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媒:中企承建高速專案,深陷泥潭

斯媒《星期日時報》報道(原題為:The Expressway that’s going nowhere:原定今年通車的Kadawatha至Mirigama的37公里中部高速一期(CEP I),在斯里蘭卡道路發展局與中企簽約十年後,工程進度僅完成36.8%。報道稱“癥結在於中國進出口銀行2019年3月承諾的9.8944億美元貸款僅撥付5100萬美元,自2022年斯經濟危機後完全停貸。斯里蘭卡希望儘早解決此問題”。
相關路段目前雜草叢生,亟需維護。去年,一根巨大的混凝土梁發生坍塌,導致必須緊急建設“隔離牆”以保障安全。斯里蘭卡內閣批准了74.9億斯里蘭卡盧比用於這一費用,其中40億盧比已經支付。
專案於2015年透過無招標的提案授予一家中企,報道中說“合同價格顯著高於兩年後由本地公司贏得的專案”。2019年,中國進出口銀行批准了一項貸款,覆蓋85%的成本,剩餘15%的費用,即1.746億美元,由斯里蘭卡政府支付,作為啟動資金。
高階訊息人士表示,政府現希望儘快恢復工作,延遲時間越長,成本就越高。“鑑於需要維持與中國政府的良好關係,斯里蘭卡已採取非同尋常的措施來保持合作渠道。”
渣打銀行開具的預付款保函和履約保函已過期,根據慣例,道路發展局要求延期,但承包商並未提供延長的檔案。道路發展局因此透過斯里蘭卡財政部發送了追款信,要求收回預付款保函和履約保函中的款項。斯里蘭卡財政部於2025年2月向公路部秘書處表示,財政部“無法”轉交這些追款信,因為它們“已在中國進出口銀行內造成嚴重混亂,影響了斯里蘭卡與中國銀行之間的關係”。
銀行擔保在過期後透過交通銀行(Bank of Communication Co. Ltd.)進行了延長。據悉專案的完成期限也已延長至2027年,原定完工時間為啟動後30個月內。
政府的戰略是“停止浪費斯里蘭卡公共資金”,高階訊息人士表示,該專案必須完成,放棄是“愚蠢的”。他說,“我們希望結束不必要的利息積累,且這一過程必須非常非常謹慎地進行。我們不能損害政府間的關係。與此同時,我們必須完成選民們對政府的期望。我們必須以某種方式啟動並完成這條路。這是重要優先事項”。
本週,一份內閣備忘錄提交給內閣,尋求批准使用2025年預算中本地民用工程資金支付中企約1.8951億美元(以斯里蘭卡盧比計,文中誤寫為189.51美元)的“未付款項”。為此,將成立一個內閣指定談判委員會(CANC)。
該內閣檔案未獲得批准,被退回“待修正”。權威行業訊息來源表示,鑑於已經支付的部分款項,這樣的支付將導致中企“被過度支付”,並確保承包商和相關各方“在談判索賠、延期和合同延續時佔有顯著優勢,實際上防止了合同終止”。
代表中企的訊息來源則反駁稱,該公司本著誠信已支付了2.41億美元用於實施該專案,以應對支付延遲。
根據2025年3月25日政府公共投資監測與評估委員會(PIMEC)會議的記錄,中國進出口銀行今年早些時候訪斯時提出了三種選項。其中之一是將債務工具更改為“海外承包專案貸款(中國借款人)”,具體細節尚不清楚。另一個是繼續採用當前的優惠買方信貸工具,但將貸款貨幣從美元更改為人民幣。或者,尋求其他來源的共同融資,如多邊發展夥伴或本地金融機構,以減少中國進出口銀行融資的百分比。據瞭解,這些選項仍在談判中。
2025年3月18日財政部外部資源部主任致公共債務管理辦公室主任的信中寫道,“如您所知,2024年6月完成了從中國進出口銀行借款的債務重組。然而,銀行尚未重新開始支付上述兩個專案的款項(另一個專案是康堤北-Pathadumbara一體化供水專案)。在我們與銀行的多次溝通中,銀行告知我們他們正在進行內部分析,待分析完成後將通知他們的決定”。與此同時,進出口銀行的貸款攤銷今年開始。
一批本地承包商對該專案產生了濃厚興趣。“斯里蘭卡基礎設施發展聯盟”一直在各處遊說,包括政府內部,要求透過競爭性招標完成CEP I剩餘部分的工作,“透過斯里蘭卡政府分配的資金,聘用合格的本地承包商”。
他們提出了一種PPP模式,要求投標者提供股權,債務部分則透過本地銀行的聯合融資來完成。財政部可以協商一個方案,其中年金支付、利息和回報對股權和債務提供者進行標準化。
他們還呼籲政府根據實際成,本徹底評估中企的合同索賠,他們認為這些成本可能遠低於中企宣告金額。然而,支援相關中企繼續實施的人指出,進出口銀行的貸款提供的是“極為優惠”的條件,這與其他貸款(無論是外資還是本地貸款,除了日本的貸款)相比,利率都較為低廉。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選文末右下角的“好看”哦。如需定製旅行服務,請給我們留言或者發訊息。
歡 迎 探 討 合 作
聯絡微信:srilanka-nanggii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