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七月,盛夏明媚得晃眼,格子間裡打工人的心思也逐漸活絡了起來,想要一秒“穿”進記憶中的小森林,讓綠意隔絕熱浪和忙碌的生活。


古早味十足的森系美學也在當下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得到迴歸,它回應了人們內心對自然、純粹生活的渴望,以及對精神歸屬和內心平靜的追求。

《百萬元和苦蟲女》

《小森林 夏秋篇》

《海街日記》
這個時候,坐在房間裡吹著空調、吃著冰鎮西瓜,刷幾部經典的森系電影,無疑是最消暑,且充滿療愈的事了。

還有透著質樸自然氣的森系穿搭,也讓打工人們心動不已。透氣的棉麻、輕盈的印花、明亮的綠色……穿上森女系服裝,感受時光緩慢流淌的治癒魔力,有種未被規訓的自然生命力,連暑氣也被濾成了淡綠色的薄霧,沒那麼滾燙灼人了。

“森系”這個詞,對於當下的年輕人來說或許有些陌生,甚至有人會覺得它old school,古早味十足。
而說到這一風格的誕生,要追溯到2006年,最初“森女”這個詞源於一位年輕女孩的穿衣方式,被朋友們形容為“好像從森林裡走出來的人”。


電影《百萬元和苦蟲女》中的蒼井優
漸漸地,“森女”“森系”也成為一種獨立的亞文化穿衣風格。熱衷這種風格的人往往關注自我、崇尚自然,在繁忙都市依舊堅持自己的“慢生活”。


崇尚自然,田園詩意,也讓許多人將“森系”與從春天開始流行的另一趨勢——“植物系”聯絡在一起。
可以說,兩種風格都是源於對自然的熱愛,透露出現代人對慢節奏生活的嚮往。但就像電影中呈現的“柔光”效果,森系穿搭的色彩與印花往往沒那麼鮮豔,有種舊舊的質樸感,講求小確幸、小治癒;植物系穿搭則在視覺上更明媚,是一種被陽光照到失了真的鮮豔明亮,充滿了積極、樂觀而浪漫的情緒。


也可以理解為,這是含蓄的東亞人與熱情的歐美人對“森系”“自然系”的不同感受。




不過話說回來,如今流行的森系穿搭與傳統印象中的“森女風”有所不同,融合了植物系穿搭的明快浪漫,風格也變得更加多元了。

輕盈飄逸的印花長裙是打造這種風格的標誌性單品,搭配海藻般的長髮,讓鍾楚曦的夏日度假照,美得像呼吸一樣輕鬆。

印花裙上的圖案往往從自然植被中獲得靈感,用立體花卉、植物、昆蟲等作為裝飾,在裙襬上舒展自由,生機勃勃,卻代表了一種慢節奏的、悠然的生活態度。




這種“森林”含量沒那麼高的輕森女風,大概也更適合朝九晚五的當代打工人吧?沒那麼“森裡森氣”,但足以帶我們短暫逃離現實,迴歸片刻寧靜。

如果從“森林”這個主題出發,從早春開始就很流行的綠色,無疑是詮釋森系穿搭的絕佳選擇。

無論什麼型別的穿搭,彷彿只要加上一點綠色,就能開啟“森系”的入口,讓整個人“森氣”十足,洋溢著自然的生命力。




難怪穿上黃綠色印花吊帶裙的鐘楚曦,看起來更加明媚、有活力了。比起古早的森女風,這種被覆上了夏日陽光的新森系穿搭,反而更加迷人。

除了綠色,源自天空的淺藍色,也很推薦各位森女“享用”。可以看看穿著淡藍色小裙子,在森林裡轉圈跳舞的張婧儀,誰能不被她身上那種乾淨、純粹的透氣感打動呀!

淡藍和森綠就像夏日裡的天生一對,是能讓人時刻感受到涼爽、清澈的顏色。


還有自帶輕鬆慵懶buff的白色,讓人聯想到天空的雲朵、森林裡被太陽曬到發白的石頭、路邊盛開的白色小花……與綠意盈盈的自然場景格外合拍。

森系穿搭中還有一種意想不到的顏色,那就是源於樹木和泥土的棕色調。
高圓圓在巴塞羅那的陽光之旅中,將這種色調演繹得徹底。從自然中獲得靈感的深棕、黃棕色服飾,不僅與自然叢林場景特別match,還特別適合亞洲人的膚色,看起來提氣又顯白。

不過不論是哪種顏色,都能在大自然中找到對照。而穿上這些顏色的你,就像“森女”的定義,看起來就像是“從森林裡走出來的人”。

比起古早森女只關注自我,想要穿得區別於大眾,如今的森系穿搭更顯得輕鬆隨性。

它汲取了植物系穿搭中積極浪漫的一面,讓森系穿搭的場景延伸到公園、戶外、海島……因此,當代森女的時髦造型裡也總有幾分悠然度假的氣氛。

比如愛往大自然跑的鐘楚曦,她的假日穿搭裡離不開飄逸的材質與明快的印花,同時又糅雜了一點波嬉風,帶出骨子裡的流浪靈魂。

即使不用印花,也可以透過彩色鉤編與植物系色彩混搭,為整體注入隨性自由的感覺。

因為她追求的不是傳統森系那種氧氣感,而是一種更加鮮活、自然的美。

到了夏天,森系穿搭也可以化繁為簡——要麼拉低飽和度,避免鮮亮的色彩;要麼摒棄層層疊疊的裝飾,選擇簡單輕鬆的輪廓,足夠chill,也不失靈動詩意。


馬雅可夫斯基在《夏日在別墅中的奇遇》中這樣寫道:“夏天滾進了七月,天氣炎熱難當。”幸好,今年有森系穿搭,能讓女孩們在盛夏依舊能穿著舒爽,輕盈自在。