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於近現代中國人而言,福利社會是個遙遠而奢侈的概念,它或者與北歐地狹人稀、長期和平的國度有關,或者與早已進入發達工業化階段的西方人相關。近現代中國人的歷史記憶,總是與匱乏和飢餓相互糾纏,也總是與人均財富量絕對不足相互糾纏。
但自從走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路,改革開放40年後的今天,人們最強烈的感受,一是社會財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創造出來,二是人們在物質財富空前豐裕的時代卻充滿了緊張感和焦慮感。
這就是新的時代:豐裕社會和風險社會正同步到來。
由於實行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實現了財富總量奇蹟般的增長。按現價美元匯率計算的GDP已達世界第二,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的GDP已達世界第一。市場經濟在社會生產力發展中的基礎性、決定性作用正被反覆不斷驗證。
然而,市場經濟有著無法克服的固有缺陷和內在矛盾。
市場經濟是專業化分工日益發達的社會,分工導致高效率,也導致分化,分化則必然導致弱勢人群的被淘汰、被邊緣化。市場經濟的這一執行規律,已為200年來的資本主義歷史所證明。因此,扶助邊緣弱勢群體,就成為資本主義秩序穩定執行的必要條件。
市場經濟有商業週期,市場經濟越發達,商業週期便越頻繁,並呈現出每30年一個大週期的特徵(中國目前也處在這種大週期的陣痛中)。商業下行週期到來時,生產過剩,價格下降,企業倒閉,失業增加,社會不穩。依市場經濟內在力量,它無法解決商業週期問題,只能以消滅現有社會生產力的方式出清市場。為此,市場經濟需要政府調節,需要產業政策和社會政策。這也是二戰之後西方國家反覆使用凱恩斯經濟政策的緣由。
市場經濟最稀缺的是市場資源,需求不足是當代市場經濟國家普遍的病症。因此,發現需求,創造需求,是市場主體最重要的工作。而社會保障、社會福利,這些社會財富的二次分配或三次分配,有助於保護大多數人的生存,消除焦慮感和不安全感,進而創造更多的社會購買力,使得社會生產與社會消費大致平衡,促使市場經濟平穩有序執行。
更有甚者,在今天市場經濟的工業化升級階段,新的技術創新層出不窮。其中,自動化技術與人工智慧技術最為突出,它們共同的特徵,就是淘汰人工,壓低成本,提高效率。自動化技術的大量出現,使得財富生產和創造只需要極少數人員,大批次的人群被逐出勞動生產過程,成為無用人群,人們因勞動而獲得收入和尊嚴的機會也因此而喪失,“按勞分配”的神聖原則正被AI時代不斷解構。如何面對社會上80%以上人群可能喪失工作機會的嚴峻局面?這是東西方社會、市場經濟國家共同面對的挑戰。
中國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以市場經濟為基礎,以社會主義的上層建築、意識形態以及社會主義的國有經濟作為市場經濟調節手段的一種政治經濟體制。只要實行市場經濟,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便會自發地顯現出來,包括市場失靈、生產過剩、商業週期等便無法避免。為此,必須以社會主義對市場經濟進行引導和調節。改革開放40年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發揮市場經濟基礎性作用、創造社會財富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績,在以社會主義的宏觀政策、發展規劃、轉移支付、產業政策等手段調節經濟社會發展方面也顯現了強大優勢。但在建立社會福利體系、合理分配社會財富、健全社會保障方面,則明顯經驗不足、漏洞很多,相比於工業化成熟國家,尚處於起步階段。
當代中國的行政管理者和企業家群體,有著兩方面的深刻歷史記憶:一是平均主義大鍋飯導致的養懶漢,收入分配絕對平均造成社會生產在微觀和中觀層面缺乏動力;二是長期的物質匱乏,人們對飢餓有著深刻記憶,而對豐裕社會的到來則缺乏準備,並總覺得不真實,害怕一夜之間又會變窮。這兩種近乎本能的記下憶,使得人們堅信按勞分配,堅信不勞動者不得食,並總是習慣以勒緊褲帶急行軍的方式進行社會動員和財富創造。
然而,今天的時代確實變了,市場經濟造就了財富湧流,與此同時也造就了巨大的不安全感。今天人們對健康問題的憂慮大部分都來自營養過剩。教育、醫療、住房問題,像大山一樣壓得普通人喘不過氣來,經濟波動與疫情危機造成的失業人群分佈在城市的不同角落,而每年新增的上千萬大學畢業生又爭搶著被自動化和商業週期不斷消滅的就業崗位。
新時代對管理者提出挑戰,是要超越早期積累階段的分配觀和消費觀,摸索出適應物質財富極大豐富時代的市場經濟管理規律。
新時代也對企業家階層提出挑戰,要超越市場經濟起步階段的效率觀和分配觀,要勇於讓渡一部分利潤,與國家共同打造一個社會安全體系,如此才可能使得消費者獲得安全感,並使得市場經濟的生產與消費進入良性迴圈。
福利社會,是在市場經濟進入成熟階段必然面對的嶄新選擇,是豐裕社會與風險社會到來之時的有效應對。同時,它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因為只有社會主義,才在根本價值上以人民為本。
— 專題目錄 —
▍編輯手記
豐裕社會與風險社會正同步到來
《文化縱橫》編輯部
▍域外
黎巴嫩真主黨:“國中之國”,還是大國博弈“代理人”?
李海鵬
如今,在中國已經跨過中等收入國家的門檻,技術和經濟系統達到空前複雜程度的時代背景下,我們有條件也有必要真正向福利時代邁進。
明明做不到,又強制要求,於是只好應付,“形式主義”問題就這樣出來了。或者按基層幹部們的說法,形式主義是官僚主義逼出來的。
周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