佈,為減輕企業負擔,促進經濟增長,到2027年7月之前,暫停對89種產品徵收關稅,包括義大利麵、果汁、香料、塑膠製品等。以果汁為例,此前關稅在14%至30%之間,暫停期間都將降為零。英國政府稱,此舉每年將為企業節省大約1700萬英鎊,並可能最終惠及消費者。
英國首相斯塔默近期表示,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英國企業免受貿易衝突影響,暫停多種產品關稅正是這些措施中的一部分。另外,英國政府還宣佈將出口融資支援規模擴大200億英鎊,其中包括為受美國關稅影響的企業提供專項支援,小企業也將能夠獲得最高達200萬英鎊的貸款。(每經網)
|點評|美國政府揮舞“關稅大棒”之際,英國將部分商品的關稅降低至零,充分表明了維護全球自由貿易體系的態度。英國零關稅產品大多數與居民日常消費息息相關,英國進口企業成本降低,利潤率空間放大,更有可能降低產品價格,為平抑英國通脹,降低英國居民日常開支提供幫助。美國加徵關稅給全球金融市場帶來衝擊,英國國債也在此行列。儘管英國國債價格一度飆升,政府借貸成本上升,但英國政府仍能宣佈零關稅政策,實屬不易。
除了彌補英國進出口企業在關稅摩擦期間的損失,英國政府此舉向全球各國企業展現出維護自由貿易體系的一貫態度,提升全球貿易商長期在英國紮根的意願。這種影響短期內很難在經濟資料中得到展現,其長期價值難以估量。
多家銀行存款利率進入1時代
4月14日訊息,股份制大行、中小銀行開始陸續下調銀行存款利率,中長期限存款利率降幅在10BP—50BP不等。目前,多數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低於2%,邁向“1時代”。平安銀行“平安存”產品三年期定存年利率由2.05%下調至1.65%,下調40個基點。浦發銀行某款特色定期存款三年期年利率也從2.15%降至2.05%,下調10個基點。
曾經是存款利率“高地”的民營銀行、村鎮銀行也正主動放棄“高息攬儲”策略。以興寧珠江村鎮銀行為例,該村鎮銀行此前兩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分別為2.10%、2.75%和3.25%,自4月1日起將分別降至1.50%、1.60%、1.55%,這一水平甚至低於國有大行。(第一財經)
|點評|去年國有大行率先將存款利率打到2%以下後,中小銀行跟進就只剩下時間問題。去年社會信貸總額降低,銀行業利潤率普遍下降,降低存款利率,減輕負債壓力,一直是銀行業正在做的事情。今年央行繼續展現出偏寬鬆的姿態,部分銀行透過存款利率長短倒掛的方式,引導儲戶定存額度短期化,更靈活地應對未來央行潛在的降息可能。
年初社會信貸需求有所回暖,但更多地是政府融資所推動。在金融支援實體經濟的目標下,銀行貸款利率易降難升。與之相對地,未來存款利率或將繼續保持下行態勢,很可能利率低至1%以下。
一季度出入境人次同比上升15.3%
4月15日,國家移民管理局召開新聞釋出會,釋出2025年一季度移民管理工作主要資料。全國移民管理機構累計查驗出入境人員1.63億人次,同比上升15.3%。其中,內地居民8027.2萬人次、港澳臺居民6572.4萬人次、外國人1743.7萬人次,同比分別上升15.4%、11.2%、33.4%。
一季度,全國移民管理機構持續推進移民管理領域制度型開放,全力服務促進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出入境證件“全國通辦”“全程網辦”,進一步擴大出入境政務服務覆蓋惠及範圍。共簽發普通護照515.3萬本、內地(大陸)居民往來港澳臺證件簽註2485.4萬張(件),簽發港澳臺居民來往內地(大陸)通行證56.9萬張,簽發外國人簽證證件36.1萬證次。(央視新聞)
|點評|一季度免籤政策持續最佳化,出入境服務水平逐步提高,開放的政策環境帶動出入境人次上升。其中,外國人出入境人次增長尤為顯著。像甲亢哥這樣的頂流網紅開啟中國行,更是透過接地氣的直播方式,向世界展示了真實可感的中國。在關稅壁壘築起國家間高牆的當下,文化的交流與傳播難以被阻隔,全球化依然是大多數人的心之所向。
