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灣媽Club

高才通計劃又傳來好訊息,合資格大學名單裡新增了一所內地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
連同之前的22所大學,現在內地一共有23所大學入選進入高才通計劃的名單。
它們分別是: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南大學、四川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東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同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
![]() |
2025年1月1日起,高才通合資格大學的最新名單生效,只要本科畢業於以上23所內地大學,直接拿香港身份!
符合的內地精英們抓緊時間申請,人才計劃瞬息萬變,紅利不等人。
01
高才通再次變更,
釋放出了2個訊息!
入境處本次更新高才通合資格大學名單並非是學校自身有問題,而是判斷指標,即四大世界排行榜發生了變化。
高才通計劃合資格大學名單的院校根據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QS世界大學排名、U.S.News全球最佳大學排名、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過去五年所列的百強大學以及過去五年在QS世界大學排名「酒店及休閒管理」範疇位列前五名專門提供酒店課程的大學或院校來制定的。
另外,自從今年11月1日起,高才通計劃的綜合名單也包含了過去五年在QS世界大學排名「藝術與設計」範疇位列前五名的專科學院以及過去五年在《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大學排名》位列首20名的內地大學。
因為標準發生變化,本次新增了5所大學,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大學、智利天主教大學、沙特國王大學、瑞士凱撒里茲酒店管理學院、馬薩諸塞大學。
其中中國科學院大學因為在U.S.News世界大學排名中首次躍進全球第69名而光榮入榜。
同時還刪除了4所大學,分別是:巴黎第十一大學、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拉德堡德大學、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院。
即2025年1月1日起,本科畢業於這4所大學的人士將沒有資格申請高才通B類及C類。

經過本次新一輪的更新,目前符合高才通計劃的綜合名單已經上漲到了199所大學。




向下滑動檢視完整名單
這次高才通計劃新名單的釋出,也釋放出了兩個訊息:
其一,人才計劃即時變化,考慮清楚就趕緊上車;
高才通自2022年12月底釋出以來,因為標準的變化已變更過多次,院校有進有出,這是各個國家或地區移民計劃的一個常態。
政策不是固定的,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稍微猶豫一段時間,原本還符合資格,可能下一次更新學校就不在名單內了,申請人分分鐘就被踢出局。
尤其是現在優才計劃經歷大改版,門檻提升後,許多精英人士將目光放在了條件明確、獲批率高的高才通計劃身上。
但隨著引進人才的增多,未來香港是否會收緊各項人才計劃,我們不得而知,眼下最要緊的是,一旦想清楚了辦理的目的,就要抓緊時間上車。
絕大多數內地精英家長辦理香港身份均是想給孩子拓寬升學路徑,享受港籍生身份帶來的錄取優勢和學費優惠等。
高才通計劃因為獲批率高且申請週期短,不少符合資格的父母會選擇卡點去辦理香港身份。
比如現在孩子初二,為了順利續簽,拖延到孩子高一或是高二了再辦理。
這樣做無可厚非,但紅利性政策只有自行追趕,沒有它等人的道理,趕上了就一本萬利,趕不上只能另走它路或是在原路參與激烈競爭。

