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木”金絲楠掛飾、手串、擺件,百年老料精雕,矜貴又吉祥

匠人手作 · 藝術字畫 · 日用生活良品
所謂“文玩”,指的是文房四寶及其衍生出來的各式器物。
造型各異,雕琢精細,宜用宜賞,是書房中、案几上“獨具一格”的藝術點綴。
它的歷史悠久,萌芽於南北朝之前,發展於唐宋時期,在明清達到鼎盛。
在北京山頂洞人的遺址中,發現了距今一萬多年前,使用獸牙、貝殼、小石珠、魚骨等製成的珠串,這被視作文玩手串的起源。
隨著唐宋文房用具的完善,以及佛教的傳入與發展,與文房四寶相配的各種小物、各式材質的佛珠逐漸流行。
明代文化風尚的形成,工藝技術的演進,都為民間文玩的“收藏之風”奠定了盛行基礎。
到了清王朝,朝珠成為宮廷官服的“標配”,皇家“十把玩”出現,文玩手串也初具雛形。
這些帶有傳統文化符號的賞玩件、手把件,或大或小、或巧或拙,經由歲月裹洗,與物主息息相通。
在承載“精神內蘊”、涵養身心的同時,更彰顯出高階的格調品位。
“慕古為今”的聖善居醞釀數載,匠心呈現金絲楠木文玩掛飾系列。
隨身佩戴的靈動珠串,可搭配包包或作車飾的掛件,置於桌案的盤玩擺件……
件件甄選百年老料,紋路天成,珍貴難得。
造型設計精巧,雕工細膩,兼顧賞玩功能與美好寓意。
目之所及,觸木即安。
溫馨提示:本文產品均為手工製作,尺寸測量存在0.1cm-0.2cm的誤差。選材天然,每一件木製品的紋理及色澤均有細微差異。
聖善居“觸木即安”文玩掛飾系列▼

眾籌價¥139起
眾籌時間:2025年7月24日-2025年8月22日
預計眾籌結束後7個工作日發貨
木中珍品,價比黃金
1700餘年的金絲楠木古樹
(圖源網路)
金絲者出川澗中,木紋有金絲,嚮明視之,閃爍可愛,楠木之至美者。
明代學者谷應泰所著的《博物要覽》,揭示了金絲楠木的矜貴迷人。
這種樹木生長極為緩慢,對溼度、溫度、地質條件等都有苛刻要求,耗時百年方可成材。
長久吸日月之精華,聚山水之靈氣。
金絲楠木老料紋理
它的色澤、紋理與氣質,常被視為“龍氣”的化身,是各代帝王鍾愛的“御用之材”,盛極一時,故而得名“帝王木”。
明嘉靖楠木髹金漆雲龍紋寶座
(圖源網路)
太和殿金鑾寶座、養心殿三希堂書架、交泰殿“無為”匾額寶璽匣、坤寧宮東暖閣大婚床……
眾多宮廷名品,均採用金絲楠木打造。
在重要的帝王建築中,亦有廣泛應用,古有“水不能浸,蟻不能穴”之說。
它不但是優質的傢俱原料,擁有深遠的文化傳承意義。
其養生價值,在傳統古方、史料中同樣有豐富記載,是謂“楠香壽人”。
金絲楠木料
然而,黃金萬兩易得,金木一方難求。
如今的金絲楠木,已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禁止採伐,新料稀少。
若非聖善居的幾代家藏積累,或許難得如此數量及質量的金絲楠木原料。
聖善居的品牌主理人吳善釗,來自工藝美術世家。
自幼師從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木芳先生,一直致力於研習明清仿古傢俱設計與金絲楠藝術家具製作。
左為聖善居主理人吳善釗
右為陸光正大師
2025年,他拜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專案東陽木雕代表性傳承人陸光正大師為傳承導師。
吳老師與東陽木雕非遺傳承人王向東老師
交流木雕技藝
吳老師希望將金絲楠木的材質之美、古典文化的藝術之美、現代高階工藝之美相結合,創造出更多精妙絕倫、耐人尋味的“工藝奇蹟”。
聖善居“觸木即安”文玩掛飾系列▼

