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晶片最大瓶頸,已被消除

👆如果您希望可以時常見面,歡迎標星🌟收藏哦~
來源:本文編譯自livescience,謝謝。
電子微晶片是現代世界的核心。它們存在於我們的筆記型電腦、智慧手機、汽車和家用電器中。多年來,製造商一直在努力使其功能更強大、效率更高,從而提升了我們電子裝置的效能。
但由於晶片製造成本和複雜性的增加,以及物理定律所設定的效能限制,這一趨勢如今正逐漸減弱。而與此同時,人工智慧(AI)的蓬勃發展也帶來了對更高計算能力的需求。
我們目前使用的電子微晶片的替代品是光子晶片。它們利用光而非電來實現更高的效能。然而,由於諸多障礙,光子晶片尚未普及。如今, 《自然》雜誌發表的兩篇 論文解決了其中一些障礙,為實現複雜人工智慧系統所需的計算能力提供了重要的基石。
光子計算利用光(光子)而非電(電子)來傳輸和處理資訊,有望實現更高的速度、更大的頻寬和更高的效率。這是因為它不會因電阻現象而產生電流損耗,也不會產生電子元件產生的不必要的熱量損失。
光子計算還特別適合執行所謂的矩陣乘法——人工智慧的基礎數學運算。
這些只是其中的一些優勢。然而,挑戰也不容小覷。過去,光子晶片的效能研究通常是孤立進行的。但由於電子技術在現代技術中的主導地位,光子硬體需要與這些電子系統整合。
然而,由於光的執行速度更快,將光子轉換為電訊號會減慢處理時間。光子計算也基於模擬運算而非數字運算。這會降低精度並限制可執行的計算任務型別。
由於目前無法以足夠高的精度製造大規模光子電路,因此從小型原型進行規模化也十分困難。光子計算需要其自身的軟體和演算法,這加劇了與其他技術的整合和相容性挑戰。
《自然》雜誌上的兩篇新論文解決了其中許多難題。新加坡公司Lightelligence的彭博(Bo Peng)及其同事展示了一種用於光子計算的新型處理器,稱為光子算術計算引擎(Pace)。該處理器具有低延遲,這意味著輸入或命令與計算機相應的響應或操作之間的延遲極小。
擁有超過16,000個光子元件的大規模Pace處理器能夠解決複雜的計算任務,證明了該系統在實際應用中的可行性。該處理器展示瞭如何解決光子和電子硬體的整合、精度以及對不同軟體和演算法的需求。它還證明了該技術可以規模化擴充套件。
儘管當前硬體存在一些速度限制,但這標誌著一個重大進展。
在另一篇論文中,來自加州 Lightmatter 公司的 Nicholas Harris 及其同事描述了一種光子處理器,它能夠以與傳統電子處理器相當的精度執行兩個人工智慧系統。作者透過生成莎士比亞式的文字、準確分類電影評論以及執行經典雅達利電腦遊戲(例如吃豆人)來展示其光子處理器的有效性。
該平臺還具有可擴充套件的潛力,儘管在這種情況下,所用材料和工程的限制削弱了處理器的速度和整體計算能力。
兩支團隊都表示,他們的光子系統可以成為可擴充套件的下一代硬體的一部分,支援人工智慧的應用。這最終將使光子學變得切實可行,儘管還需要進一步的改進。這將涉及使用更有效的材料或設計。

參考連結

https://www.livescience.com/technology/computing/scientists-clear-major-roadblocks-in-mission-to-build-powerful-ai-photonic-chips
END
👇半導體精品公眾號推薦👇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專注半導體領域更多原創內容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關注全球半導體產業動向與趨勢
*免責宣告: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援,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絡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4032期內容,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即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公眾號ID:icbank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夥伴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