其二,名單數量增加,香港仍渴望本科名校人才。
高才通計劃名校名單雖然變化不斷,但整體上覆蓋範圍還是在不斷擴大,從最初的170多所擴充套件到了現在的199所,以內地大學為例:
2022年最推行時,首批僅9所內地名校上榜(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山大學、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緊接著20223年又新增了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南大學這4所。
今年《施政報告》釋出後確認再次新增9所內地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四川大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 )。
由此可見,香港在引進人才方面依然會看重名校學歷,希望吸引和留住更多來自全球頂尖大學的人才,以促進香港經濟發展和創新能力。
但要注意的是,入選的名校必須是本科學位才能滿足要求,碩博一概不管,網路、夜校、自學或是兼讀制課程獲得的學歷也不在考慮範疇內。
僅是這一條限制就卡住了成千上萬的人,香港是懂本科學歷重要性的!
02
高才通:最火爆的人才計劃
高才通計劃是2022年港府為了補救人口流失對經濟造成影響而設定的人才政策,它分別設定了三類:
A類:申請前一年,全年收入達到250萬港幣或以上。全年收入包括薪金、津貼、股票期權及從其擁有的公司所得的利潤。由個人投資所產生的收入不會計算在內,無配額限制;
B類:從全球百強大學畢業並在緊接申請前5年內累積至少3年工作經驗,無配額限制;
C類:在申請前5年內,從全球百強大學畢業但工作經驗少於3年,這類申請限額1萬人。
12月初,在第四屆香港國際人才高峰論壇中,香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表示:
港府自2022年底推出一系列招攬人才措施,截至11月底,各項人才計劃共收到近42萬份申請。
獲批數量超過26萬份,已有17.5萬名人才到港,加上他們的家庭成員及配偶,約共35萬人。
目前香港的各項人才計劃中,高才通是獲批人數最多的,從2022年12月底至今超10萬人申請,約有8.8萬人獲批來港,遠超港府當初設定的每年批准3.5萬個申請的目標。
其中畢業於世界頂尖大學的人才佔6.5萬人,超過4成來自海外學府。
在今年首10個月內,高才通計劃共批出34360份申請,而優才計劃和專才計劃才分別僅為9423份及21296份。
在獲批的34360人中,32566人來自內地,佔比超過94.7%。
加拿大和美國分別只有300多人,澳洲有228人,新加坡121人,其餘國家或地區的人才共計796人。

具體到A、B、C三類來看,透過名校本科學歷來申請的人數是最多的。
B和C類共計24016人,佔總體的約70%,剩餘的看個人年收入的A類為10344人,佔整體的30%。
其中名校學歷的通道中,又以名校畢業且具有多年的工作經驗的B類高才最火爆。
批出的人數近1.8萬人,佔比約50%,相當於高才通一半的申請者走的是B類。
而B類中來自中國內地的高才人士又以12820人高居榜首,佔B類總數的75%,美國緊隨其後,以1451人位列第二。
最讓人意外的是C類,美國和澳洲名校畢業的獲批人數(分別為1660人和1655人)超過了內地名校畢業生(1512人),可見人才的多樣性。
留學回國的人才也更願意在離家近且國際化氛圍濃厚的香港尋找機遇,探索自我。

高才通計劃成果如此顯著的背後與該政策自身的特點息息相關。
首先,條件明確。
要麼是個人年收入滿足250萬港幣,直接走A類,不設學歷限制,也沒有年齡要求。
要麼是名校本科學歷,畢業多年工作經驗豐富就走B類,剛畢業的名校生則走C類,每年限制1萬個名額,先到先得。
這完全不像優才,不僅名校畢業,還得是名校碩或博,不僅名校碩或博,還得是名校碩或博的STEM專業才能加分,就算滿足學歷,還有工作經驗、語言等要求,就如同套娃,層層加碼。
其次,審批速度快。
只要條件符合並且資料準確無誤,整理完成後遞交一到三個月內就能出來結果,我們這裡辦理的客戶最快的是不到15天就收到了獲批通知。
另外,透過率高。
按照入境處公佈的詳細資料來看,高才通現在的獲批率高達80%,雖然不是所有人才計劃中透過率最高的一個,但仍然是很高的,尤其是與獲批率不足20%的優才相比。
而且港府對高才通的關注度也比較高,隨時跟進,多次調整最佳化,不斷完善以便吸納更多高質量的人才來港。
最後,香港身份的獨有優勢。
除了高才通政策自身的優勢,兩年時間吸引10萬多人來申請,也有配置香港身份所擁有的獨特價值。
比如一人拿身份全家都能拿香港身份,有香港身份在手,孩子升學有了更多選擇。
進可攻內地985/211名校、海外300多所名校,退可守香港八大名校資源。
家長還有100多個國家免籤、優質的醫療服務、低稅制、養老等方面的福利,這均是眾多內地精英瘋搶香港身份的原因所在。
03
港府明確四大續簽方式
高才通不會爛尾!
高才通今年除了更新名校名單,它也迎來了自己的首次續簽。
11月初勞工局局長孫玉菡已經明確表示,滿足高才續簽的途徑有4種。
這一舉攻破了外界謠傳的香港高才通爛尾的訊息。