眾籌價¥139起
眾籌時間:2025年7月24日-2025年8月22日
預計眾籌結束後7個工作日發貨
金絲楠木雕葫蘆雙聯掛件
清 金累絲鑲寶石葫蘆形香囊掛飾
(圖源網路)
葫蘆雖小藏天地,伴我云云萬里身。
自古以來,葫蘆因蔓籽多,便被賦予了祈求“子孫滿堂,世代綿延”的文化寓意。
又因福祿”而備,成為擁有深厚內涵的傳統器形。
其包容萬物的肚量,也對應著老祖宗的豁達智慧。
尺寸:葫蘆高3.8cm,底部直徑2cm
掛件總長11cm
聖善居取材金絲楠老料,製得這件自然靈動的葫蘆形掛件。
整體造型飽滿圓潤紋理條流
中部束腰,分一大一小、上下兩腹的結構。
搭配中國傳統雙聯結串聯,象徵好運相聯、好事成雙。
以繩結為念,結你所願。
飾以流蘇,秀雅迷人,相得益彰。
支援139元,獲得金絲楠木雕葫蘆雙聯掛件一件,價值230元。
聖善居“觸木即安”文玩掛飾系列▼

眾籌價¥139起
眾籌時間:2025年7月24日-2025年8月22日
預計眾籌結束後7個工作日發貨

金絲楠木雕金抓手掛件
東周足形金飾
現藏於山西考古博物館
(圖源網路)
以動物腳爪作為元素設計的文玩,自古有之。
出土於山西運城垣曲北白墓地足形金飾,距今已有2700多年史。
共五件,或佩戴在腰物。
四個腳趾一個的造型,直是物腳的生動復刻
尺寸:爪厚2.1cm,寬2.7cm,高2.8cm
掛件總長10cm
聖善居由此為靈感,帶來一款“金抓手”掛件。
雖為小件,用料絲毫不馬虎,精選金絲楠木百年老料匠心打造。
金絲紋理清晰,木質細膩光潤,盡顯富貴之氣。
肉嘟嘟的小爪子,造型敦實飽滿,渾圓可愛。
每一枚皆為精工打磨,觸感絲滑。
品牌還在2025年特意為“金抓手”改版升級:
以中國傳統“金錢結”繩結點綴,由黃水晶、紫水晶、南紅作為配珠串聯。
層次豐富,色調繽紛。

“金抓手”之名,滿載吉祥祝福。
萌巧設計,源自傳統,卻不落俗套。
適合多種場景,可充當車掛、包掛、壓襟,百搭實用。
支援239元,獲得金絲楠木雕金抓手掛件一件,價值390元。
聖善居“觸木即安”文玩掛飾系列▼

眾籌價¥139起
眾籌時間:2025年7月24日-2025年8月22日
預計眾籌結束後7個工作日發貨
相較於掛件,珠串可盤玩、可穿搭,擁有更多別緻的寓意與用途,一直在文玩中佔據重要地位。
夏末秋冬時節,尤宜把玩木製珠串,養出油潤“包漿”,靜享東方傳統意趣。
看似簡單的小件,製作步驟卻不亞於大型傢俱。
光是一顆珠子,就要歷經開料、車珠、打磨、拋光等重重步驟。
金絲楠木“好事發生”單圈珠串
尺寸:金絲楠木主珠8mm
蜜蠟桶珠9mm×11mm,南紅配珠5mm
這款珠串甄選金絲楠木百年老料,車成8mm直徑的圓珠,再經手工細緻精磨,顆顆靈動串聯。
簡約優雅的單圈設計,搭配一顆蜜蠟桶珠、兩枚小巧南紅,在腕間清秀流轉,熠熠生輝。
沙金材質的花生掛飾,作為“點睛之筆”,細節雕刻精緻,寓意“好事發生”。
日常可單獨佩戴,亦可與其它手串疊搭,展示不同風格的美。
支援330元,獲得金絲楠木“好事發生”單圈珠串一串,價值580元。
聖善居“觸木即安”文玩掛飾系列▼

眾籌價¥139起
眾籌時間:2025年7月24日-2025年8月22日
預計眾籌結束後7個工作日發貨
金絲楠木“時來運轉”雙圈珠串
尺寸:金絲楠木主珠6mm、白水晶6mm
雙圈珠串同樣甄選金絲楠木百年老料。
車成6mm直徑的圓珠後,顆顆手工打磨串聯。
天然白水晶的加入,平衡了金絲楠木的古樸色調。
白水晶在中國傳統玉文化中,還寓意著純淨和諧,擁有無盡的自然能量,可帶來精神的慰藉與積極的暗示。
白瑪瑙跑環的點綴,讓手串更添“靈氣”,於舉手投足間搖曳生姿。
跑環在手串上可不受限地滑動,象徵變通和自由,亦時刻鼓勵佩戴者不斷進取、積極探索。
環隨心動,心隨意轉,時來運轉。
日常佩戴腕,趣味十足,好運相伴。
支援499元,獲得金絲楠木“時來運轉”雙圈珠串一串,價值900元。
聖善居“觸木即安”文玩掛飾系列▼