變動的關稅政策加劇全球經濟不確定性,對外貿易形勢尤其嚴峻。一季度出入境人次穩定上升,還是能為市場注入一定信心。有人口的流動,就會有消費和投資的活力,從而帶動商務往來與貿易合作。危中有機,逆全球化的浪潮下,更是要堅持開放的態度,抓住全球貿易格局重塑中的機遇。
多地減少今年土地供應數量
4月15日訊息,各大城市近日陸續釋出2025年土地供應計劃或者住房發展年度計劃。已經公佈的20個城市中,大多數城市今年都減少了土地供應數量,但仍有4個城市今年住宅用地保持增長。廣州、三亞、石家莊和唐山今年住宅用地分別增加了21.3%、1%、5.2%和7.7%。其中,後面3個城市增幅不大,而廣州增加比較顯著。
在已經公佈供地計劃的20個城市中,寧夏銀川住宅用地量下降了153%,下降幅度最大。另外,東莞、煙臺和廈門住宅用地下降超過了4成,分別下降了42.7%、46.4%和44.8%。成都、寧波、杭州、南寧則下降超過3成,分別下降了35.2%、35.5%、35%和33.6%。重慶、合肥、西安、無錫也下降了超過2成,分別下降25.6%、21.1%、21.5%和21.7%。(第一財經)
|點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基調下,為了消化庫存、調節場內供需關係,今年大部分城市的土地供應數量依然呈減少趨勢。目前,樓市的區域分化較為明顯,各地的供地節奏也因實際情況有所差異。作為人口大省,廣東的住宅用地供應增加,也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其需求側較為旺盛。從供地策略來看,高品質住宅受到市場歡迎,帶動優質地塊的供應增加。
樓市政策進入寬鬆期,近期核心城市的市場熱度有所回升,帶動房企拍地的熱情提高。但整體而言,大部分城市目前還是以消化存量為主,房地產市場的進一步復甦仍然需要時間。同時,受供地節奏放緩的影響,地方財政收入或仍將面臨一定壓力,如何推動財政轉型也是各地需要面對的挑戰。
杭州擬投向AI產業基金規模超1000億
4月15日訊息,杭州市近日釋出《建設人工智慧產業發展高地實施方案(2025年版)(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方案提到,加強產業基金支援。引導“3+N”杭州產業基金群撬動社會資本、金融資本,投向人工智慧相關方向的產業基金規模超1000億元。
政策措施方面,包括每年設立2.5億元市級算力券,對採購智慧算力服務和模型服務的使用者企業,按不超過合同實際發生金額的30%給予補貼;對企業承擔國家、省重點科研任務,按國家、省實際到賬補助資金的25%,給予最高500萬元補助;每年擇優評選不超過10個具有行業影響力的行業應用大模型,按研發成本給予一定比例財政補助,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綜合財聯社)
|點評|杭州在人工智慧賽道上再加碼,抓緊搶跑相關應用落地。用超千億元的資金支援產業建設,能夠顯著提升城市搶人才、搶企業的競爭力。同時,底層的資料與算力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也需要大量資金,產業基金能進一步夯實技術基礎。推動應用落地上,大模型、智慧裝備和醫學領域都是當前的發力重點。
新興技術的“開花結果”,需要從根基到生態的長期培育。人工智慧的產業土壤需要資金流入灌溉,而要撬動千億元資金,更要發揮市場的力量。考慮到人工智慧這類新興技術的發展具有不可預測性,要提高社會資本的投入意願,豐富未來應用落地的可能性,基金的容錯空間也需要開啟。
Meta反壟斷案開庭INS或被分拆
4月15日訊息,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與Meta Platforms Inc.的案件近日於華盛頓開庭。FTC指控Meta十多年前收購Instagram(INS)和WhatsApp之後非法壟斷社交媒體市場,因此必須進行拆分。Meta當前1.3萬億美元的市值,正是建立在Instagram的廣告收入基礎之上。若強制拆分,其市值恐將遭遇斷崖式下跌,預估蒸發價值可能高達數千億美元。