-
第一種方式:受僱於香港公司
在香港公司工作並有穩定收入,即擁有真實僱傭關係及正常繳納強積金等。
同時要求崗位基本符合高才人士過往的專業和行業,不能為了續簽隨意找個諸如刷盤子做保潔員的工作,薪水不能低於市場水平,即要在2萬港幣或以上水平。
-
第二種方式:非僱傭合約形式
從事保險、自由職業等以佣金為主要收入來源的高才通人士,可以部分時間在香港,部分時間是外地,無需全職在港工作。
但入境處強調同樣會考慮收入水平、工作經濟效益以及留港時間。
-
第三種方式:公司內部調職
在非香港企業受聘,但合約要求的工作涉及到到港履行職責,比如總部在內地或是海外,又在香港開設了分公司,這種情況也是可以續簽的,但要求比較高。
用這種方式續簽的高才通人士必須屬於年薪120萬港元或以上的管理層或專業人士。
同時遞交續簽前一年稅務年度的在港薪俸稅納稅記錄來證明自己工作所帶來的經濟效益。
-
第四種方式:在港創業
如果在港開辦公司需證明業務在港運作,並且業務能健康持續發展,看重的是公司能為香港經濟發展帶來貢獻,而不是空殼公司。
業務健康運營及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指標包括營業額、投資額、職位數目以及辦公地址等。
根據早前的資料顯示,高才通A類就業人士接近60%,其中四分之一的A類人士是創業者,到港開公司,為香港創造就業機會。
就業的人中多數都從事的是香港具優勢的產業,包括商業及貿易、創新及科技,以及資訊及通訊科技等。
整體來看,高才通續簽看似嚴格,必須要工作,但途徑多,考核的標準一個是真實性,一個是經濟效益。
而且首個續簽年度考慮到申請人到港探索沒多久,港府也會適當酌情考量,只要達到標準,續簽並沒有外界傳得那麼神乎其神。
實際上,不管是哪種人才計劃,續簽是工作或是生活,續簽本質上考驗的都是申請人的意願。
只要有意願維持身份,就會想辦法續簽,並且成功的機率非常高。
既不在香港消費,又不去生活居住,吐槽成本高,也沒有工作,還想著孩子利用身份差上名校,香港身份爛尾早已註定。
萬事開頭難,我們往往會被自己的恐懼感震懾,尤其是在焦慮營銷影響下,更加劇畏難情緒,但續簽目的是留住優秀的人才,不是為了卡人。
如果是真心誠意拿香港身份,不會存在續簽難的問題。

04
錯過視窗期,機會就沒了
最後不得不再次叮囑想利用香港身份為孩子升學做託舉的家長們:政策性紅利具有時效性,一旦錯過時間視窗,要麼失去優惠,要麼是競爭加劇。
現在高才通的要求明顯越發嚴格了。
剛出來新政策時,高才A類就要求常規證明材料,現在補件經常出現,進一步延長了獲批時間。
之前納稅證明沒有讓遞交,現在為了交叉驗證,基本上都需要遞交這份材料了。
B和C類如今不僅需要學歷證明檔案,還要正式的學業成績單,國內和境外學位均需要提供。
別看香港高才通計劃還在陸續增加名校名單,但政策變化我們難以捉摸。
一旦香港未來人才的缺口填補上,關閉高才通計劃也不是不存在的事情。
所以想辦理香港身份的內地精英家長們,抓緊時間。
美本早申資料大揭秘

翠鹿升學榜2025早申資料報告如何領取?
點選下方名片
關注“視角學社”公眾號,
後臺對話方塊傳送“資料報告”(不是評論區哦~)
獲得完整版報告領取方式!
更多精彩
相關閱讀:
突發!內地學霸蜂擁而至,香港家長不幹了
香港監禁一名內地學歷造假女生!駐美領館警告留學生:學術造假系聯邦重罪面臨嚴懲!
拿香港身份,有多少人後悔了?
作者:灣媽Club,轉載:灣媽看世界,
本文經授權轉載。版權歸屬作者/原載媒體。
喜歡本文?歡迎掃碼加入視角&翠鹿公益交流社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