眾籌價¥139起
眾籌時間:2025年7月24日-2025年8月22日
預計眾籌結束後7個工作日發貨
金絲楠木“水木相合”
108多圈珠串
清 沉香木團壽108數珠
(圖源網路)
在佛教文化中,數字108具有深刻寓意。
代表“百八三昧”,對應人世間的108種煩惱。
唸佛誦咒時,每撥動一顆念珠,便象徵消除一種煩惱,以求步步達到內心的安寧。
尺寸:金絲楠木主珠6mm,南紅4.6mm
青金石(配珠5.5mm,頂珠8mm)
聖善居取金絲楠木百年老料,車出6mm直徑圓珠。
108顆飽滿主珠靈巧串聯,與青金石、南紅相映成趣。
青金石又稱“金精”、“青黛”,被奉作“佛教七寶”之一。
其鮮豔深邃的藍色,不經意間透出的一抹灑金,古老、神秘而華麗,人沉、莊重、含蓄之意。
南紅美得不俗不嬌,盡顯東方溫婉。
既有紅色的熱情,又帶著橙調的溫暖。
可做長項鍊,亦是古雅的腕上美飾。
顯膚白,襯氣場,精緻不張揚。
支援799元,獲得金絲楠木“水木相合”108多圈珠串一串,價值1300元。
聖善居“觸木即安”文玩掛飾系列▼

眾籌價¥139起
眾籌時間:2025年7月24日-2025年8月22日
預計眾籌結束後7個工作日發貨

金絲楠木雕瑞獸麒麟文玩擺件
尺寸:身寬5cm,身長6.3cm,身高10cm
麒麟,是古代神話中經典的文化圖騰,與鳳、龜、龍共稱“四靈”。
它是多種動物的複合化形——龍頭、麋身、牛尾、馬蹄,有雙角或獨角之姿,通身披魚鱗。
古人視之為瑞獸,象徵吉祥、仁慈、長壽、美德。
蘊含了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美好寓意,也祈福子孫滿堂、家族興旺。
這款麒麟文玩擺件,甄選金絲楠木百年老料,精雕細琢而成。
長鬚瑞角,靈芝耳,雙目炯炯,軀體碩壯,四腿短粗。
昂首立胸,姿勢凜然,意態逼真,彷彿全身充滿著無窮力量。
整體造型立體,器料入手敦厚,細節刻畫栩栩如生。
雖為日常把玩擺件,但無論品質或工藝,都極盡匠心,可謂“巧奪天工”之作。
於案上作觀賞陳設之用,妙趣橫生。
置於玄關、廳堂,可助家宅平安、財運亨通。
作為禮贈之選,精緻、矜貴又大氣,彰顯審美品位。
支援779元,獲得金絲楠木雕瑞獸麒麟文玩擺件一對,價值1200元。
聖善居“觸木即安”文玩掛飾系列▼

眾籌價¥139起
眾籌時間:2025年7月24日-2025年8月22日
預計眾籌結束後7個工作日發貨
溫馨提示:
由於金絲楠木為天然材料,存在不規則的木紋、結疤。
手工打磨的每件作品,木色不一,紋理千變萬化。
木材油密度高,在密閉環境中偶有油滲出,屬於正常現象,可用免洗洗手液或酒精輕輕擦拭。
因各地空氣溼度差異及氣候變化,存在極小機率發生熱脹冷縮的“風裂”現象,會在氣溫回暖時恢復。
保養貼士:
1、避免長時間陽光暴曬,或放置在空調出風口處直吹造成乾裂。
2、日常養護推薦使用純棉乾布擦拭,切勿用水沖洗。
3、換季時節可擦拭天然植物蠟或蜂蠟進行保養。
4、金絲楠木木性溫潤,切勿使用尖銳器物刮擦。
5、燙蠟作品沒養成包漿前,避免高溫接觸造成表面蠟溶發白。

關注我們
本文為廣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