FTC認為,Meta對Instagram和WhatsApp的收購屬於典型的“扼殺式併購”,即透過收購潛在競爭對手來消除市場競爭。FTC強調,監管機構當年批准這些交易是重大決策失誤。為佐證這一主張,FTC將舉證Meta旗下應用服務質量顯著惡化,具體表現為:廣告推送激增導致使用者體驗下降,使用者隱私保護機制卻持續弱化。(介面新聞)
|點評|Meta收購INS和WhatsApp都是十餘年前,當時兩家公司的體量相對較小。此後兩大應用的市場表現出色,確實驗證了Meta收購的成功,但也帶來反壟斷爭議。根據訴訟內容,扎克伯格多年前在郵件中作出的“收購比競爭更好”表述,也被看作是其壟斷行為的證明。說到底,反壟斷是為了保護市場競爭和消費者權益,Meta多年前的收購行為是否對市場和消費者造成不利影響,可能會成為案件討論的關鍵。
此前針對矽谷科技巨頭的反壟斷案中,較少回溯已經完成的收購。如果這次FTC勝訴,也算是開創了先例。未來Meta若被強制拆分,勢必將衝擊其應用體系與盈利模式,而在此之外,美國長期以來的併購審查制度可能也會被顛覆。
OpenAI釋出GPT-4.1新模型
4月15日,OpenAI正式推出GPT-4.1系列模型,包括標準版GPT-4.1、輕量高效的GPT-4.1 mini和價效比極高的超小型版本GPT-4.1 nano。GPT-4.1系列在多模態處理、程式碼能力、指令遵循和成本方面實現顯著提升。其最大亮點是支援100萬token的上下文處理能力,是GPT-4o的8倍,這也是OpenAI首次釋出長視窗模型。這一突破使得模型能夠處理超長文字,適用於法律、金融、程式設計等領域的複雜任務。
GPT-4.1系列在提升效能的同時,價格更具競爭力。GPT-4.1相比GPT-4o價格降低26%,而GPT-4.1 Nano作為最小、最快的模型,價格也最便宜,每百萬token的成本僅為12美分。據悉,GPT-4.5預覽版將於7月14日從API中下線,而GPT-4.1或將成為主流To B服務模型。(介面新聞)
|點評|儘管OpenAI至今仍保持著大語言模型領域內的領先地位,但其釋出新模型所掀起的水花越來越小。這次GPT-4.1升級的能力主要側重於長文字處理能力,包括谷歌的Genmini、阿里的Qwen2.5-1M等多個模型早已實現這一功能,程式設計能力提升、價格下降等升級也無法使人眼前一亮。
就像此前GPT-4o的文生圖能力一樣,由於功能推出時間太晚,即便模型能力稍好於同行,並沒有得到特別好的“出圈”效果。一方面,備受期待的GPT-5遲遲未能推出;另一方面,各大科技企業的大語言模型快速更新迭代,OpenAI已經不再是AI行業內獨樹一幟的存在。
週二兩市探底回升滬指漲0.15%
4月15日,市場全天探底回升,三大指數漲跌不一。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08萬億,較上個交易日縮量2003億。盤面上,熱點較為雜亂,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2800只個股下跌。從板塊來看,大消費股一度走強,美容、電商、食品等方向領漲,化工股表現活躍,電力股持續活躍,建投能源等漲停。下跌方面,高位股集體大跌,免稅、港口、海南、軌交等板塊跌幅居前。
截至收盤,滬指報3267.66點,漲0.15%,成交額為4563億元;深成指報9858.1點,跌0.27%,成交額為6209億元;創指報1930.4點,跌0.13%,成交額為2737億元。(財聯社)
|點評|週二兩市恢復常態化的小幅震盪,市場成交量再次萎縮。臨近午盤,一眾權重股異動拉昇。市場對這種休盤前“突襲”的行為產生免疫力,不僅沒能調動市場情緒,反而產生了一定的負面效果。消費板塊餘溫尚在,但市場對內需未來前景依舊存在分歧。
美國關稅事件前,A股市場就進入了主線行情缺位,觀望情緒升溫的方向選擇期。只是關稅事件超出市場預期,引發市場巨震後,市場迴歸原有區間。從宏觀基本面上來看,過去半個月中並沒有出現什麼新變化,也沒有超預期的新政策落地,市場需要更多時間來凝聚新的共識。
文中股市、期貨內容僅供參考
不構成投資建議
欄目主編 |魏英傑主編 |何夢飛
企業出海如何突破從0到1
企業出海五大必修戰略班
助你看清方向、看穿風險、看懂落地
點選報名▼科學出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