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潑斯坦案件”正在撕裂共和黨內部,對特朗普政府構成政治壓力。下面是西方媒體的報道,發上來供大家參考借鑑,立場不同,請注意甄別。
愛潑斯坦案持續發酵:透明度之爭撕裂共和黨,特朗普面臨政治壓力
近期,圍繞愛潑斯坦性交易案檔案是否公開的問題,在美國政壇引發廣泛爭議,不僅民主黨強烈要求政府透明化,連部分共和黨議員也與本黨高層出現分歧。這場關於“是否揭開黑名單”的角力,正逐漸演變為一場撼動國會與白宮的政治風暴。
隨著八月國會休會臨近,一項突如其來的動議令眾議院幾近停擺。監督委員會執法小組以8票對2票的結果,通過了由民主黨議員薩默·李(Summer Lee)提出的動議,決定強制司法部公開愛潑斯坦案件相關檔案。值得注意的是,支援該動議的不僅有民主黨議員,還有三位共和黨人公開“倒戈”——他們認為,這些涉及權貴與未成年性犯罪的資訊,不應被繼續掩蓋。
薩默·李在投票通過後發文稱:“如果我們連追究富人和權勢者所犯下的惡行都無法做到,就根本不配擔任公職。”她的表態引發廣泛共鳴。
皮條客傑弗裡·愛潑斯坦於2019年因涉嫌組織未成年性交易被捕,隨後死於獄中,官方稱系自殺。然而,公眾對他的死亡與案件背後權力關係始終充滿疑問。愛潑斯坦生前交際廣泛,其朋友圈涵蓋克林頓、英國王子安德魯以及特朗普等政要;而他的搭檔吉斯蘭·麥克斯韋已因協助性交易被判刑20年。
特朗普本人多次在競選中承諾提升政府透明度,並將公開“愛潑斯坦客戶名單”列為重點事項之一。他還聲稱要披露包括肯尼迪遇刺、金恩遇刺和不明飛行物(UFO)在內的多項歷史檔案。正因如此,愛潑斯坦案是否公開,也成為特朗普兌現承諾的政治試金石。
然而,就在監督小組透過傳票動議前,眾議院規則委員會突然叫停了相關議案的審議流程。部分共和黨高層認為,公開案件檔案可能會誤傷無辜,侵犯包括受害者在內的個人隱私。眾議院議長、特朗普盟友邁克·約翰遜明確表態支援這一立場,並稱“我們既要透明,也要保護受害者”。
儘管如此,白宮已經對相關檔案有所動作。特朗普此前已要求司法部長潘姆·邦迪公佈2005年與2007年兩次大陪審團的審理材料,但該請求剛剛被佛州法官駁回。白宮目前尚未決定是否提出上訴。
與此同時,司法部上月釋出了一份宣告,稱他們已經“系統性審查”了全部案件資料,但未發現“客戶名單”,也沒有發現愛潑斯坦曾對政商名流進行勒索的確鑿證據。宣告還強調,現有證據不足以對任何未被起訴的第三方發起新的調查。
對於這一說法,共和黨內部並不一致。有人認同司法部的結論,也有人堅持“眼見為實”,要求親自檢視原始資料。更廣泛地說,許多議員呼籲政府應全面公開調查過程,以回應公眾對“深層政府遮掩罪行”的長期質疑。
面對這種膠著局面,眾議院議長約翰遜採取了一項激進舉措:提前一週宣佈國會休會,暫時避開可能激化的黨內分裂。這一決定引發爭議,有議員批評其“迴避問題”,但也有聲音認為此舉是為了冷卻事態、爭取更多時間協調立場。
不過,愛潑斯坦案的壓力並未因此消散。目前,部分共和黨議員正推動傳喚吉斯蘭·麥克斯韋出庭作證,以期從她口中獲得更多關鍵線索。監督委員會主席詹姆斯·科默已正式發出傳票,要求麥克斯韋於8月11日在其服刑的佛州聯邦監獄提供書面證詞。
與此同時,副司法部長託德·布蘭奇也於上週五對麥克斯韋進行了為期兩天的問訊,並表示將適時公佈調查結果。據其透露,調查內容將聚焦於是否存在愛潑斯坦客戶的進一步證據。
可以預見,愛潑斯坦案在美國政壇的能量遠未釋放完畢。

《改革開放的另類風險:大發展的反噬》(點選即可)
語音節目系列
歡迎大家加微信,方便交流。

點選二維碼加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